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Tik Tok:征途与侵略
文 | 港股研究社
2020年快手出海历程,或许可以用“忐忑”二字来形容。
在过去一两年,快手国际化的消息多和传裁员、调整、撤退有关。又在2020年经历了印度、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宣布禁用中国软件,其中就包括快手海外版Kwai。
但快手并没有放弃出海这条道路,在2021年似乎展现出对“出海”更强劲的渴望。
据Tech星球独家获悉,快手在4月20日迎来一位新的海外技术总负责人,原Facebook华人工程高管王美宏。据悉,王美宏在2019年就拿到了快手offer,因为疫情等种种原因,快手招聘团队和高管跟进了两年才等到了这次入职。可见,快手在出海这条路上的坚定性。
那么,王美宏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对快手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面对快手的加速国际化,抖音海外版会焦虑吗?
快手国际化的阳谋
事实上,在快手引进王美宏之前,其国际化布局已见雏形。
彼时,张一鸣在今日头条的年会上宣布了2018年的两大战略:全球化+短视频。身为老对头的快手就在2016年底,开始了尝试国际化。在越南等地区上线了快手国际版Kwai,并在越南取得双榜第一的成就。甚至在欧洲地区的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也深受当地青少年的喜爱,在当地APP总榜里快手国际版Kwai进入过前五,在视频榜上还曾位列第一。
除了上线东南亚地区以及欧洲地区外,快手在东亚地区韩国等国家也已经风靡,截止2018年,快手国际版已经在全球近十个国家和地区推出。
在此之后,快手开始国际化征程的道路。在2020年初,快手孵化的另一支国际化团队 “XYZ” 开发的几款产品,取得突破性进展,“XYZ”部门旗下运营的四款国际化产品,已经部分地区上线测试。
2020年12月,英超豪门切尔西以及C罗等足球明星又入驻快手,这也加速了快手国际化体育内容生态布局。
除了在产品以及内容布局国际化外,快手对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也是足够重视。从2018年开始,就从“FAAG”、Uber、Airbnb等硅谷企业回流一批人才;2020年底,原滴滴国际化事业部COO仇广宇入职快手。
现在看来,王美宏的引进印证了快手推进国际化的决心。说到这里,我们或许有必要了解一下王美宏这个人。
据Tech星球资料显示,王美宏加入Facebook后,一手搭建了Facebook的News Feed产品,至2020年,王美宏带领团队规模达到400人,负责Facebook的新闻信息流、推荐系统平台Symphony,同时从0到1构建了一款短视频产品。其中,News Feed改变了欧美的新闻分发、社交媒体盈利模式;推荐系统平台Symphony,如今也已成为Facebook上大多数主要内容推荐产品(如订阅源推荐、观看、短视频等)底层的集中式内容推荐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王美宏是Facebook的华人员工中最年轻的e9级人才,大致相当于阿里P11。要知道,在全世界能找到的华人工程师中,且在FAAG的,到e9级别的屈指可数。
可以说,王美宏的加入不但令快手的国际化充满了想象力,或也将对快手短视频内容推荐以及盈利模式带来一些革新。
目前,快手内容推荐算法相对简单,主要分为定义内容和定义人,然后通过人与内容的互动,获得更多流量。这也导致快手短视频内容推荐,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用户仅能获得单一内容来源,无法获取相对丰富的推荐内容。
王美宏的加入,或能将Facebook更为丰富的内容推荐经验赋能于快手,面对不同地区的用户不再仅推荐单一的短视频内容,同时也能提高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粘性。
事实上,作为国内短视频界的双巨头之一,快手在扩张上确实没有抖音那么激进。相比抖音的无边界扩展,快手显得相对低调。日前,快手称其今年的电商GMV的目标定位7500至8000亿元,并要做独立的跨境进口业务。基于长期的发展方向来看,快手的国际化也是必经之路。
加速走出去背后的必然
对于互联网巨头而言,当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要想获得新发展,摆在面前的有三条路:往下沉、走出去和新领域。
随着全球化大背景的推行,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几乎成为所有互联网巨头的共识。
例如百度,早在2007年就在日本推出日文搜索引擎,开始首次国际化尝试。如今,除了入局日本外,还进军了非洲浏览器、泰国安全软件和网址导航市场等。
不仅是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皆是如此,近年来都在大规模的布局海外市场,腾讯旗下PUBG MOBILE、阿里的UC浏览器在欧美市场以及东南亚市场取得不错的反响。作为互联网新兴巨头,快手自然也是不例外。
从国内短视频市场的维度来看,目前国内短视频市场用户增加逐渐接近天花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亿,占网民整体的88.3%。
这意味着,国内短视频用户增长缓慢,逐渐向存量阶段过渡。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都需要拓展新的市场,才能获得新的用户增长。
除市场出现天花板外,国内市场短视频玩家也在逐渐增多,不少互联网巨头已经涉足短视频行业。微信视频号的出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短视频“两强格局”的局面。
最新数据显示,视频号上线半年日活破2亿,现在更是超过快手逼近抖音,日活数据近乎5亿。网易的微博也做起了短视频,这些玩家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分食了快手的市场份额。加速走出去,已迫在眉睫。
从快手自身角度来看,加速国际化也是在完善自身战略版图。快手CEO宿华曾在采访中说过“国际化是快手达成使命中很重要的部分,未来五年,希望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帮助10亿人把他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回忆留下来。”
那么随着渠道的拓展,营收自然也能打开新的局面。我们或许可以从抖音在海外的发展获得一些参考。据Sensor Tower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Play吸金超过1.1亿美元,同比增长190%。
抖音在海外的发展既是一种参考,但也是一种刺激。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TikTok蝉联2021年一季度全球移动应用下载量榜首。
综上所述,快手加码国际化的逻辑已然不难理解,但具备条件和最终能否受到用户喜爱还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毕竟,快手在国际化的步伐上,相比TikTok确实逊色不少,但随着快手对牛人的引进,以及在海外电商等方面的布局,Tik Tok还会心如止水吗?
