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疫情向半导体产业的蔓延,让全球芯片产能雪上加霜。
特斯拉CEO马斯克甚至表示:芯片的超额需求,大家开始像屯卫生纸一样订购芯片,规模还要大得多。
而全球芯片的短缺,已传导到下游消费电子的涨价潮。
台湾全球最大芯片封测企业停产
据新华社台北6月5日电,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5日通报增加51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连续22日本土确诊人数超百例。在台湾京元电子停产之前,全球另外一个重要半导体封测基地,马来西亚已宣布从6月1日起封国,暂停经济和社会活动。
据央视新闻消息,马来西亚6月5日新增7452例新冠肺炎病例,累计确诊人数超61万人。
马来西亚新冠确诊数据,自wind
马来西亚有着“半导体封测重镇”之称,是全球半导体封装测试的主要中心之一,当地有超过50家大型半导体公司,其中大多数是跨国公司,包括AMD、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英特尔、德州仪器和日月光等,相对其他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在全球半导体封测市场上一直就有其独特的地位。
马来西亚的封国,不仅使得部分半导体企业进入停工、停产状态,产品货运的出口也受到了阻碍。因此台湾的京元电子停产,令全球半导体封测产能进一步紧张,鉴于目前半导体行业已经极为脆弱,行业新一轮涨价、缺货潮的情绪也日渐浓重。
分析机构AlixPartners预计,芯片短缺或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1100亿美元,这较其今年1月预测的610亿美元损失金额上涨81.5%。公司同时预测称,受芯片短缺影响,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降390万辆,这较其今年1月预测的220万辆上涨77%。
日前,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表示,在短期内,特斯拉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全球芯片供应链短缺的问题,芯片的供不应求导致了对其有需求的公司开始超额订购,就像去年由于卫生纸短缺,大家开始囤积厕所纸一样,但是超额订购芯片的规模远比囤积厕纸的规模大的多。
芯片短缺影响已传导至消费端
全球芯片的短缺,带来了消费电子的涨价潮。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二季度以来,已有超30家半导体公司发布“调价函”,涨价幅度在10%-30%之间。
半导体涨价首先传导至消费电子部件。
根据IDC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出货均价环比上涨6.1%,笔记本电脑掀起涨价潮。此外,包括家电、智能手机等多个品类均表达了涨价预期,部分厂商已开始调高价格。
近日,东芝方面提高了机械硬盘(HDD)的价格,面向主力客户数据中心的机械硬盘价格相较2020年末平均上涨5%左右。东芝方面指出,涨价的原因是全球半导体短缺导致的成本增长等,且研判2021年内半导体会持续短缺,还会考虑进一步涨价。
此外,包括主板、显卡等在内的组件,过去一年来也都呈现涨价趋势。今年年初,华硕正式宣布2021年起将陆续调整显卡和主板定价,包括美国官方商城与零售商都已调整为新价格,涨价幅度达20%。
IDC方面指出,从2020年底开始蔓延的半导体“缺货潮”,已经成为2021年消费电子行业,乃至整个半导体行业不得不关注的重点问题。
编辑|付一 杜恒峰 杜波
校对|程鹏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000681,股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