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这得什么家庭条件啊……

快报
2021
06/01
08:33
亚设网
分享

领取“从0开始学理财大礼包”

三孩?这得什么家庭条件啊……

晚上好,我是棉花妈妈。

今天真是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前夜,本以为等来的会是儿童节礼物,万万没想到,等来了「三孩生育政策」的刷屏。

看着网友们才华横溢的段子,再综合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来看,有些大招,该来的终于来了。

从我这代80/90后的计划生育政策,到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再到今天的三孩政策,从历史数据来看,我们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转变。

新生的宝宝少了,老年人越来越多。

之前生完小棉花之后,不断会有人问我,有没有准备要二胎。

我的回答每次都是,算了算了。

今天,借着这条新闻,想和你一起算算看,「生孩子」这件事,跟钱有多大关系。

01

养育孩子的经济账

之前在韩国念书的时候,和身边的学长学姐们,也聊起过韩国家庭教育孩子的费用问题。

他们当时冲我摇摇头,一脸一言难尽的样子,我现在还印象很深。

从《2021年世界人口情况报告》数据来看,韩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在198个国家中排名第198,连续两年倒数第一名。

*总和生育率是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15岁到44岁或49岁),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为什么要提「总和生育率」这个数据?

其实和我们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决定放开「三孩政策」有关。

2019年,我们的这个指标还在1.7‰左右,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大家的生育意愿进一步降低。据统计,202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跌倒了1.3‰,接近日本。

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2.1‰才是能够保持世代更替水平,如果到了1.5‰,那么就到了人口下滑警示线了。

三孩?这得什么家庭条件啊……

这样的大环境下,刺激生育的政策便到了关键的时间窗口。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我们把生育看成是笔经济账,那么无论你身在哪个城市,无论你是否决定生孩子、生几个孩子……我都会建议你动手给自己算一算。

你可以简单将这笔账划分成生育成本、抚养成本和教育成本3块来看:

1. 生育成本

这些费用各家情况都不同,给你分享一个规划思路,你可以把这笔费用再分成3档:

基础型

既满足最基本的开支需求,不额外请月嫂照顾,大致需要2.5万元;

中等型

产前检查更加全面,月子期间会聘请月嫂照顾,9万元;

奢侈型

产前检查及生育期选择私立医院提供专门的服务,32万元以上。

就拿我来说,当时选择在公立医院做检查,产后由家人照顾,整体花费在4-5万元。

2. 养育成本

过了0-3岁的生存期,你会发现除了生活类费用、保姆费用,还有一个大头,是智力开发早教等费用。

以我的经验来说,每月基本生活费用在奶粉、纸尿裤一类必需品上,每月支出2千左右;而和家人一起带孩子,不需要再请保姆;那么大额支出就是早教费用,一年花费一般在1.5万-2万元。

当然,养育成本也是丰俭由人,如果你不考虑早教,选择国产奶粉和基础营养品,一年2万元的支出都够用;但如果选择富养孩子,每年10万以上的支出是很常见的。

3. 学费、学区房等教育费用

学费、学区房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支出大头,这也是一个需要提前规划的点。

首先要规划的,是学校路线。我和先生决定让小棉花走优质公立学校的成长道路。虽然学费不高,不过要购置学区房。

我按照不同成长阶段给养育孩子的开销做了个分类,综合得出:

养育一个孩子最少需要支出43万,而最高支出达到了683万(其实上不封顶)。

三孩?这得什么家庭条件啊……

03

「直线思维」能提升生育率吗?

今天新闻一出,引发大家热烈讨论的原因,我想是因为,我们都在思考:

「三孩政策」真的能解决少子化、老龄化的问题吗?

之前和大家聊过一本书,叫做《事实》,作者汉斯·罗斯林在书中提到过一个「直线思维」误区。

作者生前花了大量时间调研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他发现,越是生活在贫困状态的父母们,对生孩子的意愿更强。

因为对他们来说,需要面对的是由于医疗条件不足造成的孩子夭折的风险,或是为了应对家庭需要,父母们需要更多劳动力。

而一旦父母们能够脱离贫困,他们无一例外都会选择「少生优生」。

所以罗斯林发现,人口的增长,并不会简单粗暴地直线上升,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上升而动态变化。

三孩?这得什么家庭条件啊……

联合国预测未来世界人口

来源:Gapminder, Maddison & UN-Pop

不仅仅是人口增长问题,投资新手们也经常容易陷入这种「直线思维」误区当中。

刚开始投资一个月,碰上行情不错,收益不错,误以为自己股神附体,于是次月加投,势必收益率翻倍,睡觉都能笑醒。

而参与投资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无论是行情,还是收益,呈现出来的曲线始终是波动的,并不会每天以一个固定收益率直线上涨。

没有一个孩子会像婴儿时期一样无限长高,如果试图用「多生孩子」来解决根本问题,也就像是进入了「直线思维」误区中。

和一百年前不同的是,人类的教育、医疗、经济水平一直在提高,「孩子是生产力」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当我们认真算清楚这笔成本之后,我们更应该思考,为此我们放弃了多少。

世界变化太快,希望小棉花能够做个「理性乐观派」,始终将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拥有健康、自由、快乐的人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简七读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