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万敏 随着华为HarmonyOS高调亮相,首批入驻的银行也相继官宣,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广发银行,都拿出了各自的拳头产品,表示要做“原子化服务”——这个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不太好理解的概念,是营销噱头还是开放银行的又一次尝试?
银行加持鸿蒙生态
目前,已有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宣布接入HarmonyOS。其中,中国银行奉上“中银外币现钞预约”原子化服务,用户通过鸿蒙的服务中心搜索,即可快速进入“中银外币现钞预约”程序进行预约,更便捷地获取超过20种外币的现钞预约服务,省去应用下载安装、用户注册等步骤,简化了业务办理流程。
中信银行推出借记卡原子化服务,客户无需下载App,通过“中信银行”的服务卡片,即可享中信银行借记卡申卡及进度查询服务。
广发银行信用卡官方微信称,广发正式成为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生态首批成员,作为银行业率先适配鸿蒙的信用卡应用,“发现精彩”App全力支持操作系统国产化。广发信用卡称,无论是在底层技术还是产品上,广发信用卡都和华为紧密合作,广发也是首批支持Huawei Pay的银行。广发华为联名信用卡已在筹备中。
“银行加入鸿蒙系统既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操作系统,使自身的应用程序能够在广泛的范围内触达用户,同时也能够给予用户最新最及时的选择,提升自身的用户粘性。”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对记者表示,这样的合作同样体现出了开放银行中的诸多理念,例如拓展服务半径,以技术助力场景与金融的融合等,由于华为鸿蒙是首个国产操作系统,因此这样的布局和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在移动互联网兴起的这些年里,银行赶上了每一次互联网渠道变迁的热点。
早在2013年,招行就正式推出信用卡微信客服,这是银行借助移动互联渠道展开服务的创新之举,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到当年8月,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再度宣布升级了微信平台,推出了全新概念的首家“微信银行”,服务范围从单一信用卡服务拓展为集借记卡、信用卡业务为一体的全客群综合服务平台。
到现在,微信端的微银行、服务号、小程序已经成了各家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标配。
在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技术、场景、服务的融合缺一不可,谁的服务获取更便捷、谁的需求响应更及时,精明的金融消费者会更在意比较“银行的参差”。
银行能走多远
在发布HarmoryOS 2的手机升级名单的同时,华为还宣布计划在明年上半年实现“百”款设备的系统升级。
资深银行科技观察人士潘晓俊对记者表示,目前三家银行支持了一些鸿蒙的特效应用而不是基于鸿蒙开发,未来鸿蒙的潜力在于国产设备的物联网链接支持。对华为来说,当然希望支持的应用和参与的机构越多越好,品牌和未来研发前景是好的,金融是互联网生态的必争之地。
目前,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正在实现信息数据化,IDC预测,到2024年全球物联网的联接量的智能终端设备将接近650亿部,中国物联网市场支出预计将达到约3000亿美元,占全球物联网支出的26.7%。借助信息感知和处理技术,实现信息共享,改善使用体验,提供更主动、高效、精准的服务。
银行机构的金融服务能否借其东风也嵌入万物,是双方合作中值得进一步期待之处。
“鸿蒙的出现将带来新的机遇,即新终端、新交互、新场景。中信银行将有效利用鸿蒙分布式能力,通过超级终端概念实现多终端协同,提供连续一致的操作。”中信银行方面表示。
中国银行表示,未来将携手华为持续深入探索鸿蒙带来的全新技术及服务方式,并尝试推出基于“语音唤起”“多端协同”等特色功能的金融场景服务。
长期以来,华为的生态中,金融一直是重要的环节。2016年8月,华为联合银联共同推出银联手机闪付Huawei Pay,2018年底华为钱包上线,通过Huawei Pay的支付业务,可用于银联二维码支付及线上支付,交通出行服务已上线多个城市的交通卡业务。此外,华为钱包APP内还有“借钱”、“申请信用卡”等入口,与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今年3月,华为还拿下了一张第三方支付牌照。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