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饮食文化变成具象的行业数据,如何将其生动地传递给消费者?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又如何通过创意内容来表达?
在年轻人追求潮流文化与日常消费结合的当下,消费品牌急需用年轻人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
近日,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旗下青年创意IP“有数青年观察局”便结合一场夏日咖啡节,用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作出了有力示范。
5月28日,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在兴业太古汇&吴江路正式举办,作为活动的战略合作伙伴,有数青年观察局在这场咖啡文化盛典上,以“有数青年恰咖会”为主题,联合永璞、桃花姬、旺旺、应物白等知名消费品牌,通过趣味咖啡主题展、沉浸式咖啡沙龙、设置特色咖啡主题快闪店等多样形式,挖掘当代“恰咖”青年的腔调追求,传递上海咖啡文化之下的生活之味。
活动现场,有数青年观察局的线下快闪店和沉浸式展览成为整个咖啡节上最热门的打卡点之一,手持咖啡的爱好者和行业从业者们纷纷与趣味谐音梗立牌拍照,并聚集在展览前分享学习咖啡文化的冷知识。
而在线上,这场活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咖啡与青年文化的热烈探讨。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小红书上,涉及静安咖啡节并打卡有数青年恰咖会展览的笔记就达百余条。
到底有数青年观察局是如何将咖啡与青年文化结合,并通过咖啡节进一步推动上海咖啡文化的传播和普及的?
我们今天来盘一盘它究竟做了什么。
打造线下全场景传播
沉浸式展览暨主题摊位引发打卡热潮“差点冷萃“的橘老师、“趁热拿铁“的张伟、”预算浓缩“的老板、”办张摩卡“的狗东狗西……这些以往只存在条漫里的IP形象,在有数青年观察局举办的线下沉浸式咖啡展览中,成为咖啡节上最亮眼的打卡点。带动咖啡行业的理性思考
在活动现场的展览和摊位之外,CBNData的数据分析师魏宇彤针对CBNData发布的《2021中国青年咖啡生活消费趋势洞察》(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该报告基于CBNData消费大数据和调研数据,跟踪咖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偏好,并联动行业头部咖啡品牌,共同对咖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进行了解析和预判。
数据显示,中国的咖啡市场呈现出咖啡品类逐渐细分、消费人群选择更多样化的趋势。基于《报告》,从业者和消费者对当前咖啡消费市场的变化有了更为清晰理性的理解。
报告发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网(603888,股吧)、36kr、新浪等30家媒体发布了相关报道;由报告衍生出的#近6成白领每周喝3杯咖啡#、 #北上广深人均咖啡消费量已比肩日本美国#等话题获得广泛关注。
现场生动有趣的报告解读也吸引了大量咖啡行业从业者以及咖啡爱好者围观,在随后的互动环节,有数青年观察局主理人何非亚抛出了“咖啡冷知识10问”,引发现场观众积极互动。
主题圆桌沙龙
行业大咖及资深人士共同造势
从速溶咖啡到品质快咖啡,从欧美连锁咖啡店到新晋本土咖啡品牌,一批又一批人见证了咖啡在国内的诞生和演变。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消费品类,咖啡的魅力到底在哪?此刻,它又在向哪个方向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颇受行业内关注的问题,有数青年观察局也邀请了CBNData整合营销总监石琳、永璞咖啡创始人兼CEO铁皮叔叔、Peet’s Coffee 市场总监Doris Yang,资深咖啡爱好者及生活方式KOL苹果姐姐就“恰咖有门道”的主题进行了一场关于年轻人咖啡消费趋势的热烈探讨。
CBNData整合营销总监石琳从数据和行业的角度,对咖啡背后呈现的不同城市文化进行了解读;铁皮叔叔和Doris Yang作为咖啡品牌的代表,对咖啡品牌未来的一些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苹果姐姐则从咖啡爱好者的角度讲述了消费者眼中国内咖啡市场的发展。
与此同时,铁皮叔叔和Doris Yang都认为,中国咖啡市场未来5-10年都不会发生内卷,因为目前国内的咖啡市场空间足够大。
整体来看,作为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的战略合作伙伴,有数青年观察局此次通过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和展览对此次咖啡节进行了赋能,依靠自有的年轻IP与活动主题的趣味化结合,进一步强化品牌及主题在年轻用户中的心智,推动了静安咖啡文化更广泛及深入的普及。
未来,有数青年观察局还将参与到更多青年文化活动中,充分利用IP势能产出更多契合年轻人需求的创意内容,为青年文化的传播与创意场景的延展赋予更大的想象空间。
—RECOMMEND—
推 荐 阅 读
2021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峰会:蓄势待发,坚定“看长”
2021青年咖啡消费洞察:
近六成白领每周喝3杯,上海成为咖啡之都
巨头火拼的植物肉,
能否用“零食”撬开消费者嘴巴?
扫码添加CBNData小boss
咨询合作及了解更多信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