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我国GDP总值532167亿元,同比增长12.7%。分季度看,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0%,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长5.5%。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上半场”收官,从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中,可以看到:
居民收入涨了,消费增多;
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引关注;
猪肉价格下降,CPI涨幅收窄;
服务业稳定恢复,金融领域发展抢眼;
资本市场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
外贸外资表现亮眼。
因为经济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信心逐步增强,加上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持续稳定复苏态势,全年物价保持温和上涨亦有基础、有条件。
7月21日,广东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南方财经全媒体邀约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解读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
南方财经:
数据来看,广东经济运行呈现怎样的形态?是否有稳步的提升?
广东省统计局 局长 杨新洪: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年,这半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市场主体带来的经济运行结果表现不俗。7月15号公布了全国成绩单,总量是53万亿,广东在53万亿里面占了5.7万亿,比例是10.8%,从整个体量来看,是全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构成,从不变价的增长速度,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经济增长率,国家是12.7%,广东是13%,保持一季度与国家高过0.3,这样的增速确实来之不易,从一季度一直延续到上半年的0.3,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稳定的增长,或者说是回稳的增长。
因为大家知道,从有季度GDP核算以来,去年一季度是1992年以来历史的低点,全国的数据是负6点多,广东也是负6点多,所以在这样的一个低基数、负基数的基础上,今年广东一季度经济总量获得较高的增长,到了二季度基数开始慢慢地回升了,所以有基数的原因。
我们说这个回落,国家也回落,我们也同步回落。触摸的一个问题,就是运行的形态,实际上我们是回到或者回归到常态的增长上来,国家两年的平均增速,按几何平均方法来算是5字头,广东也是5字头。所以从数据来看,广东上半年经济运行,是克服了五六月份局部地区疫情,以及缺芯的影响下,保持的一个运行的形态。实际上市场主体很不错,也是有一些抢眼的表现,在这里面我们还总结发现了这样的一个形态,就是去年是一个由低到高的一个烟斗形状,今年正好是一个反烟斗形的情况,这个形态也是我们在百年变局当中,2020年、2021年是两个非常规的增长形态,很值得我们从中去观察、去总结、去发现经济变化的各种形态,有针对性地抓好经济工作,抓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上的一些产业,精准政策措施的落地上可以更有利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南方财经:
数据来看,广东的新兴动能体现在哪里?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成效如何?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怎样?20个战略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如何?
广东省统计局 局长 杨新洪:
如果把上半年广东全省的5.7万亿比作是一片森林,那么这个森林里面就有枝枝丫丫,有树干树枝来构成,这片大的森林,如果我们来核算这个森林里面的经济产出,涉及到40个季度核算的变量指标,在这个指标当中,半年下来有增有减。
广东新产生的动能是哪些?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在动态变化,旧的东西要走,新的东西要立起来,要有经济产出,这就是我们经济体的活力和动力所在。省委省政府培育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里面,第一方阵表现的就是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是比较大的经济构成,这个过程里面体现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等等,这个构成了整个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里面的一个新的动能转化,表现得非常突出,高于全省GDP的增速。他们形成的增加值,特别有利于支撑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上半年是占到了38.9%,这个数字跟全国一模一样,体现了我们国家是制造业强国,广东是先进制造业强省。在先进里面,我们来观测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从数据看到了广东经济的进步性、活力性及它的支撑性。再回过来看20个产业集群里面,第二个就是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里面虽然有一些行业体量可能会小一点,但是它增速快,在这10个行业里面,除了两三个低过全省平均增速以外,其他有一些像前沿新材料、区块链这些都产生了、催生了一些新的行业,特别是这个行业里面的企业,他们冒出来,实际上是代表着一种科技的应用,研发R&D的投入。它所转换产出的经济增量,按照我们专业的话,就是增加值率特别高,形成增速有的是几十增长,有的是上倍增长,我们也特别期待这一类,20个产业集群里面的新兴产业的出现,一定会给广东经济注入新的动能和新的活力。
南方财经:
数据显示,“三驾马车”对经济影响情况如何?
广东省统计局 局长 杨新洪:
在整个经济的构成里面,用“三驾马车”来观测经济的变化,这也是一种角度,从上半年来看,第二季度的“三驾马车”与一季度的又有所区别。区别在哪里?就其中一驾是消费。我们经历了疫情,二季度五六月份,疫情引起的波动,受到一些影响,特别是一些局部地区,重要的地区,住宿餐饮服务业,线下的一些商业表现,受到了一些局限。所以这一驾马车,二季度来观测是减弱下来的,特别对我们的拉动上,跟一季度比可能下来好几个百分点。但这个下来里面,我们看得到经济的韧性。另一方面就是投资拉动。广东作为全国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或者重要的经济省份,投资一直保持一个比较高速度的增长,所以它对拉动作用也很关键。从核算经济成果的角度来说,消费下来,投资上来,对GDP的构成,又上了几个百分点,具体表现在固定资本形成上。如果说要更多直观的来观测,就是我们的建筑业领跑全国的东部。建筑业总产值有比较高的增长,那么它带来的建筑业增加值就比较可观,增速也相对比较高,这样直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体现得及时,更有助力作用。
第三驾是净出口。我们的出口增速也是保持跟全国基本同步的,特别是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也很直接,通过外部市场、国际市场来进入国内生产端的循环里面,表现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传导到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他们通过出口交货值来实现对生产端的经济产出,起拉动作用。这一驾马车来看,二季度比一季度也强,显得更平稳。所以“三驾马车”当中我们也看到了韧劲,此消彼长。上半年广东经济的表现,一直是很有劲头的一种韧性。
南方财经:
数据显示,广东区域经济呈现什么特点?
