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3127亿元。 ]
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5月金融数据,新增人民币信贷和M2数据明显高于预期,贷款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固。
具体而言,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7.55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高0.2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312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7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2081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7.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
信贷保持同比多增
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43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增3127亿元。前5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590亿元,继续保持同比多增态势。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在2020年应对疫情期间的高基数上多增143亿元,体现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得到比较强的支撑,支持经济持续恢复。
从数据来看,5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高增、居民中长期贷款有所回落。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623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26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0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6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528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额较4月下降10%,这已经是该项新增额连续两个月下降。
6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将继续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部门政策合力,引导银行在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社融增量正常回落
数据显示,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7.9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7万亿元,比2019年同期多2081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已经连续15个月保持在11%以上的较高增速,与此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与正常年份相比并不少,结构也比较好。
李迅雷表示,去年应对疫情期间,企业额外融资需求比较多,金融机构予以充分满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明显高于正常年份,今年企业经营状况好转了,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相应回落一些也是很正常的。从结构看,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合理增长,股票融资持续较高,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共同发力支持实体经济。
“在去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中,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已经达到37%左右,还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债券市场还有很大潜力。”6月10日,在2021年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
实际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少增主要受表外三项和政府债券的拖累影响。
数据显示,5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均同比减少,合计比上年同期多减2855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减少408亿元,同比多减13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295亿元,同比多减95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926亿元,同比多减1762亿元。
“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下达晚于去年,5月政府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同期少4661亿元,也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有下拉作用。”李迅雷称。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认为,后续社融还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严监管下,表外融资大概率会继续回落;而在政策加大对房地产调控力度的背景下,后续居民中长期贷款也有下行压力。
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
5月末,M2余额227.55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比4月末回升了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8个百分点。M1则为6.1%,比上月末回落0.1个百分点。
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M1增速连续处于低位,企业活期存款并没有明显超季节性、活化现象不明显。M2的回升,主要缘于非银存款大幅增加,或与资金滞留金融体系、非银派生增多有关。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保持平稳,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总的来看,当前货币政策保持了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力度和节奏把握得比较好,体现了央行强调的稳字当头和注重跨周期供求平衡。”李迅雷称。
易纲在正在举行的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考虑到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在潜在产出水平附近,物价走势整体可控,货币政策要与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