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5月26日,跟大家一起聊聊「全球缺芯」背后的故事。行业故事+手机芯片科普,线上开讲。”5月19日,一向活跃于互联网的小米高级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微博上宣布了一件大事,他将在一周后进行一场主题为“我把真芯献给你”的公开演讲,深度聊聊“全球缺芯”的话题。
“缺芯”可以说是当前科技产业最为火热的话题,从手机到智能汽车,几乎各个行业都为这样一枚小小的芯片所折腰。在智车派最新发表的《芯片短缺重压之下 汽车芯片的国产替代之路好走吗?》一文中,我们剖析了芯片短缺的因和果,以及汽车行业面临的缺芯困境。而在电子消费行业,缺芯也一直困扰着各大品牌,尤其是终端品牌。
今年2月,卢伟冰在微博上“大吐苦水”,表示“今年芯片太缺了。不是缺,是极缺”。随后在K40系列的发布会上,卢伟冰透露:Redmi K30系列销量超过1100万台,但遭遇了严重缺货,尤其是至尊版,至今难以满足需求。无独有偶,realme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徐起也在3月初隔空应和“的确,今年的芯片不是缺,是极缺”。
可以说,电子消费领域“缺芯论”早已不是一家之言,反而这场芯片荒成为了业内玩家需要共同抵抗的难关。5月26日下午, 卢伟冰的“公开演讲”如期举行,我们来看看他都聊了哪些东西。
芯片可以缺,性价比不能缺
整体而言,卢伟冰这次“演讲”比预想的简短许多,从行业到企业,从品牌再到产品,卢伟冰围绕缺芯的话题侃侃而谈,但最终落脚点还是回到了当天“顺便”发布的新品Note 10系列上。
演讲开始,卢伟冰阐述了全球缺芯的原因以及缺芯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方面是需求端的急速增长。就手机而言,当前行业正处于4G到5G加速过渡的阶段,5G手机需要的产能为4G手机的2倍,其中芯片需求更是达到4倍。就这一点来说,卢伟冰所言不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不久前发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4月国内5G手机出货量占比提升至77.9%!新上市的32款机型,有一半为5G手机。1-4月,国内5G手机出货量达到9126.7万部,上市新机型80款,分别占比72.7%和51.9%。从5G新机占比不难看出,国内5G手机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而从全球视角来看,Strategy Analytics 4月底发布的数据也彰显出同样的情况,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8%,从2020年Q1的2400万部飙升至2021年Q1的1.339亿部。
卢伟冰还调侃到,有小白用户以为一台手机只需要一颗芯片。事实是,远远不止于此。他透露,单单一台Note 10 Pro就需要114颗芯片,目前来说,处理器芯片、屏幕驱动芯片和电源充电芯片是手机行业最短缺的芯片。
卢伟冰还谈到了智能汽车,他表示一辆智能汽车需要的芯片超过1000个,全球有300万辆车因为缺芯造不出来,小米也在考虑如何解决造车问题。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供给端产能严重“拖后腿”。卢伟冰认为,全球缺芯问题来自行业各界对疫情的误判,疫情的到来打乱了供应链的全球部署,大部分芯片厂商认为,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会导致购买率下降,于是降低了产能。然而,市场需求在3、4月份强势反弹,加上居家办公促使笔记本、平板电脑等需求增长,此时产能的下行已经跟不上需求的上行。
卢伟冰透露,芯片需求发生变化,厂商产能调配需要6个月的时间,而芯片投产至少需要2-3年。基于此,他判断全球缺芯状况将影响未来一年,今年Q3很有可能是芯片荒最严重的的一季,届时将从全面性缺货变成结构性缺货。
非洲女作者Dambisa Moyo在《dead aid》一书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结束语——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好消息是,各行各业都已经及时行动,来应对缺芯这场全球性“灾难”。就拿汽车行业来说,由于缺少高端芯片的供应,包括韩国起亚在内的部分车企,被迫采用“减配降价”的方式来维持生产。近日,美国商务部长还宣布,美国政府将拨款520亿美元,用来加速美国的半导体生产和研究工作,未来可能会有7到10家芯片工厂落地美国。
谈到“减配降价”,卢伟冰在演讲最后还对友商抨击了一番:缺芯问题是行业照妖镜,Redmi不会像友商那样高端涨价、中端降配、旗舰裸奔,而是坚持极致性价比。他认为,不同企业面对缺芯有着不同的态度,但缺芯不仅考验的是厂商的供应链能力,还考验价值观所在。提到Note 10系列新机,他表示这是Note系列史上最困难的一代,研发团队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即便处理器成本提升20%-30%,屏幕芯片成本翻几番,Redmi还是坚持用极致的性价比来打动用户。
卢伟冰之意不在酒,但缺芯确实是个问题
