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旺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随着五一小长假临近,中国人消费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由于春节疫情影响,许多人选择就地过年,五一小长假成为2021年第一个可能出现消费大涨的时间段。有旅游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五一有望成为“史上最热黄金周”。
据香港《明报》25日报道,五一小长假期间内地的机票预订量创历史新高,火车票售罄后,等待捡漏的人数也比历年春节期间的人数多。此外,极具人气的旅游胜地故宫的门票一经发售,秒速售罄。旅游业人士预测,“五一期间的游客量将超过历年同一时期的游客量,有望突破2亿人”。
由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今年五一小长假的游客数量,也有望刷新历史纪录。去哪儿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机票预订量已经大幅超过2019年同期,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超过25倍;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为924元,比2019年上涨超过两成。
飞猪平台上,五一旅游也全面反超疫情前。旅游度假和酒店预订量同比涨超11倍。超过3小时的跨省长线游预订量同比涨超150%,疫情后涨幅首次超过周边游。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最近将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并于5月1日在上海启动。其间将举办第三届全国“双品网购节”,以及“中华美食荟”“老字号嘉年华”活动,办好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从2012年起就开始举办“消费促进月”活动,但往年通常都集中在下半年。此次提前举办,意在加快促进消费回升和潜力释放。
对于中国人出行方面带来的消费,日本企业已在布局。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6日报道,日本航空已确定方针,收购中国廉价航空公司春秋航空的日本公司。该媒体称,受疫情影响,人们出行受到限制,航空业业绩下滑。在此背景下,日航着眼于疫情后的旅游需求复苏,重新构建增长战略。
韩国智库则给韩企利用中国节假日支招,告诉他们借机大力营销。据韩联社25日报道,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在25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中国每年逢年过节举行的各种促销活动规模、参与企业和销售品目逐年增加,比如春节和国庆节等以历史和文化为主题的促销活动,以及“双11”“双12”“6·18”等电商平台举行的促销活动。有意进入中国市场的韩企有必要提前准备,根据主题和各主力产品制定年度营销计划。
“国际品牌的机会”,德国新闻电视台26日称,中国即将举行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除了本地产品,还将展示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品牌。预计将有1万多家经销商和20多万名参观者。德国汽车制造商以及妮维雅等大批“德国制造”也将参与电商等销售活动。
瑞士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一瞥报》26日还报道一件“奇事”。来自瑞士格劳宾登州一家只有15人的小厂,生产的TAL雪绒花护手霜,因为被中国“口红大王”李佳琦直播推荐,几分钟就销售1.2万支。该公司总裁说,中国网红就是“新的先知”,可以帮助外国品牌实现梦想。许多瑞士和欧洲品牌希望通过中国电商打开大市场。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萍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五一消费或呈现空前热度,旅游消费需求被抑制太久,内在的旅游冲动明显增强。另外,五一调休形成5天小长假,也为旅游消费提供时间上的保证。这两者加起来将使得旅游消费得到充分释放。
展望五一之后的春夏以及节日消费,赵萍表示,“回升速度会比较快。首先,春夏之交有相关节庆带动。五一小长假是很好的开端,然后是端午节和‘6·18’大促,再加上商务部配合的支持政策,使得消费情绪被进一步拉升。促销活动越来越活跃,对一二季度的消费潜力释放会产生明显带动作用。另外,也是最根本的,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常态化增长轨道,二三季度经济还会持续向好。在此过程中,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保持与GDP同步走势,这将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消费信心。总消费增速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此外,赵萍补充道,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相关促进消费公共平台的打造,会进一步增加国内消费的供给能力,促进供给来源多元化,更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从而为消费升级提供较好的支撑。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