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首次跨界卖车后,华为又要跨界进军化妆品市场了。
5月4日晚间,香港化妆品零售企业卓悦控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全资附属公司卓悦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当日与香港华为国际有限公司订立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
双方的合作内容是:应用新零售科技服务创新以支持卓悦控股的业务转型、可持续发展,启动卓悦控股与华为在联合品牌营销方面的合作。华为将通过大数据分析、电子支付、WiFi 6等解决方案为卓悦建立智能零售店并提供技术支持。卓悦方面希望,2至3年后在内地的店铺将达到3000家。
据了解,香港华为国际有限公司为华为的子公司,负责通讯产品的购销业务。受上述消息刺激,港股卓悦控股早盘一度涨超110%,截至收盘,卓悦控股涨58.47%,报0.29港元。港股其他化妆美容股也集体走强,欧舒丹涨14.84%。Wind化妆品美容指数涨近4%,创出5年多新高。1)减轻华为线下门店因为手机业务被制裁后的冲击;
2)帮助搭载华为产品的合作车型销售,快速做大“存量”;
3)向潜在华为汽车生态合作伙伴展示华为的诚意和实力(领先的电动智能能力加持,5000+线下高端体验店导流)。兴业证券指出,华为车展上展现的增量部件技术实力,以及和小康的深度合作,将吸引更多的主机厂加入华为汽车生态圈。
华为“造车”引爆资本市场
此前,华为自动驾驶技术全球首次公开试乘的视频曝光,引发市场对自动驾驶和华为先进技术的广泛热议。
4月17日,首款全栈搭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亮相,成为全球首款实现城市通勤自动驾驶的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基础版预售价38.89万元,高阶版预售价42.99万元,预计将在年底正式上市,系首款打华为HI品牌标识的豪华智能轿车。
券商中国记者从华为获悉,此次量产车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的亮相,仅仅是华为技术落地汽车行业的开端。华为还将继续赋能车企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华为将支持广汽集团(601238,股吧)、长安集团先后打造它们各自的高端智能汽车子品牌,系列化车型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先后推出。届时,HI标识将在这些新车上呈现。
受上述消息刺激,4月19日,A股整个汽车板块都沸腾了,北汽蓝谷(600733,股吧)、长安汽车(000625,股吧)、广汽集团、小康股份等近30股涨停,无人驾驶、汽车电子、锂电池、智能交通等汽车产业链相关个股纷纷暴涨。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指出,随着华为入局,国产整车的智驾模块核心竞争力有望获得大幅提升,结合用户心智数据和销量增长趋势,建议关注国内主流民营车厂如北汽、长城、吉利和比亚迪(002594,股吧)的潜在超预期成长,同时继续建议关注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与小鹏的快速成长。
徐直军:华为要在每辆车上实现1万元的收入
近日,在华为第18届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inside’合作模式的车,在4月份的上海汽车展上,在上海市密集城区提供给大家进行自动驾驶的体验,我们的团队告诉我:他们是做得最好的,当然我期望他们是最好的,吹不吹牛我不知道。他们说,他们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这比特斯拉就好多了。”
徐直军表示,目前智能汽车业务是华为除消费者业务外功能最完备的BU。目前已经在这一业务投入10亿美元,即便不做国外市场,每年每台车平均获得1万元人民币的收入,对我们来说就足够了。当然,华为做任何一个产业都聚焦全球,不仅仅在中国市场。徐直军称,华为智能汽车BU的定位是帮助车企造好车,他还透露,余承东最近在忙着思考怎么帮助车企卖好车。
今年,华为在智能汽车部件领域的研发投资将超过10亿美元。未来,华为将持续加大智能汽车部件产业的投资,尤其是自动驾驶软件,推动汽车行业网联化、智能化、电动化和共享化。
平安证券指出,华为在汽车领域的优势明显:
1)依托于在电子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部分技术可快速应用于智能汽车领域;
2)技术研发能力强,投入大;
3)具有电动智能汽车所需的多项核心技术,如自动驾驶全栈技术、智能座舱、热管理、云服务、车载通信、驱动系统等,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华为的入局也将迫使传统整车厂加速变革:
1)车企应该掌握核心技术;
2)主机厂应尽快实现软硬件开发与采购的独立;
3)车企要尝试更多的商业模式。
东方证券认为,华为有望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实力带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驱上游供应链发展,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尤其在“三电”系统方面:
1)智能驾驶感知需求增长确定性高,相应带来上游各类传感器厂商投资机会。
2)智能电动化趋势带动汽车功率半导体量价齐升,龙头标的值得关注。
3)智能座舱带来人车交互方式的升级,驱动零部件厂商进行产品智能化升级。同时随着研发周期缩短,国内厂商将凭借效率和成本优势获得国产替代的机会,分享行业性增长红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