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这是近两年来,字节跳动最大的底层焦虑。
无论是对游戏公司的收购,还是对教育的巨额投入,抑或是最近抖音拓展出的外卖业务,这家公司一切高举高打的行为举措,都可以追溯到这一元命题。
8月5日,教育这条腿断了。
01 要关注未来
没有人会对字节跳动教育部门(大力教育)的大裁员感到奇怪。
“双减”政策这块巨石投入池水后,涟漪一定会波及到每一家待在水里的企业。
7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给出了最高指示,一则《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整个教培行业进行了重新定义。
双减新政规定,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瓜瓜龙、你拍一、清北网校),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士开展培训活动(GOGOKID),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许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
一项又一项的禁令,刀刀砍在的大力教育的命门上。
不过,由于字节跳动对“大教育赛道”的通盘布局,眼下仍有一些部门在“双减”的打击范围之外。
此前,大力教育的CEO陈林曾表示:“大力教育”专注于“大教育”领域,深耕教育服务的所有场景、赋能教育生态中的所有参与者。
因此,在大力教育的版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除了pre-K、K12之外,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智能教育硬件、成人教育等领域,该企业也均有布局。
而上述部门在这场裁员风暴中也确实是幸存了下来,目前并没有传出裁员消息。
清北网校部门中,许多人开始转向了支持 AI 互动课程的研发,据说这将是大力教育接下来在中小学阶段的重点。
面向成人教育的学习平台学浪,则需要在8月份继续保持周末加班,就在一个月前,字节跳动才刚刚宣布取消大小周制度。
从这些细节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的是,大力教育目前并没有放(zhi)弃(sun)的意图,而是希望通过断腕、转型的方式,在双减政策没有禁止的剩余空间里,继续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奋力拼搏。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
关于该新闻,赔偿情况(N+2)和字节教育的过往总结(亏损百亿)等,许多稿件都有着非常详尽的总结。
因此,本文的重点更希望放在民营企业与教育板块的未来。
“未来要去哪里?”
“未来会怎么走?”
02 主逻辑:公益本质
说起来,最近的许多舆论,总是在过度渲染当局对教培机构的打压,大有寸草不生,连根拔起的架势。
香港会谈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媒体依然没什么长进,年轻人听风就是雨,总想搞一些大新闻。
所以说,还是要多学习一个。
双减新规原文很容易就能搜到,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不是不让搞培训,更不是不让搞教育,而是“坚持校外培训的公益属性”,仅仅是不让资本搞教育而已。
对现有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国家也没说就马上要一刀切,而说“对已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并按标准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标准,当然还是前面说的“杜绝教育资本化”。
这当然是明智的。
关于资本和教育的不兼容性,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中曾总结过:
资本的竞争属性,效率追求,逐利天性,与教育的成果非标,从业模式,公平诉求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本质矛盾,此处不过多展开。(详见:教育市场化结束了)
重点在于,当各界清楚认识到“校外教育=公益”的时候,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就瞬间得到了解释。
比如以下几个问题:
公益的第一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赚钱)
做公益能对相关主体带来什么好处?(品牌形象,政府关系,社会责任,企业认同感与凝聚力etc.)
做公益到底能不能赚钱?(当然)
回到大力教育。
从立项目标(独立上市)到人员构成(职业经理人)再到战略打法(三年不盈利,每年百亿元,初步计划连续投放五年),无一不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逻辑。
从盈利组织到非盈利公益组织之间,其中的转型难度是跨物种的转变,非大破不能大立。
03 次逻辑:生产力即正义
如果说公益本质是主逻辑,那么关于教辅工具属性的探讨,则是更浅层,但更丰富,且更多人关注的次级路径。
包括猿辅导,作业帮等许多科技圈的创业者切入教育赛道的最初抓手,其实就是AI辅助、互联网信息优势、智能硬件等一系列科技工具。
网易创始人丁磊对教育的进一步关注,来自于2018年中青报的一篇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
报道中,通过一个简单的直播技术,200多所贫困地区的学校就能和著名的成都一中的学生一起接受师资教育。
猿辅导发家得益于“题库”。
据报道,该团队在早期一共做了60万道题,平均每套题有8个人来确定答案,极大改善了彼时网络题库中“答案错误,答不对题”的状况。
再比如大力教育中尚未被裁的智能硬件部门,智能台灯采用了手术室中的无影灯的设计,保护学生视力。双摄像头可以同时拍到学生正面和作业桌面,保障家长的远程辅导陪伴。
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就是来自于对生产工具的不断利用,难不成轮到了教育,这一点就失灵了?