从结果来看,卢伟冰的“公开演讲”稍微有点“水”,内容和干货不多,而且演讲的最终导向还是自家新机,很难不让人认为:前面的缺芯论其实是为了“Redmi品牌在压力下依然坚持性价比”做铺垫。
当然啦,在自家活动上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归根结底,缺芯的确是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发布会当天,小米还发布了最新财报。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电话会议上谈到了缺芯对小米造车的影响,认为缺芯对小米汽车业务没有影响。他表示,小米造车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而汽车研发周期长,做一部好车也许需要3年时间,不认为芯片短缺会持续三年,因此现在不考虑这个问题。
小米的智能汽车业务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现阶段的问题很难蔓延到成品诞生之日。不过正如卢伟冰反复强调的,小米当下的缺芯压力主要覆盖在手机等消费电子上。
小米集团新鲜出炉的Q1财报显示,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940万台,实现69.1%的同比增长。而在智能家居业务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小米AIoT平台连接的IoT设备(不包含智能手机及笔记本计算机)数达到3.51亿。
一边是智能手机业务高速增长,一边是IoT设备数达到令友商望尘莫及的数量级,小米整个智能设备业务对芯片的需求是可想而知的。
此外,依靠小米11系列,小米今年在高端手机市场完成了质的飞跃:根据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小米11系列全球销量目前已经突破300万台,2021年前4月,小米11系列成为国内4000元-6000元价位段的安卓手机销量第一。
高端手机站稳脚跟,小米同样面临芯片供货的压力。小米11系列主要采用的是骁龙888移动平台,今年以来,各大手机品牌不约而同地往高端化发展,骁龙888成为高端旗舰手机的必备要素。高通产品市场副总裁孙刚此前分享了一组数据:目前有120余款搭载骁龙888的5G手机已发布或在设计中。
骁龙888旗舰
包括徐起和沈义人在内的行业人士也解释过骁龙888成为紧俏货的原因。首先是今年业内可供选择的5nm旗舰芯片不多,骁龙888比历代更为抢手;其次是新荣耀的出现以及华为留下的高端市场空白,加剧了骁龙888的“争抢”;此外,骁龙888有被“滥用”的现象,不少主打性价比的品牌也推出了骁龙888手机,用于巩固产品力。
不过,就处理器芯片而言,紧缺的更多是先进工艺的产品。这些年,美国的制裁给整个消费市场和供应链侧都上了一堂课,消费者对芯片的了解比以往更为深切,同时手机厂商们对先进工艺的需求也越发迫切,代表当前最高水准的5nm制程芯片自然成了争抢的目标。为此,台积电计划在美国投资建设5nm芯片工厂,但正式量产得等到2024年。
而在中低端芯片方面,此前略显颓势的联发科也迎头赶上,出货量实现猛增,业绩蹭蹭往上涨。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发布最新报告称,联发科在2021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率达90%,成功跻身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前十。作为对比,联发科去年第一季度的排名为第十六。Counterpoint指出,联发科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拉动中低端手机的销量增长,以及华为在美国禁令实施前采购大量联发科芯片。此外,高通5nm芯片产能紧缺也让联发科有机会夺得更多的中端市场。
手机缺芯远未到极端的地步
尽管手机行业的从业者似乎都在对外灌输统一的思想,那就是现在的芯片达到了“极缺”的地步,但种种迹象表明,缺芯问题还没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
根据信通院统计的数据,今年1月-4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达1.25亿部,同比增长38.4%。尽管4月份手机出货量有所下挫,但1-4月的数据表明,缺芯的问题暂时没有影响国内手机整体出货量。
国内手机出货量(图源信通院)
而在芯片端,短缺的问题也有望在年内得到缓解。
据云岫资本半导体组负责人赵占祥介绍,去年从手机传递到全产业链的恐慌性备货已持续近一年,以台积电为首的厂商在去年下半年也开启了扩产计划,一般来说,制造厂的扩产周期在10个月左右。这意味着,芯片供需到今年年底能达到基本平衡。
美国半导体协会的表态也透露出了类似的信号:全球芯片确实短缺,预期今年年底即可缓解芯片荒。
该协会认为,目前有两个因素可缓解芯片荒:一是,过去两年晶圆厂的产能利用率正稳步提升,预期今年Q2和Q4能达到95%以上和接近100%。二是,芯片制造商们都有应急预案,以应对客户的紧急需求,比如根据整体客户情况协调产能。
一言以蔽之,当卢伟冰们对缺芯问题高谈阔论的时候,我们也要认识到问题的两面性。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