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美国总统拜登提出了1740亿美元支持美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计划,作为2.3万亿美元“基建计划”的一部分,并发表讲话称:电车是汽车行业的未来。同时也挑明了将与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竞争。
彼时,华为、小米、滴滴,甚至OPPO、创维、美的、360、京东纷纷介入电动汽车赛道,这个我国当前最火的领域,甚至拜登也承认“处于领先地位”。
从传统车企到互联网企业涌向新能源汽车,到大国之间的电动汽车竞争走向前台,不仅意味着互联网汽车时代很有可能将在短时间内走向成熟,也意味着围绕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与服务的暗战即将打响。
就比如,依附或者说服务汽车产业的车险将何去何从?互联网造车如火如荼的时刻,传统了百年之久的车险是否做好了迎接的准备?作为汽车产业服务的集大成者,车险凝结着一套对技术、数据、制度的科学总结与流程设计,并且有着反向推进新能源车的发展与完善。
显然,在新能源车险占得主动,将很有可能在电动汽车领域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很显然,这将是又一个层面的软实力之争。
1
-Insurance Today-
从智能手机到互联网汽车,一个红海中长出的大蓝海纵览手机之战,来自中国的华为、小米、OPPO、VIVO纷纷后发制人成为世界级的品牌,远销发达市场,一度占据近半壁江山,一举打破传统市场格局。
这场移动之战的胜利,中国互联网企业赢得了世界的关注。
相比手机之战,传统汽车的迭代之战备受各大国关注。汽车,将成为未来新的移动端,这是个世界性的共识。
如今,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被视作是未来巨型移动智能终端的“初期原型”。这也更能理解了拜登重押电动汽车的初衷。
相比成熟的智能手机市场,互联网汽车堪称一块涉足尚浅的“处女之地”。纵然当前市场占比尚小,但未来之潜力巨大。
看一组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工业产值约在5万亿美元,是手机市场的近10倍。
与之对应的还有,这一领域的变革不仅是汽车产业本身,还包括与之相关的能源产业、基建产业、交通产业、城市产业与金融保险行业的改变。这是一个对经济社会有着深刻改变的支柱性行业。
正因如此,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攻城略地”,已在大国间打响。而传统车企们亦纷纷绝地反击,奔驰、宝马、奥迪、丰田等世界汽车巨头也推出自身的新能源车计划,多给出停止研发燃油车的时间表。
一个新兴的市场,一个迭代中的巨大的市场,势必催生一个更为磅礴的产业。万亿级的车险市场,在这场新旧动能转换的升维中,势必渴求健康、可持续、可摆脱传统时代窠臼、弊端的模式与市场环境。
这也是万众期待新能源车险到来的真正原因。
仅从当前的情况而言,从传统4S店、车商、代理商的传统渠道,到如今知名电动汽车的直销模式、打掉中间商的模式,延展而出的UBI模式、汽车全产业链的服务介入,甚至以延保、服务费覆盖汽车生命周期的模式……
与之相关的各项创新正在发生。
2
-Insurance Today-
车企布局保险业成风,抢占新能源汽车险规则先机
由于保险业前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数据积累不足,关键技术和数据也无法掌握,对于事故责任的判断更无从谈起。这也使得新能源车险不具备可以管理、监控、干预等特点的风险,实际上就不属于可保风险的范畴。
而只有掌握足够多的数据,才能比较精确地预测风险,合理厘定保险费率。以当下保险业积累的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和出险数据看,短时间内出台新能源车专属保险产品或还有一定难度,只能部分条款先行先试,不断提升新能源车险的覆盖范围。
但一些保险业无法改变的规则,随着一些造车新势力的进场,整个市场游戏规则开始改变。
比如,一些造车新势力把易损易耗件电池,拆出来分期卖,单独上非车险。
再如,蔚来在之前曾推出一个服务无忧套餐服务,即在不用上车损险的情况下,可享受全年不限次数的免费维修和保养,还额外附送三者险、驾意险和提供代步车等服务。
这看到了什么,是不是新能源车游走在保险与非保险服务的边缘?
