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鲁政委:从“赤道”开始的绿色金融研究

快报
2021
08/26
18:31
亚设网
分享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6日电 (张芷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经济低碳转型的要求更加迫切,绿色金融需求更加旺盛。绿色金融与“双碳”目标密切相关,如何充分地发挥碳市场的积极作用?碳减排工具将有哪些选择?针对这些问题,中新经纬客户端对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进行了专访。

2006年,鲁政委进入兴业银行,这一年正是兴业银行首笔能效贷款落地的一年,也是国内首个能效项目融资产品落地的一年。2008年,兴业银行正式公开承诺采纳“赤道原则”,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赤道原则”的核心是将环境和社会风险因素纳入商业银行项目融资管理的全流程之中。

鲁政委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说,在进入兴业银行做研究初期,有很多人向他询问“赤道银行”是什么意思,是你们兴业银行在赤道开了一家银行吗?“我觉得我说不清楚可不行啊,从那时候开始了解学习绿色金融,结果发现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认为绿色金融是大势所趋。”

扩展行业、提高交易配额或是碳市场的方向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中国绿色金融已经进入规模化、体系化、国际化的纵深发展新阶段,绿色金融产品顺势出新,持续推进国际合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在7月16日正式上线。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碳资产交易平台,申能集团、华润电力等10家企业成为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批成交企业,这些企业可以通过碳市场将富余的配额卖给减排成本高、配额短缺的企业。

对于碳市场的运行机制,鲁政委表示,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为企业履约进行配额调剂的现货市场,从政策设计的角度,可以说暂时尚不具备金融属性。即便是碳汇质押融资、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按目前的碳配额交易规则,如果企业无法履约,银行将无法有效处理,难脱离企业主体信用而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因而还不能称为“碳金融”。

不过,鲁政委也指出,“平稳推进”是全国碳市场推出之初的首要任务。他指出,碳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市场,从全球第一个碳市场建立至今也就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全球对碳市场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和共识,即便是影响最大的欧盟碳市场,很多规则也仍在继续摸索、完善之中。具体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履约、平稳推进。

对于碳市场的运行表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虽然有很多年的试点基础,但对于全社会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也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所以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审慎稳妥。

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823万吨,累计成交额4.07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当前交易规模并不大。

鲁政委表示,穿透来看,中国碳排放中约有88%来自于能源行业,其中约一半来自电力行业,电力行业碳排放的比重较高。同时,电力行业连接上游发电与终端用户,它联通中枢的性质也决定选择它作为首先纳入碳排放市场是有合理性的。

但他同时也指出了影响市场活跃度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目前只纳入了电力行业,其中真正入市的企业数量还较少,且电力行业主要以大中企业为主,激励机制方面的因素,使得有多余配额的企业出售配额的意愿较低,选择将配额留到下期使用;二是,目前配额总体相对宽松,纳入交易的量相对企业总体排放量比例尚小,金额有限。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电力企业利润总额已超4000亿元,而按照目前全国碳市场启动一个月成交额线性外推估算,全年成交额大约仅仅相当于电力企业利润的1%。不过,在更远的未来,比例应该会进一步提高。

“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可能还不是在碳市场中立即引入金融,而是要扩展行业覆盖面、提高配额交易的总量和在企业总排放量中的比例。待未来市场规模更大、更成熟时,纳入金融机构就水到渠成了。”鲁政委说。生态环境部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生态环境部表示,发电、石化等八大行业排放数据扎实,将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

碳减排“工具箱”将有哪些选项?

对于碳减排,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中指出,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

央行还在《报告》中指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

央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将有哪些选项?鲁政委认为,从量的角度看,根据经济形势的宏观调控需要,碳减排工具的口径大小可根据情况选择。具体来看,碳减排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最直观的是减缓气候变化,比如由火力发电转变为光伏发电的过程中减少了碳的排放;二是适应气候变化,即本身不直接减碳,但在气候变化后能够减轻其对社会和经济的破坏与冲击,比如修建水库、建设沿海防浪堤、建设海绵城市等,如果希望扩大经济刺激的范围,这一部分也可以考虑到碳减排支持工具当中。结合宏观形势来看,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碳减排支持工具规模可以大一些,经济形势比较好时,规模可以小一些。目前,信贷需求相对疲软,眼下可能已经是考虑推出碳减排支持较好的时机。

鲁政委强调,从类别的角度,碳减排支持工具可以不是只是一个工具,而可以考虑是一组工具,比如低利率的再贷款、定向降准,相关融资(包括贷款和债券)纳入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并享受更为优先的接受序列和更优惠的折扣、更低的风险权重、相关融资在MPA考核中更高的权重占比进而可提升金融机构监管评级等。

专访鲁政委:从“赤道”开始的绿色金融研究

鲁政委

(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 HN666)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