快手、Tik Tok:征途与侵略
目前,短视频出海已经跨过了初期试水阶段,在海外市场皆已立足,并且获得不错的反响,Tik Tok、Kwai Go、Vigo Video等分别位居全球或各地区短视频排行榜前列。
而抖音、快手作为国内短视频两大巨头,在海外的争夺也在继续上演。快手虽然出海较早,但主要着力亚洲地区,通过自建平台、大量烧钱推广获取流量。
抖音不仅覆盖亚洲地区外,还扩充了欧美市场,通过字节收购Musical.ly、Flipgram将用户导入了Tik Tok。至此,Tik Tok收割了一波欧美年轻流量,头部地位也在逐渐巩固。
但随着快手对国际化的愈发重视,这也意味着抖音和快手或将在海外市场迎来升级战。以北美市场为例,目前快手和TikTok均在北美市场有所布局,快手通过收购Zynn,与抖音的Tik Tok分庭抗礼,但Zynn采取烧钱换用户增长,撒钱规模可以说是大手笔。
Zynn这款产品看起来与TikTok别无二致,但与TikTok核心区别就在于,用户看视频会挣钱、邀请好友还会挣钱。据外媒数据显示,有用户一天就赚了超过 1000 美元,可见快手的烧钱力度。
虽然通过烧钱短期内能够实现用户增长,但并不是长久之计。2020年7月,快手美国版Zynn重新上架,取消看视频赚钱功能,引发用户不满。有媒体报道,90%的用户下载Zynn的唯一原因就是钱。反观是TIk Tok的用户却处在增长阶段,据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1年3月Tik Tok下载量超过5800万,在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占比为10%。
并且,从营收来看,前文中我们提到,快手没有公布海外渠道收入,根据市场数据以及目前快手海外版的烧钱状况猜测,快手大概率没有超过Tik Tok。Sensor Tower数据显示,2021年2月抖音及海外版TikTok收入,从2020年5月的7800万美元,上涨到1.1亿美元,蝉联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收入榜冠军。
除开抖音以及Tik Tok外,国外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发力短视频区域。Facebook、欢聚时代旗下的BIGO以及You Tube已在国际市场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以You Tube为例,受疫情因素影响,短视频用户呈现高增长态势。
YouTube CEO Susan Wojcicki在最近对外表示,Shorts在印度的早期试运行期间,获得了很高的人气,每日的浏览量达到了35亿次。其中,每月有20亿登录用户访问,大众每天在该服务上观看10亿小时的视频。
即便快手通过自建平台、资金投入等方式增加海外用户,国际化也并不见得会一帆风顺。快手的目标在亚洲地区以及美洲地区,但在亚洲地区的东南亚、印度等市场,快手的广告模式尚未得到广泛认同,流量变现模式尚未明晰,国外用户大多数不认同国内市场中的打赏、电商这类模式。
在团队运营上,由于海外规模快速扩张,导致团队扩张速度不及用户增长,致使平台在海外运营出现“水土不服”。
总的来看,引进海外人才,进一步彰显了快手的国际化阳谋,但即便是抛开竞争层面,海外监管以及审查等问题对国内企业的发展并不友好,这也给快手在海外市场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最终快手会在国际化上做出怎样的成果,我们静待时间来揭晓答案。但可以预知的是,抖音和快手也将在国际化赛道上迎来愈发白热化的竞争。
本文来源:港股研究社(公众号:ganggushe)——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港股,对港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港股研究社。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