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就是维护人民的合法利益。
具体到某一些领域,就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银行保险领域,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又有了新的政策,监管评价设立新指标。
7月16日,银保监会下发相关办法,消保监管评价引入打分制,75分以上才算及格,75分以下面临整改、停新、禁设分支等。
说起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不断出现新形式,各种侵权事件、销售误导、捆绑销售等违规行为发生时,都会牵连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
例如,保险机构及相关人员销售误导、欺骗投保人、隐瞒保险合同重要信息等;银行机构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增加信用卡分期业务收入等;消费金融公司产品定价管理不规范、故意夸大宣传、联合贷款管理不规范等……
不过,屡查屡犯的问题,始终难以有效解决。监管决定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监管评价体系,给金融机构的消保工作“打分、评级”。“不及格者”不仅会面临问责、整改,更严重者或被限制新业务、增设分支机构。
银保监会出台《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旨在为监管部门做好消保行为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抓手,督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视。
下面,智慧君跟大家一起敲黑板,划重点!
评价范围:涵盖互联网平台
曾经,在银行业、保险业也有过消保工作评价办法,现在合二为一,评价的机构进一步扩展,评价的内容更为丰富。
消保监管评价对象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理财公司、信托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保险机构等。在保险机构中,不包括政策性保险公司、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再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相互保险组织、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尤其是对互联网平台,《办法》重点强调,消保监管评价针对互联网平台消保乱象,以及金融产品过于复杂、多层嵌套等问题,设置合作机构管理、消保审查等指标,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等第三方合作机构的消保管理。强化消保审查,风控关口前移,防止产品“带病”上市。
评价内容:6项要素、24个指标
《办法》规定,消保监管评价要素包括“体制建设”“机制与运行”“操作与服务”“教育宣传”“纠纷化解”5项基本要素和“监督检查”1项调减要素,共计24个指标。其中,5项基本要素总权重为100%。
具体来看
○ 体制建设(权重10%)
○ 机制与运行(权重25%)
○ 操作与服务(权重30%)
○ 教育宣传(权重10%)
○ 纠纷化解(权重25%)
其中,机制与运行中,主要评价消保工作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包括消保审查、信息披露、个人信息保护、内部培训、内部考核、内部审计等。而操作与服务,主要评价日常经营和服务中对消保有关要求的落实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营销宣传、适当性管理、销售行为管控、合作机构管理、服务质量与收费等。
相比较而言,机制与运行、操作与服务、纠纷化解三方面更为关键,工作更细致、更棘手,所占权重还高。如果这三方中任何一方面出现疏忽,都有可能“不及格”。
此外,消保监管评价还有减分项目,那就是“监督检查”。监管部门根据消保现场检查、举报调查、投诉督查、复议诉讼情况以及日常舆情、重大负面事件和机构相关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调减,幅度不超过总权重的25%。
评价等级:“4+3”
一级,90分(含)以上。
二级,75分(含)至90分。
三级,60分(含)至75分。
四级,60分以下。
其中,一至四级分别代表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中等、偏下以及落后水平。同时,为增强评价结果精准度,二级和三级又细分为A、B、C三个等次。
二级A——85分(含)至90分。
二级B——80分(含)至85分。
二级C——75分(含)至80分。
三级A——70分(含)至75分。
三级B——65分(含)至70分。
三级C——60分(含)至65分。
评价流程:先自评再核查
消保监管评价一年一评,次年5月份前完成。在这一年期内,消保监管评价流程包括方案制订、机构自评、评价实施、档案归集四项。
监管部门每年都会根据消保监管工作重点、消保工作开展情况制订年度评价方案,包括具体指标、评分细则等。首先,各银行保险机构要进行自评,自评不得掺水分,弄虚作假,因为监管部门在必要时会通过现场调查、抽查、监管会议等方式进行核查。
如果银行保险机构自评得分严重偏离“体制建设、机制与运行、操作与服务、教育宣传、纠纷化解”五项基本要素监管评价要求,将被扣减分,参考值是当年同类机构平均偏离情况扣减总体得分。
在评价过程中,银行保险机构需要注意,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也会进行消保信息收集,包括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信息,消费者投诉及处理情况,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举报、复议、诉讼、案件以及日常舆情、重大负面事件等信息。也就是说,出现大量负面舆情、被举报投诉等情况都会极大影响得分,这需要消保工作从源头、从日常抓起。
监管措施:三四级“亮红灯”
对于不同级的评价结果,监管的态度自然不同,高分者上座,中分者下座、低分者坐冷板凳。
若评价获一级,90分以上,表明机构消保工作在行业内领先,给你戴个小红花,再接再厉。
若评价获二级,75分-90分,表明机构消保工作在行业内处于中等水平,消保工作组织架构比较合理,基本能达到要求,但工作存在一定不足,需继续改进。
若评价获三级,60分-75分,表明消保工作在行业内处于偏下水平,某一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某些环节落实不到位,要及时查漏补缺,弥补工作缺陷。
若评价获四级,60分以下,那没得说了,表明消保工作在行业内处于落后水平,某一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侵害事件不是偶发了,必须立即、全面、深刻地检视问题,整改整改再整改。
银行保险机构得分在75分以下,除了要面壁思过,立即查、补、整、改外,还要形成整改方案上报,立下“军令状”。交代多久可以改完。
一旦在75分以下,那就不是窗口指导谈话的事了,监管就要发风险提示函、监管通报、责令限期整改、责令内部问责,还可能被“曝光”,60分以下监管行动“加一等”,新业务别做了分支机构也别想再开设了。
关于消保工作,都在说,很重要,都在说,做得很仔细、很人性化。这只是说说。在行业,只是要求做好服务,但是没有统一的监管评价体系建立起来。当初只认为,只要没有群体性事件、没有人投诉、没有人举报,你说做的好那就是做的好。
2014年,银行业有了消保工作考核评价试行办法,2015年保险业有了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试行办法。当时,保险业有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两套定量指标。总体来说,主要围绕关键服务环节进行打分,例如销售有没有误导、承保规不规范、理赔效率高不高、投诉多不多等。
以后,银行保险机构的消保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得分不高,都将会收到监管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A智慧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