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终于开始直面通胀了

快报
2021
06/17
20:31
亚设网
分享

“你可以将这次会议看作是讨论‘关于逐步退出的讨论’的会议(You can view this meeting as the talking-about-talking-about tapering meeting)。”

美联储官员暗示,利率将比此前预期更早、更快地上升,这是一个出人意料的进展,因为通胀比官员们预期的要高得多。

这是美联储货币政策部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16日发布的最新货币政策声明和最新经济预测摘要的主要内容。

目前有7位委员会委员预计明年将提高利率,高于3月份的4位委员。更重要的是:除了5位委员外,所有委员都认为2023年利率需要上调。今年3月,只有7位委员这么认为,11位委员希望将利率维持在零水平。市场此前预期利率在2024年前不会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目前有5位委员认为2023年利率将达到1%或更高,这表明利率不仅会提前上升,而且还会更快上升。

1

加息甚至可能在2022年就到来

“这超出了市场的预期。美联储现在发出的信号是,利率需要更快地上升,他们预测2023年将加息两次”,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的詹姆斯·麦坎恩(James McCann)评论道,“这种立场上的转变,与美联储最近所宣称的近期通胀飙升只是暂时性现象有些不一致”。

正如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伊恩·谢泼德森(Ian Shepherdson)所指出的那样,2023年的点阵图显示,至少有一位美联储理事表达了不同意见,现在预计利率将在2024年前上升。到目前为止,更多的鹰派言论来自目前不具有投票权的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行长。

受此消息影响,主要股指纷纷下跌,收盘走低。标普500指数下跌0.5%,纳斯达克100指数下跌0.3%,道琼斯指数下跌0.8%。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政策声明发布前几分钟,10年期基准美国国债收益率从1.49%升至1.58%。

在点阵图发生变化之前,最近几个月的通胀数据远高于预期。5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比4月份上涨了0.6%,这突出表明,物价同比涨幅快速上升不仅仅是因为受到比较基数较低的影响。与此同时,基于调查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的通胀预期仍然偏高。

考虑到通货膨胀的情况,一些经济学家预计利率上升的时间甚至会比新的点阵图所显示的更早。花旗集团(Citi)的经济学家指出,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两次提到,加息的条件将比预期提前实现,他们认为第一次加息将在2022年12月实现。

美联储终于开始直面通胀了

2

政策缩减可能即将到来

根据对加息将比预期来得早的解读,因此逐步退出(货币宽松)也可能比投资者的计划来得更早。美联储6月16日发表声明称,将继续每月购买12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但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打开了逐步减少购买规模的大门。

鲍威尔说:“你可以将这次会议看作是讨论关于逐步退出的讨论的会议(You can view this meeting as the talking-about-talking-about tapering meeting)”,他还要求以后不再使用这个以往经常使用的短语。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承认,通货膨胀可能会比美联储预计的更加严重,更加持久。虽然这仍然不是他的基本假设情景,但他说:“我们不会降低这种情况比预期持续更长时间的可能性——风险在于,这种情况是否会开始影响通胀预期”,他补充说,如果通胀预期持续高于美联储希望看到的水平,那么美联储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

尽管如此,鲍威尔还是试图做出大量温和的表态,强调在官员们开始积极讨论利率起飞问题之前,美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复苏空间。鲍威尔说:“我们距离取得实质性进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长达一小时的露面中,他一直在重申这一点。

对于2021年,美联储现在预计由个人消费支出指数衡量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大约为3%,这个指数排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3月份该数据为2.2%。“在我们看来,这一指标仍然偏低”,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谢泼德森表示。这是因为美联储官员们认为核心个人消费支出指数在2022年将回落到2.1%,仅比早期预测高出十分之一,并在2023年保持不变。

Oxford Economics的格雷格·达科(Greg Daco)说,新的预测阐明了美联储所说的“暂时性”通货膨胀的含义。“我们认为,‘大体上是短暂的’意味着‘问题有些棘手’。”达科补充说,虽然美联储已经表示希望在加息前让通胀率超过2%的目标一段时间,但中位数点阵图预测显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对通胀的容忍度略低。花旗集团的经济学家说,这一切将转化为9月份的逐步退出计划,从12月份开始,每月的资产购买将减少150亿美元。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对2021年以后的通货膨胀预测,与点阵图中反映的新的利率预测之间存在明显脱节。Pantheon Macroeconomics的谢泼德森表示:“多数FOMC成员似乎仍然认为,经济重启带来的物价上涨以及劳动力供应的反弹足以令通胀率接近目标水平,因此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动,因此很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成员认为2023年利率必须上升。”

