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5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5.2%和54.2%,比上月分别上升0.3和0.4个百分点,经济总体仍保持平稳扩张。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5月内外需均较前两个月有所放缓,影响PMI整体走势。在业内看来,市场需求受制于连月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也带来不同规模企业盈利分化。短期内,大宗商品价格仍将在高位波动,经济修复仍需政策再帮一把。
内外需增长放缓
相较前两个月,5月制造业PMI增速有所放缓,内外需增长出现回落,为PMI指数带来拖累,供需缺口扩张。
数据显示,当月新订单指数为51.3%,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之后已降至去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王静文指出,5月新出口订单回落,或同订单转移至周边经济体以及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有关。
从内需来看,不论是楼市还是车市,其市场表现均对国内市场有所掣肘。王静文指出,100个大中城市成交土地面积5月环比增加33.3%,土地集中出让。但30个大中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6%,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车市方面,5月1日-23日,主要厂商5月零售车辆同比增长1%,环比下降4%,市场表现不温不火。
不过,受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推动,5月国内制造业生产仍保持稳中有升,生产扩张仍有所加快,拉动当月采购经理指数虽有回落却仍保持在扩张区间。“为满足生产需要,企业对原材料需求加大,采购量有所上升,本月采购量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9%和50.9%,分别高于4月0.2和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
数据显示,5月生产指数为52.7%,高于上月0.5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来看,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均高于上月,且处于54%及以上较高景气水平。
原材料价格达近年高点
“原材料涨价对需求的抑制作用较强,国内供需互动的平衡性有所减弱。”财信研究院宏观团队分析师李沫指出,受5月制造业生产指标回升,但需求指标回落影响,制造业“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差”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至1.4%,供需缺口再度扩大。
据统计,当前原材料价格指数已接近近年来高点,上游企业利润有所改善,生产意愿继续提升。其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72.8%和60.6%,分别高于上月5.9和3.3个百分点。
从行业情况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上游行业两个价格指数均高于73%,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高于80%。
据此,王静文预计,5月工业PPI将继续上涨。就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PPI指数来看,4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环比上涨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1.3%。“由于翘尾因素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5月PPI同比涨幅或将突破8%。”
“受铜、铁矿石等主要产品价格上涨较多影响,5月PMI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创下2011年以来新高点。”李沫认为,价格上行压力持续提升,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较为严峻。尤其当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高位提升,预示5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压力较大。
企业盈利分化
受到上游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不同规模企业盈利状况也出现分化。从数据来看,大、中型企业生产保持增长势头,PMI分别达到51.8%和51.1%,分别高于上月0.1和0.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分别为53.8%和53.2%,分别高于上月1和1.8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由于成本压力持续增加,小型企业PMI为48.8%,低于上月2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这也意味着,制造业小型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仍显不足。
“在国内系列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措施的影响下,大宗商品价格大概率进入了顶部区间,但拉长的需求周期和受限的供给能力或将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波动的时间偏长,经济修复的平衡性仍需政策再帮一把。”李沫指出。
对于生产成本上升带来的企业压力,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帮助市场主体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成本上升等生产经营困难。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