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工智能的春天来了 应用落地进入“深水区”

快报
2021
07/28
08:33
亚设网
分享

香港创科局在2017年12月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蓝图》提出多项建议,其中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及其他新兴科技将香港构建成智慧城市。

两只憨态可掬的“机器狗”即将出现在香港的丛山峻岭间。

香港地形陡峭,超过60%土地为天然山坡,易受暴雨和台风侵袭,雨季时山泥倾泻时有发生。根据过往数据,每年香港有大约300宗的山泥倾泻。为此,香港土力工程处近日宣布,引入两台四足机械狗“SPOT”,代替工程人员在山泥倾泻发生后,到达高风险环境视察和收集数据,分析山泥倾泻原因和评估风险等。据了解,除了紧急服务,身穿黄色外套的机械狗亦可以应用于岩洞和隧道挖掘等,减低工程人员进行有关工作的风险。

机器狗的引入是香港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本地应用的一个缩影。“香港拥有数所全球知名的高校,AI原创研发和创新香港有目共睹,但同时香港应用落地确实是有很大差距。”香港人工智能学与机器人学会创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柳崎峰感叹道。

人工智能技术被类比为19世纪的电力技术和20世纪的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近几年发展迅速,被大量运用到各行各业中。

香港在人工智能发展拥有独特优势,因此香港特区政府将人工智能定为重点科技范畴之一。香港创科局在2017年12月公布的《香港智慧城市蓝图》提出多项建议,其中包括利用人工智能及其他新兴科技将香港构建成智慧城市。在2018-2019年度财政预算案,港府将人工智能连同金融科技、智慧城市和生物科技同列为香港具有发展优势的四大范畴。

香港的高等院校在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研究成绩显著,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获得全球认可及肯定。美国史丹福大学于2021年发表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香港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的文章的影响力,学术界及业界评分为全球第二,足以证明香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实力。香港本地亦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工智能创科企业,例如商汤科技、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等。

然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及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曾做过一项调查,针对教育、医疗、制造业及金融业访问了228家企业代表,调查数据显示,46%受访者认为其企业在技术应用正循序向前,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技术应用发展步伐缓慢。

对于香港如何能搭上人工智能发展的“顺风车”,柳崎峰表示,“把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优势留在香港,抓住上市融资这个环节。如果将人工智能比喻成一条绳子,抓住了核心机制的创新,又抓住了企业上市这两个点,你就把整条绳子拎起来,香港独一无二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由农业AI向多产业赋能的“有机增长”

事实上,内地多家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已经将目光投向了香港。

智能农业解决方案供应商丰疆智能参加了香港科技园公司的ELITE计划,借助配对资助模式,在香港加强研发工作,为香港现代化都市的不同产业智能化提升赋能。在丰疆智能创始人吴迪看来,香港人口老龄化趋势是不可避免的,但其中亦蕴藏巨大的机遇,“香港也可以享受深圳的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同时作为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香港的人才非常专业,更国际化,对深圳很多企业的国际化也有很大的推动。”

吴迪自称为“非典型CEO”,他曾先后在数个行业领先的公司任职,如相机公司哈苏、无人机龙头大疆等。在大众眼中,充满神秘色彩的人工智能似乎离日常生活很遥远,是一项很高深莫测的技术,“很多时候给大家一个误解,好像人工智能创造了一个行业。人工智能是一个工具,就像家里的一把螺丝刀。你发现并不能颠覆这个行业,你要想做这个行业,就要踏踏实实地变成这个行业的一员。”

丰疆智能成立于2017年12月,主要为农业提供智能化和数字化解决方案,设有农业、畜牧、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等业务板块。其中,农业机器人涉及“耕、种、管、收”4个环节。丰疆智能与合作方共同研发包括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和植保机在内的全程化无人农机解决方案。