从眼下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力教育很有可能会在未来分化为两大阵营。
一方沿用过去的教培资本化逻辑,在成人教育(专升本,在职研究生等)和素质教育(体育,艺术,戏剧等)的赛道上,持续发力。
这一阵营的逻辑是“学生们减负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和精神世界要进一步丰富了→K12被打压,利好非学科类教育”。
实则该阵营在赌的是,经济水平的持续繁荣,社会流动性健康,全民焦虑感大幅下降,民间幸福感的极大提升和竞争意识的全面淡化。
此外,短期来看,所有的校外教培机构为了自救,都将大幅涌入这两个赛道,供给过剩的情况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另一个阵营则是深入挖掘科技赋能,这很有可能也是字节创始人张一鸣的初衷。
一年前,张一鸣曾在8周年的全员信中写道:
教育对激发人的潜力非常关键。最近在线辅导市场非常热,很多人问我公司的业务进展。我其实不焦虑,有耐心,我觉得现在还是很早期,教育业务必须有更根本的创新,当然前提是我们有更深刻的认知。
这里的根本创新,一定不是指“网课模式”:简单把线下课堂搬到线上,一块屏幕改变命运;
不是指“题库”:简单进行海量信息的汇总和查询服务;
可能是指“AI互动”:AI通过图像视觉能力、语音和语义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完成听音,跟读,发音矫正等内容,同时达成全面“1对1”的教学目标;
我个人认为,最有可能是指“教育元宇宙”:通过硬件与软件的相结合,通过学校,家庭,公共场所教育场景的全覆盖,通过学生数据的全面收集,进而产生个性化管家式的教育助手,针对性的生成阶段汇报,能力数值,针对特训,乃至全国排名。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程度的“元宇宙”,主导者会是谁呢?数据安全又应该是什么级别呢?
回头再看,张一鸣所谓的“根本创新”,既是技术人的单纯,也是资本家的傲慢。
04 两杯毒酒
关于“教育工具”的政策态度,我们从新规原文中可以提炼到的有两处。
1、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教育部门要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利用国家和各地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以及优质学校网络平台,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这是基调性的政策。
说明国家非常清楚并且认可科技工具对教育本身的促进作用。
2、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
相比于上一段独自占了一小节来进行阐述,这一规定只用了一句话来带过。
然而,在后续的发酵影响上,“拍照搜题”的纷纷下架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并有不少人对此表达了不理解、不满的负面情绪。
本着“生产力即正义”的总原则,一开始我也倾向于认为“工具没有对错”。
但经过实际调查后,我发现实际情况远比我想象中复杂。
小卡是我的远房表弟,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高考成绩为636分。
四线城市,普通家庭,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无法对其学业提供有效助力。
如果说“双减”政策到底要惠及谁?那么我想,小卡一定是政策和民间都可以接受的样本代表。
以下是他以及身边同学的实际反馈。
“主要使用的是作业帮和小猿搜题。一想到它们,脑子里最先想到的是‘抄作业答案’,自己主动去寻求知识的情况很少。”
“老师遇到有争议的题可能会用一下,但我们发现很多题它给出的答案及解题思路是不对的。”
“我认为禁止该功能确实是利大于弊的。自制力高的同学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但对自制力差的同学,它就是完成作业的捷径,会让他们依赖上不做作业,直接抄。”
通过进一步交流,我还发现了以下几个增量信息。
1、对学生而言,现有的课辅资料,本身附带的答案其实是够用的,这与我们印象中的情形一致。
2、真正的痛点并不是找不到答案,而是答案中会“涉及你不了解的知识点”。
这一痛点,无论是拍照搜题还是课辅资料本身,都无法很好地解决,只能更多依赖于跟老师和同学的交流。
3、“拍照搜题”的差异价值,更多还是体现在“难题、偏题、竞赛题”的应用上。
为了这篇稿件,小卡还特地去咨询了班上那几个学习竞赛的同学。
对这类同学来说,“拍照搜题”的价值是比较大的,校方也为他们特别提供了电脑室来查阅资料。
一方面,这种难题无论是身边同学还是校方的师资力量,都不能很好地给予帮助;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竞赛题中会有许多涉及大学知识的模块,高中学校并不能提供相对完整的教学资源。
但就高考的题目范围而言,拍照搜题的功能可替代性强,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增量价值。小卡在不使用该功能的前提下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就是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以上,我们之所以要花费这么大的篇幅来探讨“拍照搜题”这一功能,其实并不是要为该政策本身进行开脱。
更重要的是,我们非常迫切地想要窥探,政策导向对“工具型”产品的态度到底是怎样的?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影响学生独立思考”。
相信这个,我们就有可能相信这只是一个“就事论事”的政策,进而更倾向于认为,在其他的“工具型”产品上,民营企业仍有突围的空间。
那么,就我个人的实际调研结果来看,我认为“拍照搜题”确实对学生群体的总影响是弊大于利的。倘若真的出现可控的,优质的科技教育工具,依然会受到“当局”(注意,不是市场)的鼓励和欢迎。
事实上,一切试图切入教育民营企业,哪怕对自己的定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服务商,你也要首先搞准自己的定位——政府的辅助者。
关于此,本公号在今年2月份的一篇分析文章里,就已经有了精准预言。(科大讯飞(002230,股吧)站在《隆中对》的路口)
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从顶层设计入手,直接深入学校教学获得的学生学习全过程数据,相比于没有这一入口的其他AI教学竞品而言,是无法比拟的优势。
这是行业特性所决定的,做教育不考虑to G能力,就像做“智慧城市”项目却不想和地方政府打交道一样滑稽可笑。
回顾过往,从Tik Tok的“张一跪”风波,到挟舆论向政府施压“用反垄断锤死腾讯”等各种操作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字节to G能力的低幼。
若不能及时改进,恐怕未来也很难在教育领域有所作为。
具体来说,数据安全将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挂在该业务头上,无论是智能硬件还是AI互动课,
“不收集数据,产品难以自我进化,无法产生竞争力”;
“收集数据,立马就怼上政策风险”;
届时终将是两杯毒酒,左右为难。
END
点个在看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琦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