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祎 成都摄影报道 每经编辑 陈旭
2021年4月,数据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进行了审议,受到业界格外关注。
面对数据安全新规,企业如何守正创新开展业务?金融科技不断迭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加强数据和信息保护?
6月3日,以“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助力金融科技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期“蜀融汇”论坛在成都举行,吸引了逾百名来自监管部门、金融科技领域以及新兴企业的嘉宾和代表参加。
据悉,本期“蜀融汇”论坛由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指导,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主办,百融云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围绕数据安全这一热点话题,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部分金融科技企业分享了各自在数据安全方面的观察和研究案例。
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张晓玫在论坛上表示,当前全球数据积累存量已达到引爆新一轮行业变革的规模和水平,保证数据安全成为金融行业的当务之急,各方合力共筑数据安全之路任重道远。
共筑数据安全之路
“保证数据安全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当务之急。”6月3日,在第十二期“蜀融汇”论坛上,张晓玫表示,数据是金融业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之一,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当前全球数据积累存量已达到引爆新一轮行业变革的规模和水平,不容忽视的是,数据滥用、数据泄露、数据污染在金融科技领域屡见不鲜。
在张晓玫看来,数据是金融科技的基石,数据安全则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生命线。金融科技的出现,一方面使得金融机构可以用低成本获得数据,实现高质量的数据整合,另一方面也对机构的数据管理和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其规范性和安全性愈发受到重视。
2017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网络运营者要防止网络数据被泄露、篡改,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网络数据。
2018年5月,银保监会也印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要求金融机构依法合规采集、应用数据,完善数据安全技术。
“种种政策和动向均显示,如何保证数据安全,已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议题。”张晓玫认为,金融科技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基础数据安全技术的升级革新,也离不开金融科技企业数据安全应用规范的制定,更离不开政策法规部门的顶层设计和审慎监管,各方合力共筑数据安全之路任重而道远。
依法合规是金融创新前提
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数据安全的综合治理,还需要监管的引导和推动。
本次论坛上,面对在场的众多金融科技企业代表,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伍成旗结合“十三五”时期四川金融业的快速增长及金融科技的长足发展,重点从规划层面和实践层面探讨了“十四五”规划下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思路。
据介绍,“十三五”时期,四川省金融资源集聚能力和金融服务辐射能力大幅提升,继续领跑中西部。截至2020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数量超过3000家,金融业总资产超过11万亿元。2020年5月,全国首个由地方政府和人民银行共同发布实施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在成都落地。
伍成旗分析称,“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探索建立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同时,四川省将打造金融科技发展高地,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同时健全金融科技风险监管机制,完善金融科技监管协作机制,提升金融科技风险监管能力。
对于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伍成旗给出如下三点建议:
首先,需依法合规开展业务,在强监管和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无论是业务的创新,还是机制模式的创新,都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这是最基本的。”
其次,在发展中找准市场定位和服务领域,结合国家和四川省的重点工作,在乡村振兴、消费金融、文旅金融等方面拓展应用场景,开发更多的产品,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最后,把握大战略,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契机,围绕四川省发展的重点领域,积极开展金融科技服务探索。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祎摄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