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正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据悉,本次草案进一步完善了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针对应用程序(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常见问题做出了有针对性地规范。同时,草案将针对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并要求信息管理者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在大数据时代下,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收集或使用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个人资料泄露、应用程序“善解人意”的推送、不知道从哪里泄露给中介的电话,似乎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现如今,加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必须面对的议题,这关乎个人与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样关系到国家安全。
今年7月,滴滴出行(DIDI.US)App遭到了国家网信办的下架,代表着有关大众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目前关于滴滴的网络安全审查依旧没有结果,但在可以预计的将来,国家对关心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方面的合规要求将更为严格。对于相关公司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01
需要保护的“个人信息”是什么?
对于互联网来说,数据是所有应用的基础,个人信息同样被包含在其中。互联网公司面对用户时,会以用户的基础信息为底,对用户的行为进行描绘,进而对用户贴上一个个标签,最后无数的标签形成所谓的用户画像。数据积累的越多,用户画像越完善,对于用户的了解程度也将越来越深。
(图片来源:华创证券、AI派)
在数据应用方面,用户的个人数据主要应用在营销方面,即针对用户的广告投放效果,客户留存的互动管理、客户的复购环节维护等。对于应用数据画像的企业来说,获取用户数据后,进行广告投放的成功率以及内容的个性化推送准确率都有着较大的保障,但这些同样构成了对于消费者数据隐私最常受到侵害的环节。
从法律上来看,用户数据可大致分为三个类别,即用户设备数据(手机设备编号)、用户真实数据(手机号码、住址、身份证)、用户行为数据(用户浏览、购买信息)。目前国内在政策上主要倾向于用户真实数据的保护,但在经历过“滴滴事件”后,或许用户的行为数据也将划入到保护的内容规范中,对于目前的大数据使用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
实际上,对用户真实信息的加密,目前已经逐渐运用在一些较大的平台上。如滴滴、饿了么等App早已通过虚拟小号技术来隐藏用户的真实手机号。从技术上来说,全环节对用户真实信息的加密难度并不大,且影响对于以电商为主的消费平台来说也比较有限。但对于用户的行为数据限制或将会对产业链上下游都造成一定的影响,线上的营销以及投放成本将变高,综合性大型在线平台对于目标用户的投放难度提升,且监管将更为严厉。
长远来看,为开发者获取和利用用户数据设立一个更清晰的边界是对于相关方的保护,有利于互联网行业更平稳的发展。《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预计将为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提供顶层框架,缓解目前个人信息被度收集、滥用和泄露等问题,明确企业在其中的责任。
02
数据安全产业或成《保护法》下核心受益者
根据中国信通院2019年12月发布的《移动应用(App)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白皮书》,App已超过网站成为主要的流量入口,人均安装App数量接近60个。而用户在安装、使用App时都会发现App请求授权取得对设备的相应权限,并请求获取相关个人资料等信息。App用户和App运营者,都面临着如何处理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合规问题。
2020年10月以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议案,象征着有关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工作正式踏上了正轨。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审议通过,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全审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基本制度。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对于监管方来说,立法的目的是在“规范数据使用,保护数据安全”的基础上,促进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而并非遏制数据的应用。因此国家对关键基础设施和数据安全方面的合规要求将更为严格,但目的还是保护和发展并重。在关键基础领域,大数据的使用者需要将更加重视采购的网络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对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也将进一步加强。
根据赛迪咨询的数据,大数据安全市场将会随着大数据运用规模的拓展而高速成长,预计到2021年,大数据安全市场的规模将达到69.7亿元。同时,随IT架构上云,长期数据安全SaaS运营收入有望提升,商业模式改善带来估值提升机遇,考虑互联网、医疗及政务大数据等场景,空间巨大。
在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推动下,IDC预计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期,2021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投资规模将达97.8亿美元,有望在2025年增至187.9亿美元,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17.9%。2021年,网络安全硬件市场是中国网络安全产业最大的细分子市场,网络安全软件市场则是增长率最高的细分子市场。
整体来看,数据的规范化获取和使用将是未来互联网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合规性、技术能力、数据完备程度都更好的头部大数据企业来说,新环境下对于企业发展更加有利,同时建立在大数据安全产业上的服务商,其重要性也将随着政策落地得到相应的提升。
- End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满投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