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0日 20日,平安首经钟正生团队发布研报称,财政收入继续改善,且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下降;公共财政支出呈发力迹象,政府性基金支出节奏仍慢,“后置”的财政支出,将是后续稳增长和跨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
19日,财政部公布2021年7月财政收支情况。2021年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716亿元,同比增长20.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928亿元,同比增长3.3%。1-7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6967亿元,同比增长19.9%;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9366亿元,同比下降6.8%。
研报指出,财政收入继续改善,且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下降。分税种看:股票市场成交活跃带动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速在各税种中最高。资源税维持较高增速,可能和上游大宗涨价有关。地产相关的税收两年平均增速均较前值改善,与7月土地成交、房产交易都明显降温存在出入,可能原因是税收是交易活动的滞后体现。个人所得税继续高增,主要因工资薪金稳定增长以及股权等财产转让收入较快增长。企业所得税稳定增长,或表明1-7月工业企业利润继续高增。因消费恢复较慢,国内消费税两年平均增速继续低位,继续拖累整体的税收增长。PPI同比高位推动1-7月国内增值税增长20.3%,但因增值税税率降低等不可比因素,它的两年平均增速只有-0.1%。1-7月非税收入1.86万亿,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3.5%,明显低于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全年。经济逐步恢复到常态后,税收减收压力缓解,财政对非税收入的依赖下降。
研报称,公共财政支出呈发力迹象,但投向基建比例并未提升。2020年6月和7月的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分别为-14.4%和18.5%,有很强基数效应,从两年平均增速看,7月增速是从-4.0%提高到6.1%的。1-7月公共财政支出的两年平均增速也从-0.8%回升到0%,因此上半年“后置”的公共财政支出在7月有所发力。从资金投向看,尽管1-7月用于民生性的财政支出增速较高,但它的合计占比39.2%,已连续5个月下降。尽管如此,1-7月投向基建的财政支出占比并未提升,持平在上半年的22.4%。占比提升的分项主要是债务付息、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
研报指出,政府性基金支出节奏仍慢,主因专项债发行放缓。1-7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和两年平均增速都回落,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是主因。7月单月的政府性基金支出两年平均增速,从前值14.0%大幅回落到2.5%,可以认为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并未发力。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是主因,今年1-7月只发行了新增额度的39.1%。目前专项债已加速发行,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预计将推升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
研报表示,“后置”的财政支出,将是后续稳增长和跨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1-7月实际赤字使用率只有0.4%,比前三年同期低了20-30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也仅使用了其赤字空间的6.5%,因此年内还有充足的财政预算资金可供使用。但当前财政发力的瓶颈仍然在于满足条件的基建项目相对匮乏,对一般公共预算来说是撬动融资杠杆的方式减少,对政府性基金来说则是缺乏正向现金流的项目与专项债对接。这是造成1-7月财政发力迟迟未至的关键,后续需要在项目储备和推动储备项目开工方面着力,才能推动财政政策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中新经纬APP)
(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