在这一点上,鲍威尔提醒投资者把对点阵图作为参考就好,它代表的是个别委员的预测,并补充说委员本周没有讨论利率起飞时机。

提前和加快加息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对经济复苏的看法更为乐观。美联储认为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更快,因此将GDP预测从6.5%上调至7%,但该委员会几乎没有改变今年之后的GDP预测,也没有改变今年及以后的失业率预测。

鲍威尔说,限制劳动力供应的因素——对病毒、儿童照管等问题的担忧以及失业救济金增多——带来的影响应该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缓解。他说,在一到两年内,“我们将看到一个非常、非常强劲的劳动力市场。”

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结束时提醒投资者,我们正处在一个难以预测的非常时期。他表示:“预测者有很多需要保持谦虚的地方”。这一评论似乎对美联储官员本身和华尔街的同行都是恰如其分的,它很好地提醒了我们,美联储希望保持灵活性,以满足其最大限度就业和稳定物价的双重使命。

3

2013年新兴市场“缩减恐慌”不会重演

2013年美联储暗示要缩减资产购买规模时,新兴市场出现了一场波及范围甚广的“缩减恐慌”(taper tantrum),给投资者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本周美联储召开的政策会议引发大量关注,一些投资者正在为新兴市场再次出现这类恐慌的可能性做准备,但这一次情况可能不会像之前那么糟糕。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近日对基金经理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缩减恐慌”是仅次于通胀的第二大风险。在2013年那场“缩减恐慌”中,新兴市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投资者因美国收益率上升纷纷撤离新兴市场,导致MSCI Emerging Markets指数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下跌了大约10%。那轮撤资加剧了一些依赖外国资金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压力。

但这一次,不少新兴市场国家的财政和外汇储备状况已经改善,足以应对美联储另一轮缩减带来的影响。Gavkeal Research分析师乌迪斯·希坎德(Udith Sikand)和文森特·徐(Vincent Tsui)认为,大宗商品需求上升这一因素有望帮助一些非亚洲新型市场免受资金外流的影响,从而给这些市场的决策者留出更多政策操作余地。

两位分析师在近日发布的研报中写道,预计新兴市场不会出现过于极端的反应,在全球经济还较为脆弱的大背景下,美联储也可能会更加谨慎地进行政策操作,尽量避免引发恐慌。

此外,美国的实际收益率已经在逐步上升,如果美联储开始缩减资产购买规模,收益率进一步上升的幅度也可能会比较小。有鉴于此,两位分析师认为一些新兴市场这一次不会像之前那么脆弱,甚至会有突出表现。

当然,如果美联储缩减政策导致新兴市场出现之前那样规模的资金外流(大约300亿美元),那么可供新兴市场投资者避险的地方就不会太多。此外,现在新兴市场(尤其是印度和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也不算太好,许多国家可能需要应对疫情后债务高企的难题,财政最脆弱的国家(比如土耳其和南非)也依然非常容易受到冲击。

但一些基金经理也在新兴市场看到了大量机会。虽然新兴市场投资者对2013年的遭遇仍记忆犹新,但并不是美联储每一次收紧货币政策都造成了该市场的溃败。RockCreek的分析师团队近日在发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2004年至2006年间,虽然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上调了4.25个百分点,但MSCI Emerging Markets指数的回报率超过80%。2004年美联储收紧政策是由于经济强劲复苏,在那个时期,新兴市场也因大宗商品市场的高涨而受益。RockCreek的分析师团队特别指出了目前情况和那个时期的相似之处:大宗商品市场再度繁荣,美国经济正在复苏。

在新兴市场选择合适的投资地点非常重要,因为一些国家更能因大宗商品需求上升受益,也更有能力抵御美联储缩减政策造成的市场波动。而其他国家目前正在应对自己国内的一些问题,举例来说,中国的反垄断审查不仅限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行业,还延伸到了教育行业。

Oxford Economics的策略师看好巴西国内一些受益于大宗商品繁荣的新兴市场,这些市场的估值比中国科技股等“新经济”领域的估值要低。

一些新兴市场基金经理还在关注巴西等国家的银行业,该行业也是大宗商品繁荣和经济复苏范围扩大的受益者。Gavekal还建议投资者增持新兴市场股票,可以优先考虑亚洲以外的大宗商品出口国以及巴西和墨西哥等汇率下降的国家。

过去三个月,交易所交易基金iShares MSCI Brazil (EWZ)上涨了26%,iShares MSCI Mexico (EWW)上涨了近13%,相比之下,主要投资中国市场的iShares MSCI Emerging Markets (EEM)仅上涨了4%。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巴伦。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