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 | 个人信用卡记录,可以被频繁查询吗?

快报
2021
08/02
22:32
亚设网
分享

请点击上方关注,点击下方“在看”

案例故事

征信报告频被查导致无法办理信用卡

2018年11月27日,赵某致电人民银行某中心支行投诉反映:其到A银行办理信用卡,但因信用状况不佳,A银行拒绝为其办理。后陈某前往人民银行打印了个人信用报告,信用报告显示:2018年5月至10月,B银行以“贷后管理”为由查询了其个人征信记录12次,赵某本人查询了自身征信记录8次。赵某认为,是B银行的原因造成征信报告被频繁查询,B银行应当承担频繁查询信用报告给其造成的损失。

经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进一步调查核实,赵某反映情况属实。2018年5月,赵某在B银行贷款扣款日是有足够存款待扣的,但B银行误将此次还款列为逾期。后在征信异议期间,B银行工作人员以“贷后管理”为由12次查询其个人征信记录变化情况,赵某本人也进行了8次个人查询,直到10月征信系统数据更新。B银行接到人民银行的转办投诉后,就频繁查询赵某信用报告一事进行了解释,向赵某道歉并出具了查询原因的书面说明材料。

法律分析

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1.《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征信机构应当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其提供信息的准确性。”本案例中,B银行由于操作上的失误,未在扣款日余额足够的情况下成功扣款,而将此列入逾期,没有保障录入征信系统的信息的准确性。

2.《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本案例中,B银行存在过错,赵某依法向B银行提出了信用异议,合理地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3.《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本案例中,由于B银行的原因频繁查询信用报告,由此影响了赵某在其他银行办理信用卡,赵某向人民银行反映了情况,进一步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4.《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中, B银行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导致赵某产生逾期信息,继而被频繁查询信用报告,造成赵某无法办理其他银行信用卡,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案例启示

金融机构在向征信系统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数据时应当坚持严肃性

1.在经济生活中,个人信用记录的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成为银行等机构考察个人信用状况的主要参考依据和办理各种个人贷款和信用卡的决定因素,银行通常以此来判断个人未来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金融机构在向征信系统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数据时应当坚持严肃性,确保个人征信记录的客观真实、完整全面。出现错误、遗漏信息时应按照异议处理程序及时进行更正,确保个人征信记录的真实性、权威性。

2.建议系统查询原因设置应该进一步规范、细化,方便信息使用者参考。征信记录是信息使用者判断个人信用状况的参考依据,银行机构不同产品对个人信用最高查询次数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情况下,查询次数越多说明个人信贷需求越强烈,但查询报告显示为同一机构多次以“贷后管理”为由进行查询,不能客观反映查询目的和真实原因,或将导致其他信息使用者对个人信用状况产生误解,影响个人正常办理金融业务。

互动问答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点击阅读原文可浏览上期精彩内容,答案将于明天在本文的留言处揭晓

(本文供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本文互动策划:重庆银行消保部 罗帅 鲜娇蕾)

 

阅读更多“网点晨会例会·消保三分钟”栏目“征信”有关案例,可点击以下文章:

征信 | 办理商场联名信用卡欠缴年费,当心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征信 | 消费者称因抑郁症未能及时还款,银行应该消除其不良记录吗?征信 | 如何理解信用卡还款的“容时服务”?

征信 | 信用卡已销户,为何还产生不良信用记录

征信 | 银行获得客户的授权同意书照片,可以查询征信信息吗?

征信 | 客户收不到信用卡还款短信导致逾期,银行应该负责吗?

征信 | 手机转账还房贷自动退回导致逾期,是谁的责任?

征信 | 办理贷款后借记卡被交给同伴,产生征信纠纷怎么办?

征信 | 办了信用卡后,换手机号码要及时通知发卡行

征信 | 有了不良征信记录,如何消除影响?

征信 | 被人冒名办卡,且出现不良征信怎么办?

征信 | 十余年前的车贷又起纠纷,意外欠款失信该怎么处理?

征信 | 办理多笔个人消费贷要一一偿还,莫让征信出了岔

征信 | 因参与新冠病毒研究耽误还款怎么办?疫情异议投诉绿色通道了解一下

微信征稿启事

《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由中国银保监会主管、中国银行业协会主办,是目前唯一一本带有全行业性质的公开刊物,是沟通监管部门和机构的纽带,是行业交流的平台,也是社会了解银行业的窗口。目前《中国银行业》杂志微信公众号已开通征稿邮箱,面向广大读者征稿。我们期待您的稿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银行业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