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高歌 生态环境部就海洋碳汇建设正在开展一系列工作。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表示,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海洋碳汇建设,发布实施了《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其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海洋及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与适应气候变化协同增效,推动监测体系统筹融合”等一系列的重点任务。
而在正在编制中的《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里,生态环境部也将提高海洋应对和适应性变化有关工作纳入相关的重点任务中,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出台。
张志锋表示,结合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重大治理行动,正在督促地方加快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同时组织实施海洋碳汇监测评估,开展海岸带碳增量监测,加强有关的监测评估能力建设。
今年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张志锋表示,海洋在全球技术变化和碳循环过程当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维护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内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海洋中95%的有机碳是溶解有机碳 (DOC),而其中95%又是生物不能利用的惰性溶解有机碳(RDOC),世界大洋中RDOC的储碳量大约是6500亿吨,储碳周期约5000年,它们与大气CO2的碳量相当,其数量变动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影响。
为发挥海洋固碳的基础性作用,张志锋提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沿海地方重点推进以下工作:首先是,加强海洋运行气候变化的监测与评估,包括重点海域碳储量的监测评估,加强缺氧酸化等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海洋战略环境风险监测运行。
其次是,推动海洋减污与应对气候变化协同增效,通过削减和控制氮磷等污染物的入海量,持续降低近海域的富氧化水平,以此缓解气候变化影响下海洋酸化缺氧等生态灾害的风险。
最后是,增强海洋生态系统的气候韧性,将碳中和和适应气候变化指标,纳入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监管范畴,探索以增强气候韧性和提升蓝色碳汇增量为导向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会导致海水pH值持续降低,引发海洋酸化。张志锋提到,科学研究表明,全球表层海水的pH值较工业革命前降低了0.1个单位,并且还有持续的迹象。
“中国近年来也开展了试点监测工作,目前的监测结果表明,在渤海、黄海的部分海域底层海水,酸化现象较为明显,海洋酸化现象的加剧可能会损伤贝类、甲壳类、珊瑚等海洋生物,形成钙质骨骼进而影响海洋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张志峰表示:“生态环境部将加强风险与评估,将海洋酸化对近海生态的影响纳入常规业务的监测体系中,也要加快推进基础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国际合作,定期开展专业的培训和交流。”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