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风:算法可塑性促进公序良俗和新社会伦理形成

快报
2021
05/31
16:31
亚设网
分享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31日电 (张燕征)近日,由清华大学社科学院主办的“人工智能心理学与算法伦理”研讨会在清华科技园举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李正风对算法的可塑性、道德、价值塑造和伦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他表示,价值反思和伦理治理对于算法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使算法在伦理约束下运行,得到具有道德的结果。

李正风:算法可塑性促进公序良俗和新社会伦理形成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李正风。来源:主办方供图

当前,有很多关于倡导透明算法的讨论,李正风认为,透明算法只是一个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算法的透明性会受到一些因素的约束。他举例说,国家或公司的机密中所隐含的技术诀窍往往就不适用透明的要求。其次,即便把算法摆在没有专业素养的普通人面前,它依然是不透明的。此外,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更多是对于公众讲算法透明性,实际上往往解决不了个人所面对的问题。讨论算法所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它的可塑性、可设计性。

算法的可塑性有可能带来“道德真空”,这包括两种情景:一是道德、伦理无意识,在进行算法设计过程中,道德维度或伦理维度是缺失的;二是道德无规则,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包括一些前沿技术的发展涉及到的伦理问题超越了传统道德规范,新的具体规范需要重新建立。这都需要反思算法设计者也包括算法评估者本身的价值立场。

李正风认为,人的价值立场具有多样性。从人群来看,大体包括伤风败俗、入乡随俗、公序良俗、移风易俗,构成了道德伦理方面人群分布的谱系,这个谱系当中其实最多的往往是在入乡随俗环节以及入乡随俗到公序良俗的环节,而且在入乡随俗层次上的人群分布的是最多,所以无意识朴素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立场往往会占据主导。(中新经纬APP)

( HN666)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