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追高还是抄底,这是一个问题。
在新能源的各条战线上,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快速上涨的细分领域,比如锂电、光伏,万一追高遇到回调,那就难受了。所以很自然地,会有投资者想要抄底低估值的细分领域。
风电就是新能源中的低估值洼地。
市场给光伏的估值,大致是40~60倍市盈率,而风电的市盈率通常不到20倍。按照低买高卖的常识,买低估值的风电,是相对安全的。但凡事都得辩证地看。市场敢给光伏高估值,表明资金认可未来的景气度,所以先下手为强。而风电的低估值,往往暗示着资金对其“钱途”的怀疑。
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光伏大年的2020年,同样也是风电的大年。去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量达到52GW,是2019年的两倍,而且还刷新了各国新增风电装机的历史记录。
表面上看,这是好兆头。然而,其背后的成因,却让投资者感到担忧。简单来说,装机量猛增是抢装潮的结果,而抢装潮给行业增加了赌的成分。根据2019年出台的《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8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如果2020年底前仍未并网的,将不再享受补贴。这也难怪,去年12月风电并网的装机量,可以用拔地而起来形容。
图片来源:兴业证券(601377,股吧)经济与金融研究院
闹了半天,抢装原来是为了赶上补贴的末班车。这不由得让人想起锂电、光伏几年前“骗补”的乱象。所以,投资者才会质疑风电景气度的持续性,也就只肯给较低的估值。
明白这些信息,关乎正确抄底。实际上,真正的底不是股价的底,而是基本面的底。如果风电的未来能像今天的光伏一样,那么抢装潮只是透支一小部分前景,大好的“钱途”仍旧可期。
本轮光伏行情之所以爆发,标志性事件是平价上网。而平价上网最大的推手,是光伏上游整体成本的不断下降。这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尽管内部矛盾在所难免,但身处一条船上,彼此并非真正的敌人。
风电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下游运营商和上游设备商。在陆上风电造价成本中,风机占比45%,塔筒占比13%。也就是说,上游关键设备占总成本中的一半以上。这便是类似于锂电、光伏上游躺赢的套路。
图片来源:德邦证券
去年的抢装潮,的确直接利好上游设备商的业绩。然而,拔苗助长式的抢装,终于在今年结出了苦果。以最重要的风机为例,具体的表现有2方面:
1
风机价格创下历史新低。根据相关数据,今年一季度的风机投标价,从去年同期的每千瓦4000元,跌到不足3000元,同比跌幅超过25%。而且价格战的苗头也若隐若现。比如在今年春季的2021风电发展论坛会议上,就有行业协会代表呼吁设备设备商坚守底线,理性竞争;
2
去年下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一步压缩了设备商的利润空间。即便是风机龙头的毛利率,也已经不足15%了。
更可怕的是,如果抢装潮透支了未来的需求,那么需求的断崖式下跌,对于上游设备商来说,无异于按下了核按钮。所以,今年风电项目的招标情况,就显得格外关键。
好在实际情况是超预期的。今年一季度的风机招标量,达到了15.82GW,也就是一个季度顶去年的半年,而且还是近5年一季度的最好水平。这意味着,上游成本下降,的确让下游尝到了甜头。
图片来源:德邦证券
如此一来,风电上下游的业绩,将会反转。去年抢装时,上游好过下游;今年抢装结束,下游将好过上游。
由此形成的投资策略是先下游、后上游。下游的利好,除了设备成本降低之外,至少还有2方面:
1
风电的增长潜力被低估,未来的增量丝毫不弱于光伏。根据相关研究,预计在2025年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当中,风电(994 TWh)甚至会超过光伏(788 TWh);
2
风电之前因为输出功率不稳定,电力不能全部上网(也就是弃风),而被称为垃圾电。但随着储能电池的成熟,弃风现象将得到缓解,风电的整体效率提升。
图片来源:德邦证券
下游真正的繁荣了,就不愁上游不景气。不过在节奏上,短期内见到财务指标增长的,很可能是下游,而上游则是先重塑格局(比如通过价格战的方式),而后再体现到财务指标上。
就现状而言,对于上游首先要看行业格局。行业集中度高的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将享受行业格局带来的估值溢价。行业格局最好的3个细分领域如下:
1
主轴。行业第一和第二(以下简称top 2)的市占率合计64%;
2
海底电缆。top 2市占率合计58%;
3
变流器。top 2市占率合计49%。
图片来源:德邦证券
(关注公众号,在对话框回复“风电”,看看有哪些可以关注)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风电下游运营商,还是上游设备商,主基调都是抄底。既然要抄底,那先要看到底。市场有时是不讲道理的,明明基本面见底了,但股价在地板下面还有地下室。
避免抄底抄在半山腰的对策有两个。
在下跌过程中少量多次地买入,也就一般意义上的抄底,但前提是对于行业基本面有深刻的理解,需要在市场出现分歧的时候选边站;
等待股价形成底部区间之后,在突破的时候进场,而这其实是一种追高,让出一部分盈利空间,来确保自己站在大多数一边。
追高还是抄底,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和个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