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张晓翀)海关周六公布数据显示,7月我国出口连续14个月保持正增长,同时进口增速保持相对高增长,但动能边际有所放缓,贸易顺差创近6个月新高。市场人士表示,未来我国或面临进出口增速放缓但高顺差延续态势。
海关数据显示,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08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出口2,8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3%;进口2,2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8.1%。贸易顺差为565.9亿美元。财联社近日“C50风向指数”调查显示,市场预计7月出口同比增速18.3%;进口同比增速31.3%;贸易顺差504.4亿美元。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我国外贸月度进出口已连续保持了14个月的正增长。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有力促进了进口快速增长。此外,全球经济逐渐复苏提振了国际贸易需求,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表示,由于大宗商品价格见顶回落态势渐显,我国未来贸易条件将改善,未来或面临进出口增速放缓但高顺差延续态势,造成工业活跃度稳中偏弱态势,外贸继续对经济增长有支持作用。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境外产能修复过程还会持续,加之上年基数持续抬升,预计8月出口增速会进一步降至15%左右;下半年出口增速会出现回落势头,进口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海外持续复产下,出口增速回落
数据显示,剔除基数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7月出口两年复合增速为12.9%,低于6月的15.1%及2季度的14.2%。主要商品出口中,资本品和中间品增速改善,纺织纱线、医疗仪器等防疫物资两年增速由8.7%、25.3%下降到8.1%、24.7%,消费品多数出口增速回落。
分国别来看,7月我国对欧盟和日本两年复合增速分别由9.9%、6.2%回落至6.4%、5.1%;对美国增速由9.3%上升至13.0%。新兴市场方面,我国对拉美、东盟、非洲出口两年复合增速分别由23.7%、16.3%、20.3%回落至19.4%、14.3%、11.7%。
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指出,7月出口回落,与海外推进复工复产下,供需缺口收敛有关。未来一段时间,外需对经济的拉动趋逐步走弱,需留意出口和地产两大动能走弱下,经济或有加速回落的风险。
东吴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艺原对财联社表示,三季度我国出口将继续面临外需动能边际减弱的压力。随着海外供需缺口进一步修复、美国失业救助金发放到期,资本品、中间品外需将超过消费品,成为后续出口的主导力量。
大宗商品价格维持高位对出口依有支撑
数据显示剔除基数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7月进口两年复合增速为12.8%,低于6月的18.8%。主要进口商品中,铁矿石、钢材、纸浆等原材料两年复合增速分别由6月的51.3%、23.1%、7.2%回落到34.6%、13.9%、3.2%。
红塔证券宏观分析师孙永乐认为,7月中国主要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依旧维持高位对出口形成支撑。因为基数等原因,预计后续大宗商品价格依旧会对进口形成支撑。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财联社表示,7月进口增速的利空因素包括7月制造业PMI持续下行,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但是大宗商品指数当月同比依旧位于高位,在价格方面继续支撑进口增速,且2020年同期基数下行对进口增速同样形成支撑。
王青认为,预计短期内价格因素将继续对进口金额增速产生显著正向贡献。8月进口需求仍将边际减弱,PMI进口指数料将连续第3个月落于荣枯线以下。预计8月进口金额同比增速将回落至18%左右。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