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rey
编辑|Ray
昨天一早,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和微博都被一条爆炸性新闻霸占了:一个阿里的女员工用近万字控诉了自己在台风期间被领导要求出差、被灌酒、随后被客户猥亵的经历,期间领导多次进入该员工酒店房间,涉嫌性侵。
图/网络
一时间舆论哗然——7月27日,这名女员工被灌酒性侵。7月28日她在第一时间报警,并通过公司内HR及领导等合理渠道进行维权,至今仍无结果。直至8月8日凌晨,发酵的舆论才让阿里CEO张勇亲自出来发声。所有的“震惊、气氛、羞愧”,来得都太晚了些。关于阿里“破冰文化”和其它对女性员工的不友好传闻也随之发酵。
「潮汐商业评论」相信此事在公安机关的介入下终会有公论。但此时此刻,「潮汐商业评论」更关心还有多少曾经受到类似不公待遇的“大厂女工”们。她们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姐妹、女儿、恋人,在“独立女性”、“女强人”的光环下,她们还有哪些难以启齿的故事?
是频发的“花边新闻”,
还是血淋淋的“犯罪”?
“出差女员工被灌酒性侵”事件,是近年来阿里第二次以并不光彩的方“出圈”。而在此之前,阿里上一次“火”,是因为高管蒋凡的出轨事件。两件事在部分人看来似乎都是“桃色新闻”,但在本质上,蒋凡出轨网红尚属于道德被批判的范畴,不涉及法律底线。但此次性侵事件,若属实,已经是“血淋淋”的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们难以想象在法律的白纸黑字下,阿里的各级部门是如何能够一忍再忍、一拖再拖,让这位姑娘反复得到让人心寒的答案。我们更无从知晓,当她鼓起勇气在食堂发传单被保安推搡、驱赶,甚至被扬言要报警赶走她时,这种极端的绝望和坚强是怎样一种心情。
图/pexels
职场性侵、或性骚扰事件从来也不属于少数人——2018年9月2日,网传京东CEO刘强东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因涉嫌性侵女大学生被捕。尽管后来警方宣布决定不予起诉,但刘强东本人作为一个丈夫和一个父亲,在酒桌后与女学生发生性关系仍然是不争的事实。无独有偶,今年4月网易HR被传出发布“下药朋友圈”,在招聘信息中称“可以帮忙撩女同事”,甚至可以“帮忙下药”。
“当一只蟑螂出现时,背后可能已经有千万只蟑螂”。如果没有看到相关数据,我们可能难以想象职场中的性骚扰和性侵事件有多么普遍。根据非政府组织(NGO)2020年的调查发现,中国高达66.5%的人遭遇过职场性骚扰。其中,70.8%女性遭遇过职场性骚扰。由于自身的困扰、企业文化的不透明和沟通机制的不畅,大多数女性员工选择了忍让,只有不到20%的受害者选择报警。
她们能顶“半边天”,
却得不到相应的报酬
由于产业和技术红利,互联网大厂人在“打工人”中始终是高薪的代表。但即便是赚得比传统行业更多,在大厂中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之间还是有一道看不见的薪资鸿沟。如在Facebook,女性员工的年收入就要比男员工低平均1.7万美元;PayPal的女性年收入比男性低1.2万美元;苹果、甲骨文公司等的女性员工年收入也和男性员工有着超过1万元的差距。而在国内,不同性别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据《2020互联网人才招聘白皮书》,有17.1%的企业HR认为自己的男性员工薪酬更高,这个数据是认为女性员工薪酬更高的HR人数的14.25倍。
图/pexels
早在建国之初,“妇女能顶半边天”就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也明确规定男女“同工同酬”。但即便是在以平等透明为主流文化的互联网企业,男女薪酬差异依然存在。甚至对于一部分女性员工来说,想要迈进大厂的门,都要比男性员工更难:招聘时被明确歧视性别,追问婚育状况甚至生育计划,都是一些企业招聘的常态。甚至有岗位在职位描述中就会被标注“男性优先”的字样,完全不考虑具有同样能力的女性员工完全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更加压抑的是,即便进入了大厂,婚育计划也随时会让女性失去竞争力。如在2016年9月,央视在节目中拍摄了刘强东副总裁杜爽的对话:一边是杜爽告知老板怀孕时的小心翼翼,说自己“不会耽误工作”;另一边是刘强东关心的一句“给兄弟们一点机会”。对话发生了9个月后,杜爽从京东办理离职,长达8年的京东生涯就此结束。高管尚且如此,普通女性员工在怀孕后被边缘化、甚至被变相劝退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即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小心翼翼平衡着事业和家庭,女性晋升通道依旧狭窄:在高层管理人员中,男性比例高达81.3%,而女性仅有18.7%。在公司遭遇危机时,部分企业也会优先将裁员大刀砍向女性员工,如京东就曾传出拟先裁未婚未育女性。
图/网络
此外,作为职场妈妈,大厂女工们还需要忍受着并不友好的环境和设施。据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和母乳喂养大本营的调查数据,中国有93%的妈妈所在公司没有专用哺乳室。她们中有57%利用办公室、储藏间或者会议室等临时场所挤奶,而47%则只能在卫生间挤奶。在996忙碌的工作中,原本是法律规定应该享有的产假、哺乳假也成为了一种奢望。一旦她们将精力投入到家庭和孩子,就会被诟病“工作不饱和”、“不投入”。
大厂们有着光鲜亮丽的办公室,但却无法为背奶的妈妈准备一个安静、舒适的步入间;能为用户创造出方便快捷的产品,却在女性员工权益受损时反应慢半拍;倡导无障碍、透明化的企业文化,却为女性员工们设置无形的薪资、晋升屏障。试问这样一个地方,还能不能成为职场女性们追梦的地方?
如果你也曾有职场中遭遇性别歧视的经历,「潮汐商业评论」欢迎你评论或私信说出你的困扰。一个人的声音或许微弱,但只要我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一定可以改变现状。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潮汐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