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快报
2021
08/10
10:31
亚设网
分享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000681,股吧)

未来10-15年的趋势预测

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伴随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全球城市群研究与发展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新时代。

自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来,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等重要文件均对此重点提及。

今年初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不断丰富和深化城市群发展研究愈发重要。日前,全球首部城市群地图集——《中国城市群地图集》作为重要成果在第23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公布,“为城市群研究和全球城市化比较研究提供了基准”。

该地图集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教授团队主编,用300多幅地图详细呈现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城市群形成发育的自然和人文变化过程,还原中国城市群近40年的成长轨迹,并进一步预测未来10-15年的发展趋势。

中国城市群有多大?

从全球来看,城市群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承载体,也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竞争的主阵地。世界银行《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报告显示,全球一半的生产活动聚集在仅占大约1.5%的土地面积上。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在中国,城市群同样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城市群地图集》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底,中国城市群以占全国29.12%的面积,集聚了全国75.19%的总人口,创造了全国80.05%的经济总量。

“改革开放初期,正当全球城市群发育经过100多年后进入成熟阶段时,我国城市群的发育才刚刚起步。”方创琳教授分析指出,“中国城市群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80年左右,但成长速度很快,在短短40年时间里拉动中国经济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速度有多快?首先来看空间范围的扩张。

方创琳教授团队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发现,1980~2015年间,中国城市群建设用地从7.38万平方千米扩展至11.86万平方千米,历年平均扩张速度达1.36%,平均每年扩张1280平方千米。

具体而言,中国城市群总建设用地面积在35年间增长比例超过60%。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仍然实现2.3倍扩容,建设用地从1980年6364平方千米扩张至2015年14666平方千米,增量及增速均居全国城市群前列。

到2015年,全国建设用地超1万平方千米的城市群分别为京津冀、长三角、山东半岛、长江中游、哈长城市群,这5个城市群占据全国城市群总建设用地一半以上;建设用地最少的黔中城市群为938平方千米,仅相当于面积最多的京津冀6%左右。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更高的增速体现在市辖区面积上。

数据显示,1980~2016年间,中国城市群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由5439.04平方千米扩大到39624平方千米、增长超7倍,占全国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由67.7%增至75.1%,“表明中国城市群以各城市市辖区为核心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张,城市群形成发育程度和一体化程度逐步提高”。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未来十年,中国城市群还将如何扩张?

据《中国城市群地图集》统计,2016年,中国城市群现状面积为23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24.36%;到2030年的规划面积为279.5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将进一步增至29.12%。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谁的“吸管效应”更强?

空间范围不断向外扩张的同时,城市群内部呈现出高密度集聚、高速度增长和高强度运转特点,形成强大的“吸管效应”。

人口吸引力与聚集度便是这种效应的直接体现。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城市群集聚的人口总量达10.39亿人、城镇人口5.71亿人,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6.6%、72%;人口密度达378.98人/平方千米,是当年全国平均人口密度(144.1人/平方千米)的2.63倍。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其中,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密度最高,2016年达到1095.11人/平方千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5倍,也是全国率先突破1000人/平方千米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居第二位,达到704.35人/平方千米。

天山北坡和呼包鄂榆两个城市群人口密度全国最低,2016年分别为33.73人/平方千米、64.95人/平方千米,呈明显的地广人稀特征。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从历年变化趋势看,中国城市群总人口从1980年5.24亿人增长至2016年的10.39亿人;人口密度在1990~2016年间由298.78人/平方千米增至378.98人/平方千米。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人口总量及密度均增势明显;哈长、中原城市群不仅人口总量在2010~2016年出现明显减少趋势,2016年人口密度已跌出低于1980年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群之间人口密度分化的倾向仍在加重。

另据有关统计,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27市人口密度进一步增至1242人/平方千米、732人/平方千米,分别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5倍、5倍。与此同时,哈长等城市群由于常住人口常年净流出等原因,人口密度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逐步扩大。

