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7月1日电 1日,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团队发布题为《流动性“新”变化》的研报。研报指出,政策“呵护”下,流动性或较难出现趋势性收紧的情况,但预期容易受到地方债供给等的干扰。
关于近期流动性有哪些“新”变化,研报表示,流动性跨期相对平稳,但隔夜利率中枢近一个半月明显抬升。5月中下旬以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涨,跨期资金R007和R014上涨超50BP,隔夜利率先涨后跌,资金波动总体并没有明显超季节性变化。但以R001为代表的隔夜利率中枢明显抬升,从前几个月的1.9%抬升至2.1%左右;与此同时,隔夜质押回购成交规模,由前几个月日均3万亿元左右增加至近一个半月的日均3.6万亿元左右。
公开市场操作打破“100亿元”常规投放,单日投放规模有所增加。3月以来,公开市场基本维持每天“100亿元”逆回购投放和到期,即使月末、财政缴税期也没有增加投放,同时逆回购利率持续保持不变,MLF到期等额续作、也没有额外投放。6月24日以来,逆回购单日投放规模由前期100亿元增加至300亿元。
关于流动性变化的驱动因素,研报指出,隔夜利率中枢的抬升,或与地方债供给增多带来的资金回笼有关;而6月下旬的货币市场利率变化,缘于跨期干扰。2月至5月中旬,地方债供给偏少等,使得部分机构资产“欠配”现象较为突出,资金融出增多、隔夜利率持续低位;5月中下旬以来,地方债发行明显加快,逐步吸收机构“欠配”资金,推升隔夜利率中枢。年中临近,跨期需求带动7天以上资金成本上涨,而隔夜资金需求下降。
逆回购小幅“加量”,表明“维稳”态度,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尽管近期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涨,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超季节性变化,指向跨期资金面压力的相对有限。此时,连续几天逆回购投放小幅“加量”200亿元,更多在于表明“维稳”态度、引导市场预期,也没有释放进一步“宽松”的信号,不宜过度解读。
关于流动性后续如何演绎,研报认为,跨期后的资金面,仍将面临地方债集中供给、财政缴税等因素干扰。三季度或为年内地方债供给高峰,截至6月30日,22个省市公布的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中,地方债新券发行规模达1.37万亿元,其中7月超3900亿元,预计全国三季度地方债新券月均发行规模或在6000-7000亿元左右。此外,7月为三季度集中缴税大月、正常年份的新增财政存款近1万亿元,缴税等因素也或干扰资金面。
研报称,政策“呵护”下,流动性或较难出现趋势性收紧的情况,但预期容易受到地方债供给等的干扰。“防风险”“调结构”下,货币政策以稳为主,央行明确表示“为政府债券发行提供适宜的流动性环境”;考虑到7月开始MLF到期规模增加,平抑地方债供给等带来的波动,或主要依靠逆回购等短期工具。但是,机构杠杆交易较多,对央行操作、短期资金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出现预期波动。(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