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4.4亿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亿人,与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5万人,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
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这表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的基本面良好。应对增速下降的隐患,最重要的在于要实现人力资源利用的提质增效,同时需要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应当持续关注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挑战。下一步要开发好、利用好人口普查数据,对普查数据进行认真研究,开展深度分析,切实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统计信息支撑。
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
普查结果显示,与十年前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5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宁吉喆表示,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我国总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宁吉喆分析,过去十年,我国人口保持了继续增长态势,增长规模与前一个十年基本持平,主要是三方面因素起作用。一是我国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惯性增长。二是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三是人口预期寿命持续提高。
同时,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53%,较前一个十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宁吉喆表示,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持续下降,生育时间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提高等。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吴帅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总量保持平稳增长,这表明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的基本面良好。应对增速下降的隐患,最重要的在于要实现人力资源开发的提质增效。
据介绍,2020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同时,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判断劳动力人口资源情况,供求匹配度是一个重要标准。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将逐步增加对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需求,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人口增长虽然缓慢,但是尚未出现拐点,短期来看,我国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上,依然存在人口红利的相对优势。因此更要抓紧时机,加快生育政策的出台,提高全生产要素率。
人口结构性矛盾加深
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比2010年减少4000多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5.44个百分点;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处于较低水平。
吴帅表示,人口增速下降与生育率下降息息相关。要解决“不愿生、不敢生”的困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降低生育成本、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建议鼓励规范发展市场化、专业化的托育服务、课后托管服务机构,解决生育的后顾之忧。
高瑞东也认为,解决低生育率的问题,要使用系统性思维,不仅要从放开生育的行政限制入手,也要打消女性生育的顾虑,找到痛点,打通堵点。对于因为鼓励生育而提高了企业的人力成本,考虑到生育率提高对全社会具有正外部性,政府应该对企业给予一定补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调查,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宁吉喆表示,只要做好相应的支持措施,实际存在的生育潜力就能发挥出来。
普查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据统计,2010~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吴帅认为,应对老龄化趋势,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尤其是根据国情建议重点发展社区养老模式,加大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相关新职业的开发;另一方面是要做好老龄人力资源开发。
高瑞东提醒,建国后出生的“婴儿潮”,会在“十四五”期间集中进入老龄化,这部分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要重点防范这一群体“退休致贫”现象的出现。
对城镇化、区域协调
发展提出新要求
普查结果显示,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具体来看,2020年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增幅最大。同时,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31个省份中,人口超过1亿人的省份有广东、山东。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09%。人口增长较多的前五个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流向基本正相关。
苏剑表示,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聚集符合经济规律。经济发达省份的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为新流入人口提供所需公共服务。对于过去十年,人口出现净流出的省份和虽然人口仍在增加但全国占比下降的省份,则应该从改善当地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用人环境入手,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才能留得住人。
高瑞东建议,提升新流入人口的归属感,首先政策要保障新流入人口的核心利益,做到居有所住,学有所教,病有所医,提高市民的归属感。其次政策要伸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舆论引导,建立健全公共设施服务等。再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扩大,我国的人口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要健全区域内人口互相流动的社会保障机制,从而保障人才能够自由流动,并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宁吉喆认为,人口加快集聚既反映了城镇化和经济集聚的趋势性变化,也对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