吴迪认为,作为AI初创企业,必须了解自己的优势才能取长补短,才能在行业中突围,“我们的优势在于电子、软件这些东西。我们要更多地跟现有的农机企业合作,他们更擅长做机械,更擅长做整机的销售、服务,我们可能更多地适合做电子类的产品。”

毋庸置疑,随着AI技术的优化升级,真正实现大规模落地仍面对诸多挑战,曾一涌而上的投资者们亦开始逐渐冷静下来。以农业赛道为例,“农业的迭代周期长,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它并不像消费类to C就是能快速增长,投资人都看到了,所以,资本其实依然比较谨慎。不过,这几年大家认识到农业的战略意义,以及智慧农业的前景,因此吸引了更多资本来投一些行业的中小公司,但是我觉得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谨慎。”吴迪坦言。

与互联网企业的“砸钱获客”模式相比,在吴迪眼中,“我不认为这个行业是一个快速烧钱的行业。还是要把企业自己的基本功打好,就是追求一个有机的增长。”吴迪亦感谢香港投资推广署一直为丰疆智能提供专业意见及支持服务,除代为联络介绍对其业务有推动作用的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组织,如香港建造业议会外,亦协助丰疆智能参与建筑业有关的政府资助计划。

建造业“智慧施工”

香港地少人多,地势起伏,以每平方公尺计算,是世界上高楼大厦密度最高的地方。建造业一直以来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随着工程量持续增长,香港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宁指出,香港建造业面对安全及生产力增长的挑战。创新科技如建筑机器人,能处理高风险的工序,使工程更安全;同时亦减少建筑工人的劳动时间和负重机会,提高工艺质量和一致性以提高生产力。

为此,香港建造业议会近年来大力推动业界积极采用新科技应用,例如在MiC(“组装合成”建筑方法),并在多个工程项目运用BIM(建筑信息模拟)技术,采纳机器人并与大数据和尖端5G技术相结合,为建筑工程带来附加值。

2018年,香港发展局拨款10亿港元成立建造业创新及科技基金(CITF),旨在鼓励广泛采用创新建筑方法及科技,促进生产力、提高建造质素、改善工地安全及提升环保效益。CITF以基金配对的形式运行,业界如果购买或应用新科技,可获政府70%的采购额资助,如应用本地发明补贴比例更可高达75%。

香港建造业议会作为CITF的执行伙伴,负责基金的审核。截至今年6月底,基金共收到2564份申请,已批准1909份,审核通过的资助额达到4.67亿港元。涵盖754间机构受惠,其中1.8亿港元涉及创新技术。

据郑定宁介绍,CITF推出两年多来,对建造业界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纳新科技的推动效果十分明显。在科技应用的受惠机构中,150家主要承建商及446个分包商主要申请购置机器及设备, 而140个顾问公司主要申请BIM软件及课程。“在整体736家受惠机构中,424间为中小企业,如果没有政府资助,很多中小企业未必有动力采用新科技,未必愿意尝试采用新科技。”

除了安全及生产力增长的挑战,香港建造业还要面对劳动力老龄化。根据建造业议会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21年6月,目前香港注册建造业工人有57.5万人,年届50岁或以上的建筑工人超过25万人,占建筑业工人总数约44%,老龄化比率甚高;与此同时,年届30岁或以下有约8万人,占比少于14%,工人年龄结构成“倒金字塔”,整体工人平均年龄为46岁。

在郑定宁看来,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创新科技,有助于提升香港建造业整体的生产力和安全性,“机器人在土木工程、烧焊、管道铺设、外墙维修等方面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在密闭环境施工可以更多利用机器人,解决行业面对的挑战。例如,在香港挖掘隧道时有很多暗渠,大量管道维修保养,以及在楼宇建筑方面,可以现场用机器人,比如批荡及油漆,这些作业范围大、工序重复,都可考虑采用机器人。”

截至今年6月,包括焊接机器人、多功能拆卸机器人等9项科技被纳入预先批核名单。目前三个预先批核名单共包括BIM软件、BIM课程及先进建筑科技共535项产品。业界申请采用该名单上的产品,可将审批时间大大缩短至30日。

