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两高”项目信号渐强, 地方“十四五”规划中高耗能、 高排放产业何去何从?

快报
2021
05/14
08:32
亚设网
分享

今年以来,关于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信号在持续加强。

1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要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进一步强化降碳的刚性举措,从严从紧从实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上马。

4月初,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督察的重点内容之一正是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以及去产能“回头看”落实情况。

4月中旬,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要严把新建、改建、扩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环境准入关,在“两高”项目环评中率先开展碳排放影响评价试点。

4月3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组织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各地区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把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全面梳理排查在建项目,科学稳妥推进拟建项目,深入挖掘存量项目节能潜力,确保完成能耗双控目标,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

有地方政府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的能源“双控”约束,这也是“十四五”将继续推进的一项工作,现在有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将面临更严格的约束。

地方删减“两高”规划项目

从地方政府层面来看,有的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同样存在未充分考虑碳达峰、碳中和影响的情况,有的则认识不充分,仍然将2030年之前视作上高碳项目的窗口期。

随着中央及部委频频强调严控“两高”项目,地方政府也已作出反应。

4月初,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建设的通知》,其中指出,根据国家有关会议通报,广西“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为13.5%,能耗消费增量为1170万吨标准煤。从目前掌握的情况,各市拟于“十四五”投产达产的“两高”项目新增能耗大幅超出“十四五”全区新增用能空间,能耗“双控”形势十分严峻。

该通知要求,各市在编制实施本地区“十四五”区域、产业、能源、新基建发展等专项规划,以及制定重大政策、布局重大项目时,要与不低于能耗强度下降13.5%的目标充分做好衔接。严控“两高”项目新增产能,确有必要建设的,能耗指标要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

4月28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辽宁省一些地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控不到位。

4月30日,辽宁营口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明确,要全面梳理排查,严格审批准入,全面遏制“两高”项目上马。

同日,辽宁本溪生态环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本溪南芬区切实做好“两高”项目监管工作,为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南芬区不断加强“两高”项目审批和节能等工作。在“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库中,删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近30个,调整补入了绿色生态项目及能耗替代项目15个;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项目节能自查、审查。

东部省份一位地方政府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地方有发展经济的动力,但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下,需要在“两高”项目中作出权衡和取舍。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向记者表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是去年9月提出的,一些省市做规划没有及时考虑进去,这可以理解,但现在必须要跟上步伐,作出调整。各地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之外,接下来还有分项规划,一定要跟上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等精神。

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曾表示,“十四五”期间必须要抑制高耗能产业的扩张,这些高耗能产业本身已经存在产品饱和的问题,再增加投资,将来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风险。

事实上,对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整顿已经进行了很多年,而在观察人士看来,这一轮的严控,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行动,其出发点并非只是应对产能过剩,而是从低碳的逻辑出发,更加表明了一种长期的常态化趋势。

上述地方政府人士向记者表示,经济转型是大势所趋,中国不可能长期发展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他所在的省份正在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接下来也将更加侧重鼓励和扶持低碳产业。

4月16日,在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就有记者提问:关于中国2030年碳达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会不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对此回应称,碳达峰必然会推进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向着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变,现在还在路上。从今年一季度看,单位GDP能耗下降3.1%,说明我们在这方面已经采取行动,对经济绿色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无论是严控“两高”项目,还是整体推动绿色发展,都将倒逼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路径的创新,这既包括“两高”项目的转型,也包括新经济业态的出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经济现代化、城镇化等进程远未结束,无法沿袭发达国家自然达峰和减排的模式,而是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因此,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通过碳达峰、碳中和强约束驱动经济新变革,包括生产模式、产业结构、能源供给、电力体系、能源消费和生活方式等变革。

不久前,科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选择”香山科学会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表示,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由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革,其意义不亚于三次工业革命。

全国人大代表、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也曾表示,碳中和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这个历史进程不仅带来了一场能源革命,它应该是更深层的带来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一个新的工业体系将为之而建立起来。这个背后对中国来说就是一次换道超越,对中国的工业体系的腾飞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作者:王帆 编辑:李博)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