广东省统计局 局长 杨新洪:
联系到经济板块,实际上我们广东是中国的一个“缩小版”,区域不平衡性很强。但是我们这一次的这个韧劲体现在沿海经济带,七个市形成的经济总量增速达到13.7%,高于全省的13%。所以这个经济的劲头在东西两翼的城市里面表现了出来,比如汕头、比如湛江,中科炼化新的产能投入进来也体现了我们的绿色石化行业。在很多的新动能里面,我感觉这个体现了韧劲。相比较来观测,珠三角的九个市过去增速一直都不错,但是上半年受到芯片的影响,一些电子企业的经济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珠三角的九个市增长比全省低了0.1个百分点。北部生态发展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保持相对的稳定,全省的经济板块实际上是此消彼长。这样的特征在“三驾马车”里面也有类似的变化,也是有进进出出、升升降降这样的过程。所以我想体现在这个经济体里面的这个韧劲,也是保持广东经济平稳运行的很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我们整体经济形势是跟全国一样的,也是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保持全省经济稳定运行的状况。
南方财经:
数据显示,经济增长有哪些行业变化?
广东省统计局 局长 杨新洪:
从整个经济行业切入来看也是重要的角度,实际上我们讲的各行各业都在干,它带来各行各业的这种经济变化,其实也涉及到非经济部门,我们叫非营利性的行业。
比如说第一个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行业里面就是第一产业里面的农业。我们看到的农业跟其他的行业是不一样的,其他行业可能叫回稳,但是农业在整个上半年里面实际上是回升的一个行业。它反而是有点逆增长的,但是这个逆增长也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农业,也就是农林牧渔业上的一个具体表现。再加上农业里面还有服务业,那么实际上广东农业总产值也是本世纪以来增长获得两位数的,非常难能可贵。我们经历了脱贫攻坚,经历了决胜小康,当下的乡村振兴,这些都显示出农村的产出对经济的变化贡献。虽然它总量上只有2000多亿,但是它的速度在行业内自己跟自己比,已经是本世纪以来增速高的一个阶段,如果算成农业增加值增长8.7%,确实是一个比较好的变化。那么具体来看,比如说水产业增速比较高,我们的海岸线特别长,我们的地域也很广,有南药,有荔枝,还有黄皮,这些水果加上经济作物,比如茶叶,这些都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所以把这些农林牧渔和服务业计算起来,整个农业的表现比一季度还要好,这个是一个行业。
第二个行业是工业。现在主导的就是规上工业,我们也高过全国,比全国规上工业要高2个百分点。这个也是直接支撑了经济的变化,我们的工业在国民经济行业里面是对经济总量的影响最大的一个行业,它占了35%。工业里面还有采矿业,制造业,供水、供电、燃气等行业,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明显,这一块高过全国水平使得整体经济运行的结果也高过全国0.3个百分点。工业里面还有规下工业,小微工业企业表现也不错,比规上的速度还高一点,体现广东市场主体的活力,在营商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减税让利等政策落地,让他们获得的经济增长,也可以反过来看出政策效应,给我们市场主体适应新常态下的增长结果的体现。
工业之后还有我前面讲了就是我们的建筑业增速领跑全国东部几个省市。再有其他行业都集中在第三产业里面。比如金融业略有一点点回落,但是还是保持一个支撑,它在5.7万亿里贡献了5000多亿,实际上也是一个九点几的比例构成。另外还有一个5000亿的行业就是我们的商业里面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这个也是经济总量,虽然以前有影响,但是它的体量也有5000多亿。我们要心中有数,这样抓工作也就有套路,或者说脚底下也就有数,这个数就是心中有数。能够在为数据需求者服务上做得更充分,也更能够找到经济的方向,在它的长项和短项当中怎么去维护,怎么去保持,确保我们“十四五”的开局确实能够起好步,这也是作为一名统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和使命。
撰 稿丨方晓茸
拍 摄丨袁思杰 肖航
节目制作丨袁思杰
实习记者丨王仪 古瑞浩澜 黄颖杭 吴映茹 刘一同
配 音丨洪凯宁
海报设计丨古瑞浩澜
监 制丨方晓茸 向秀芳
编 辑丨袁思杰 李群
本期编辑 陈思 实习生 彭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