由于香港人口密度高,铜锣湾、中环等核心行业区的摩天大楼高度密集,土木工程、建造业在高空作业面对更多挑战,吸引众多的高科技企业一试身手。AI作为一个工具,因此亦具备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据了解,建筑机器人、智慧施工也是丰疆未来横向拓展的一个方向,吴迪表示:“香港聚集了很多老牌的地产商和一流的建筑商,是我们出海的桥头堡。”

香港亦是丰疆其他产品“走出去”的第一站。丰疆智能凭借自己在软件SaaS平台能力、卫星高精度定位,大型机械自动化建模和AI技术的积累,得以快速切入工程机械智能化以及数字化施工领域。公司先行完成产品化的挖掘机智能引导套件已开始全球化推广,目前已陆续在日本、澳大利亚、英国、保加利亚等国落地使用。

人工智能清洁消毒机器人大显身手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面对史无前例的公共卫生危机。旅游业陷入冰封,消费者被迫留在本地进行消闲及娱乐活动。对公共场所引进更安全、先进的清洁消毒措施的需求亦明显增加。

为此,今年3月底,日本软银机器人(Soft Bank Robotics)与铠耀环境卫生科技首次联合推出适用于商业场所的二合一人工智能清洁及消毒机器人——WhizGambit,这款机器人结合了软银的“Whiz”人工智能清洁机器人,以及铠耀的“Gambit”专业消毒装置。

一项调查显示,亚洲消费者对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要求更高。超过85%受访者认为,采用高科技清洁消毒方式有助他们重拾对公共卫生安全的信心,其中一个可行的方案是清洁消毒机器人。

事实证明,WhizGambit在推出短短几个月,销量节节攀升,“虽然现在疫情还在,但大家的心态比以前好了很多,大众比以前更频繁去洗手和消毒。无论是酒店还是办公室,都更强调员工或顾客的身体健康。”软银机器人香港销售总监叶镇涛表示。

叶镇涛认为,虽然香港自身的市场体量不大,但可以作为一个全球的市场推广(marketing)中心,将香港成功的案例迅速复制到全球其他市场,“对于海外的科技公司而言,香港是一个理想的平台,可以连接起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外的公司,因为他们是看很多长线的科研技术。”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及香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发起一项问卷调查,得到138家智能技术方案提供者的回馈,结果显示,大部分的智能技术方案供应给本地及国内客户,分别占客户市场的43%及35%,也有部分的方案出口到亚洲及全球其他市场。

疫情期间服务机器人快速“上岗”大展身手,为医院配送医疗物资、给隔离酒店的客人递送食物、在公共场所自动测温和消杀。Rice Robotics小型机械人的身影活跃在香港尖沙咀的打卡新地标K11 Musea。香港本地龙头商业集团新世界亦表示,会再引入60部消毒机器人,供旗下机构使用。

作为香港本地初创企业,Rice Robotics于2020年12月底入选新世界集团初创加速计划Impact Kommons,这是香港首个集送餐、消毒、巡逻等多功能的港产机器人。除常见于K11 MUSEA应用的四部消毒机械人Jasmine外,集团旗下的甲级办公楼K11 ATELIER亦引入了机器人Rice,为租户送递餐饮食品,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近年来,新世界积极利用创新科技打造生态圈,在住宅、零售、质量检测等领域提高数字化和智能化运用的力量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与产业链价值。

新世界发展开发创新平台助理总经理黄振南介绍,Impact Kommons创立的初心就是想为初创企业提供资源,“我们会给予很多支持,例如请来行业专家帮助初创企业的发展,亦会提供实际的场景给初创公司,帮助初创企业大大缩短商业化的周期以及提升成功率。”

(实习生孙祎雯对此文亦有贡献)

(作者:朱丽娜 编辑:李艳霞)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