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0日电 (马静)近日,央行发布了首批绿色金融标准,拉开了中国绿色金融标准编制的序幕,填补了相关领域绿色金融行业标准的空白。
事实上,自“双碳”目标提出之后,金融机构正在加速补短板、抢机遇,发力绿色金融。那在这场基于全球共识的“碳中和革命”中,商业银行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将迎来哪些机遇和变革?对此,中新经纬对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首席经济学家周月秋进行了专访。
周月秋表示,随着碳中和加速落地,中国绿色金融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且在市场日益走向成熟的同时,国际影响力也将不断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大有可为”。
“双碳”目标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新经纬:“双碳”目标为金融行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商业银行如何定位在其中的角色?
周月秋:在我看来,“双碳”目标将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三大机遇:
一是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高碳行业企业的业务结构低碳转型、生产流程低碳改造以及产品服务的绿色升级需要大量投资,例如:电网升级,工业电气化、智能化发展,技术和设备改进,能效提升等,金融业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转型信贷、转型债券等,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低碳产业高速增长。中国低碳产业发展迅速,光伏、风电行业成本迅速下降,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新基建引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速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发展空间广阔。多方研究表明,今后30年,“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逾百万亿元的投资机遇。
三是政策激励将持续发挥作用。2021年6月,央行正式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完善了对金融机构的绿色评价体系,拓展了评价结果的应用场景。当前,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已经纳入央行货币政策合格担保品范围,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对绿色信贷进行贴息等绿色金融激励政策。
四是国际合作空间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经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宣布“碳中和”目标。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全球金融机构有望在全球低碳标准、低碳跨境投融资、低碳金融产品、前瞻性研究等领域与国际社会开展深入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银行一方面支持和引领低碳转型,以资金、产品、信息、工具、智库等多种方式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排放;另一方面严控风险,在防控自身转型风险的同时,把握好投融资低碳化的进程和步骤,为经济社会稳步转型和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金融保障。
中新经纬:全国碳交易市场已运行满月,引导金融机构进入以提高其活跃度成为热点话题。商业银行能从哪些方面助力碳交易市场,存在哪些风险和挑战?
周月秋:碳交易蕴含的市场机遇非常大,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为碳交易所提供资金结算服务、为控排企业提供配套投融资服务来参与。
但碳市场毕竟还是新型交易市场,商业银行在参与过程中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一是规则限制。目前碳市场只有控排企业可以参与交易,金融机构和个人暂时还无法直接参与交易。二是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目前关于碳配额财产权利的法律属性、会计计量、财务处理、碳排放额度的确定等还没有形成明确的规定,上位法还不健全,金融机构创新碳金融服务还有一定障碍。三是流动性不充分。从前期试点情况看,碳市场只有临近履约期的时候才会出现较高的交易量,日常交易还不活跃,市场整体的流动性还不充分。
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从三方面发力
中新经纬:7月30日,央行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您认为适应中国现实需要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有哪些?
周月秋:目前,我们比较熟悉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庇古的税收理论为基础的碳税,另一类是以科斯的产权理论为基础的碳交易,前者强调政府干预,后者强调市场机制。在我看来,除此之外,适应中国现实需要的工具还可以包括三类:
一是规划。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这就要求各地区用好规划这一工具,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高排放行业节能减排目标进行安排,平衡稳供给、调结构和节能减排之间的关系。
二是标准。目前,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委共同认可的绿色产业分类目录已经发布,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将碳因素纳入标准目录,同时考虑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通过统一、明确的标准,为全社会通过判定“绿与非绿”“高碳与低碳”提供依据,为监管和政策提供抓手与发力点。
三是技术。绿色技术创新是提升低碳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目前全球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都亟需技术突破,例如工业流程减碳、氢能源与CCUS降低成本、电网灵活提升等问题。
中新经纬:那在您看来,推动碳减排工具落地的关键是什么?
周月秋:推动碳减排工具落地需要产业与金融、国家与地方政策协同发力,同时要注意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各地区区域经济特色,杜绝“一刀切”运动式的减碳,实现差别化和包容式的低碳转型。
碳金融产品创新空间巨大
中新经纬: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发行了“碳中和”债券、碳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等碳金融产品。在您看来,当前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碳中和的成果如何?
周月秋:在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绿色“信贷+债券+股权+基金+保险+碳金融”的资金支持模式,其中涌现出了不少创新成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信贷方面,部分地区推出了“园区贷”,让小微企业集中入园,对集聚产业提供一站式、链条式绿色金融服务;部分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个人客户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绿色公益等日常绿色行为信息进行积分,根据不同积分为个人客户提供“绿色信用贷”;部分银行以绿色资源权益如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林业碳汇等环境权益为抵(质)押方式,创新贷款模式。
二、债券方面,围绕海洋经济、海洋可持续发展、水源保护与涵养等领域推出的蓝色债券,覆盖社会、民生的可持续债券,以及疫情期间发行的抗疫债券,都是ESG理念下的创新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2021年4月底,我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十问十答》;5月10日,华能、大唐、国电、柳钢等7家大国企发行首批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募集金额73亿元,获得2.09倍超额认购。
三、基金方面,2020年,中国成立了首个国家级绿色投资基金,注册资本885亿元;湖州、赣江新区等多个绿色金改试验区设立政府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流向绿色产业。
中新经纬:在碳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商业银行还有哪些发展空间?
周月秋:我认为,未来银行业低碳产品创新的空间巨大。资产业务方面,可探索碳排放权质押贷款、国际碳保理融资、碳收益支持票据等;发行低碳主题信用卡,为个人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贷款、绿色住房信贷等。负债业务方面,可发行碳中和主题投资债券、碳项目收益债,发行碳中和借记卡等。中间业务方面,可以创新“二氧化碳挂钩型”的绿色理财产品,开展碳交易财务顾问等新型投行类产品创新;同时,发挥金融机构在耗能行业和项目融资中的传统优势,拓展环境信息与环境风险管理咨询业务。(中新经纬APP)
(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