事实上,早在传统车险时代,一众车企纷纷布局保险板块。
如上汽、广汽、一汽、奔驰、东风和通用汽车等大型汽车厂商均已成立保险相关子公司;华泰保险、国任财险、泰山财险、北部湾财险,及众诚车险和鑫安车险两家专业汽车险公司的股东名单中,也先后看到车企股东;吉利汽车、东风汽车(600006,股吧)、广汽集团(601238,股吧)、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则拿下保险中介牌照。这里既有中资,也有外资。这也说明抢占新能源车险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从理论上讲:
车企与保险产业结合,不仅可以延伸自身产业链,优化产业链各个环节,增加用户黏性,发掘新的盈利点,为车企争取更大利润空间;而且更可利用对于车辆定损、零配件方面的专业,以及车辆运行数据、维修保养数据,在车险精准、差异化定价以及专属保险方面进行深耕。
这一趋势在新能源车涌现后,再度加速。
蔚来、特斯拉均注册过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更早之前的小鹏汽车成立小鹏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并获准开业。
而布局汽车产业的互联网巨头们多拥有一张或多张保险相关牌照,其中不乏坐拥保险公司者。
这也将是未来车险市场最大的变量之一,也将是中、美乃至各个主要国家的主战场。
3
-Insurance Today-
既是车险之争,也是数据之争,亦是汽车强国软实力之一
作为汽车消费第一大国,中国一直有一个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梦。
这场百年汽车产业大变局大洗牌的前夜,中国似乎离汽车强国的梦想从未如此近过。
毋需质疑的是,目前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上,中国是处于绝对领先地位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速达到了10.9%;销量为136.7万辆,连续6年蝉联世界第一。
这一点,就连美国政府也不得不承认:
中国的电动车市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增速最快的市场,而美国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只能排在第八位。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虽然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的汽车市场,但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上却颇有些落后。2020年全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24万辆,同比去年下滑27%。
显然,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中国正处于强势上升期,领跑其他国家。但必须意识到的是,美国的研发投资或许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在电动汽车相关技术上,更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纵然中美之间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实力各有优劣,但在核心技术层面:无论是三电系统技术,还是汽车芯片技术,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上均落后于美国,特别在汽车芯片领域更是存在技术空白。
从技术的领先到份额上的领先,这就是新一届美国政府重金支持其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的逻辑。
在燃油车正在“死去”、传统汽车正在“死去”的大趋势下,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智能汽车的崛起,对车险又意味着什么?车险如何形影相随,能否形影相随?显然,这是又一个层面的软实力之争。
北美市场知名电动汽车在多州设立的车险新品牌,正在以之熟悉的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等重塑车险定价模式,将车险视为自身服务闭环的一个环节,为的是更好的服务体验和风险防控。
反观国内红海一片的车险市场在内卷化严重,与“UBI、里程保险、新能源车险”几乎都是增量市场的前景中,车险改革承压中的财险公司而言,新能源汽车已是必争之地,也代表着车险的未来。
从消费者和新的风险层面而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事故诸多报道,尚无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产品,仍沿用燃油车条款的现状,诸多理赔纠纷下令保险公司望而却步。
表面看,是与传统车辆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能源动力、物理结构及风险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传统车险产品难以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风险管理需求。
追究深层次原因,在于行业新能源车的历史数据、数据维度积累量不足。这也意味着,将是又一市场的竞夺。
从孕育新的蓝海市场,到反哺新能源车的服务体验,新能源车险将是链接市场与消费者的重要服务环节。
在拜登政府1740亿美元的刺激下,可以预见,美国新能源汽车,很可能将迎来空前的发展,甚至将重演我国在手机市场上后发先至的历史。
而在这种环境下,如何通过车险软实力,抢先完成对这一领域的规则制定与服务标准化设计,反向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完善,也将是各家险企参与历史进程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特别是在这个传统车险高度内卷、同质化现象极其严重,我国险企长期以来都在费用比拼与渠道竞争之中焦头烂额的当下。当他们抬起头来,其实会发现,他们能做出很多更有意义,更有益于国家的事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