重塑经济发展版图

《中国城市群地图集》分析称,随着集聚效应越来越强,城市群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主导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

数据显示,1980~2016年,中国城市群GDP总量从不足10万亿元增至近60万亿元,且历年GDP增速均明显高于全国增速。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从经济密度看,1980~2016年,中国城市群经济密度由不足500万元/平方千米提升至接近2500万元/平方千米。除辽中南城市群2016与2010年基本持平外,其余18个城市群经济密度均呈逐步上升趋势。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到2016年,总面积不足全国三分之一的城市群,创造了全国80.05%的经济总量、91.19%的财政收入,外资占比高达91.23%。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庞大的中国城市群版图上,横亘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绵延数千公里的长江经济带,正成为一条重要的经济地理分界线。

从全国来看,无论人口还是经济,“南重北轻”的趋势在过去近40年里不断加强。占据全国经济半壁江山的长江经济带,则被一些专家视为阻止南北分化加剧的一道重要防线。

“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由‘T’字形转变为‘H’型的重要支撑带和战略扁担带。”《中国城市群地图集》分析指出,

在这条世界上人口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流域经济带上,分布有1个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2个国家级城市群(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3个地区性城市群(江淮、滇中和黔中城市群)。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这些呈“1+2+3”梯度分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占据全国城市群总面积的35.5%。在1980~2016年间,总人口占全国比重由24.5%升至31.5%,GDP更是从0.14万亿元大幅拉升至28.45万亿元,2016年占全国城市群比重达47.8%。

城市群崛起过程中,聚集在长江经济带上的都市圈亦增势喜人。

据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倪鹏飞最新研究分析,如果把合肥、成都、武汉、南昌、重庆、贵阳、昆明、长沙都市圈和长三角都市连绵区这9个都市圈合并统计为长江流域都市圈,那么其下辖城市人口体量2020年达3.67亿,过去10年人口增长率为10.21%、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平均上升15.6名,在23个都市圈中位居顶端。

未来15年城镇化水平预测

大城市群往往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大区域进入世界的枢纽,世界进入该区域的门户,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增长极,也是最具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

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在为《中国城市群地图集》所作序中写道,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空间集聚也不断发展,大城市群和诸多的城市与产业集聚带(区)正在形成。

所谓“枢纽”,交通互联互通是前提和基础。

根据《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国城市群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集中分布区。

《中国城市群地图集》分析发现,上述规划明确的12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部位于城市群;在重点建设的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有46个分布在城市群,占全国比重达73.1%。

城市群之间及其内部联系日益密切,使得土地、人口、经济、交通、信息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要素高度集聚。作为各类要素主要汇集地与承载空间,城镇加速崛起。

《中国城市群地图集》统计数据显示,在1980年到2016年的36年间,中国城市群城镇人口由0.96亿人大幅增长至5.71亿人,城镇化水平也从18.22%提高到54.92%(这里计算的城镇人口数据不包括城区和镇区的流动人口,因而计算结果低于同年全国城镇化水平值)。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部分发达城市群更是走在全国城镇化进程最前列。2019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而早在2016年,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已分别达到84.49%、61.44%、59.82%。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明确“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

根据《中国城市群地图集》对各城市群规划目标及其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形成的《中国城市群城镇化水平预测表》,到2035年,珠三角城镇化水平将达到90%以上,长三角、辽中南、呼包鄂榆、天山北坡等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将达80%以上。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近40年巨变,还原中国城市群成长轨迹,未来10-15年哪个“群”最强?

也就是说,未来城市群仍将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和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区,而这也将对城市群内部大型城市的功能迭代、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注:① 文中未标注图片均出自《中国城市群地图集》;② 该地图集数据统计年限为1980~2016年,因城市群范围界定及数据获取难度大,且其形成发育呈现一定规律性,相关数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③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记者|程晓玲 编辑|程鹏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对|段炼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