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快报
2021
05/01
10:31
亚设网
分享

430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430政治局会议释放哪些信号?

                                             【正文】

2021年4月30日,年内第一次以经济为主题的政治局会议召开(相当于季度工作会议),比过去几年同期晚了1-2个星期。整体上看,相较于去年12月的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内容指向更明确,具体解读如下:

一、定下整体基调

虽然“辩证看待一季度经济数据”、“不急转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等表述已经提了很多次,但“用好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不急转弯,把握好时度效”、“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等表述却更值得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更能体现当前的政策基调。

(一)当前经济恢复还不错,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速达到18.30%,两年平均增长5%,稳增长的压力比2020年小很多,也比其它经济体小很多,因此这一时期更有利于进行结构调整。

可以进一步判断,在基数效应的带动下,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稳增长的压力也不会大,同样也是窗口期,即在这一时期会进一步强化风险的释放。

(二)当前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主要还是靠出口端、房地产拉动,诸如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还比较弱,特别是相较于外需而言、内需比较弱。从数据上看,也能印证上述结论:

1、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0%,两年仅平均增长2.90%。

(1)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5.60%,两年平均增速高达7.60%;

(2)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下降2%,民间投资两年仅平均增长1.70%。

2、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0%,两年平均增速为4.20%。

(三)“使经济在恢复中达到更高水平均衡”意味着短期内政策可能还会比较温和,转弯的力度会减弱,毕竟两年平均5%的GDP增速相较于2019年一季度的6.30%还相差1.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需求端较弱的局面还没有改变。特别是这一政策意味着也为后续可能出现新的压力做准备。

(四)更高水平的均衡也意味着将更多从结构角度出发,通过控制信贷和非信贷增长空间来控制杠杆率增长过快的部门(如政府部门、房地产部门、金融部门等),强化存量风险的化解与出清,同时亦明确通过结构性政策支持薄弱环节。

二、化解风险和解决问题更多是从政治而非从收紧政策角度考虑

以前化解金融风险、去杠杆基本上是通过收紧货币政策等路径来实现,现在来看短期内应不大可能通过急于收紧货币政策来化解风险,而是考虑更多从政治角度着手,如政治局会议提出要通过“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来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这里的财政金融风险主要指地方国企风险、城投平台风险以及问题金融机构风险等。

再比如,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压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实行党政同责,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或改变耕地用途行为,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

三、需求端恢复被重点提及,且有针对性

现在是内需比较弱(即主要指消费、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三个领域),去年提及需求侧改革,今年发力的方向也主要是需求端,但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具体看,促进国内需求加快恢复的举措主要包括:

(一)促进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尽快恢复(上面已经指出两年平均增速仅分别为2%和1.70%);

(二)做好国家重大项目用地等要素保障(通过大项目来带动);

(三)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类似之前的扶贫帮扶举措);

(四)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内需持续扩大(意味着普惠仍有大空间)。

四、再次强调“房住不炒”,罕见点名“学区房”

政治局会议点名“学区房”的问题,将“学区房”等问题提升到了更高的政治站位,预计后续将会针对重点城市的“学区房炒作”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同时本次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的表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继续强调“房住不炒”;

(二)增加保障发生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

(三)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这意味着政策层面认定本轮学区房的涨价主要是炒作引起,而非真正的市场需求所致,即本轮学区房涨价违背了“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

五、其它一些要点

(一)强调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加快产业数字化。

(二)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发展新能源。

(三)深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四)加强和改进平台经济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关注被约谈的13家平台企业,另撰文分析。

(五)强调重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

(六)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完善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大力推广节地模式。

【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国行投研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