新京报讯(记者 侯润芳)博鳌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碳中和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多个挑战:一个挑战是时间表上的挑战,另一个挑战是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碳排放的减少。“若想达到能源消耗维持原有不变甚至下降,需大幅提高能源效率。碳中和是在根本上重建中国经济,给了我们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抓手。”朱民说。
第一个挑战是时间表上的挑战。我们的碳排放量超过100亿吨,占全球碳排放的这个20%多。“大的规模要压缩下来,在30年的时间里,这是人类史上没有的。”
第二个挑战是,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碳排放的减少。欧洲的国家开始碳中和的时候,其人均GDP已经在3万到4万美金左右,它们已经是个高发达收入国家,经济呈现出两个特征:第一,服务业已经占到经济体比重的70%左右,工业消耗能源部分已经比较小了。第二,其经济增长速度在2% - 2.5%左右,已经是个低增长了。而我们当前人均不过一万美金,中国经济还要发展,我们处在中等收入走向高收入阶段,还要翻番再翻番。而且当前我们的服务业现在只占GDP的54%。所以,中国经济能源消耗的系数,即中国国民经济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的系数远远高于欧洲等发达国家。所以,我们要使得经济在增长的同时减少排放,这个非常困难。
“若想达到能源消耗维持原有不变甚至下降,需大幅提高能源效率。未来能源占比较大的部分应是太阳能(000591,股吧)、风能、水能、核能等,煤、油、气的使用都会大幅消减,如此大的结构变化,在人类发展史上还未经历过,所以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朱民说,碳中和的重大积极性不仅仅在于减少碳排放、绿色经济等,它是在根本上重建中国经济。
朱民进而解释,中国经济从人均GDP一万美元走向高收入节点,经济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且在当前我们还面临着老龄化等方面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技的发展是特别重大的事情,而碳中和给了我们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科技发展的一个重大抓手。”
校对 陈荻雁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