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谁是互联网时代的医疗破局者?

快报
2021
08/30
20:31
亚设网
分享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30日电 新时代的互联网医生是什么样子的?网上有个戏谑的段子!在今年奥运期间,有体育爱好者对个别裁判的打分不满,于是对他们的眼力提出质疑,网友们纷纷@眼科医生陶勇,问他是否可以帮助裁判“治治眼疾”。随后,陶勇便在微博上回应:有需要的话,随时可以远程义诊。

这个讨巧的回答赢得了网友的点赞,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意外事件而不得不暂时告别手术台的陶勇,如今已经在互联网上重新拾起了医生的自信和荣光。

“目前确实有很多的不方便,包括右手的习惯性操作,现在只能用左手点键盘”,“我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科研和科普上。”陶勇说。

当前,他在线上进行“每周一答”,义务为广大网友做线上咨询,为患者答疑解难。在他看来,即便不能再上手术台,但一样可以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医治患者的病痛,实现自己的价值。

医者仁心,谁是互联网时代的医疗破局者?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张羽也有同样的信念。

张羽说,“对病人来说,医生的知识以及专业的技能只是一个方面,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改变了医生和病人的互动模式,病人可以是一个学习型、有准备的病人,医生的治疗方法和理念得到病人的“同频”回应,会极大地增加医疗的效率。”

“医生也是暗夜里渡河的那个人,如果病人愿意在这个时候将自己托付给医生、信任医生,医生就会更有力量和信念。”张羽说到动情处,暗暗攥了攥拳头。

医者仁心,博爱济众,在互联网医院方兴未艾的时代,医术医德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普济众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超1600家,仅2021年上半年,新增互联网医院就超过了500家。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健康CEO辛利军表示,数字健康时代,医疗服务正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京东健康正在整合技术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医生线上执业,并为用户和患者创造更大价值。

医者仁心

在工作中感受着世事的艰难和病人的不易,这是每一位医生的日常!

“医疗这个事情,不能说伟大,但也绝不平庸,主要是帮助别人解决病痛,解决问题。我是特别愿意帮助别人的,如果别人通过我的一些帮助,病痛治好了,或者生活质量提升了,我会有比较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公立医院医生转做京东健康全职医生的徐思颖说。

以往在公立医院出门诊,徐思颖的日均门诊量在100人左右,赶上手术或者急救,加班成了家常便饭,白班、夜班来回倒是常态,孩子早上没起的时候出门,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了。

“医疗是高风险的行业,医生需要更多的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除了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些同理心,去理解患者的感受,因此医生有非常沉重的责任和压力在身上。”徐思颖说。

类似的感觉,张羽也有。

她记得,2017年3月,一个患有10年子宫腺肌症的病人找到了她。这个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差,出血、贫血,整天一点力气也没有,痛经,每个月都有一个礼拜无法工作、她曾多次寻医问药,但所有专家都建议她切子宫。这个病人还年轻,不愿意失去子宫,因此一次又一次踏上求医之路。

张羽仔细分析病人的情况,最终建议她以磁共振引导的超声聚焦的方式保守治疗。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有效,治疗效果出奇的好。治疗后,患者恢复了正常生活,甚至能带着小孩出国旅游。

这是张羽第一次坚定自己的判断:不是非要动刀,通过保守治疗也能让很大一部分病人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

医者仁心,谁是互联网时代的医疗破局者?

“手术刀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切除以后还会面临复发的问题,反复手术会给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创伤,甚至可能手术还不如不做手术。当前,随着药物治疗的发展,不断有新药出来,介入治疗,消融治疗,相关交叉学科也发展起来了,妇产科医生才可能放下手术刀去为病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张羽说。

在她看来,一名优秀的医生,一定要充分了解病人需要什么,能提供给病人什么选择,告诉他每一个方案的利弊风险,辅助病人作出自主选择。在技术保障的前提下,能够决定病人未来的,就是医生的仁心、对事业的投入、对病人的关爱、愿意付出多少精力,这些对病人都是很重要的。

“医学的技术是有限的,但是只要医生拿出最大的善意,病人是能够感受到的。”张羽说。

医疗没有疆域

在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大一看来,新时代卫生与健康事业最根本的指导方针,就是要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在这其中,互联网医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羽特别认同胡大一的观点,“互联网会提升医疗的效率,我特别看重互联网医院的诊疗,图文咨询、电话咨询,多种方式能够解决无数病人的问题,非常的高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医院从未改变医生的本质——除了医学技术,还有医德情操。

徐思颖从线下转到线上之前,就一直在关注互联网医疗。

2012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徐思颖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她想,如果是互联网和医疗结合起来,未来医生和患者可以通过线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追踪患者的用药效果和后续的症状改善,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医患交流和服务方式。

7年之后,当她在2019年加入京东健康全职医生团队的时候,互联网诊疗已经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了。

医者仁心,谁是互联网时代的医疗破局者?

“我设想的场景仅仅是互联网医疗的一小部分,事实上,线上还有很多跟医疗相关的工作可以做,有些工作是线下传统医院暂时实现不了的,比如慢性疾病的管理,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施;比如多学科远程医疗会诊,依托互联网会实施得更好。”徐思颖说。

至少在目前,轻症和慢病诊疗仍然在互联网诊疗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有些甚至不能算作“病”,仅仅是不舒服的症状。但是,这些问题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来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这一点至关重要。

其实,很多人只是需要医生的安慰以及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通过一些语言和文字,帮助患者制定后续的诊疗方案和计划,提醒患者关注指标,这个过程也许并不复杂,但是却能够大大缓解患者的“心病”。

除了做线上诊疗和随访工作外,徐思颖还会紧跟医疗的发展趋势,包括每年指南的更新,新技术、新药的更新,不断学习,与线下保持同步。

“医疗是要治未病的,能实现治未病的效果最好,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能够有效地为精准治疗提供辅助,减少误诊误治。”陶勇说。

作为从医近50年的权威专家,胡大一认为与互联网新技术的结合代表了中国医疗改革的未来。在这个全新生态中,线上线下可以实现有机整合,有助于突破现有的医疗资源垄断及分布不均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比如说看病难、看病贵,医疗界一直在努力解决,但条件所限始终面临挑战;现有的医疗体制,非常需要重点下移、防线前移、强化基层,并且进行配套的分级诊疗;我们还需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转移,实现健康中国这一目标,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在看来要寄希望于互联网的技术和模式。”胡大一说。

互联网医疗的出现,让医生们的舞台和医学的疆域得以延伸;互联网医疗持续发展下去,未来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每一位医生都可以在互联网医疗这个舞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一种正向的激励。”徐思颖说。

互联网医疗有未来

70多年来,我国的医疗机构从9000家发展到100万家以上,床位数从11.9万发展到840多万,药品种类从531种增加到1万多种,医生数量成长了6.2倍,注册护士数量增长了37.2倍——我国的医学事业持续蓬勃发展。

但是,求医问药难、优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却长期存在,互联网医疗正成为破局中充满憧憬的尝试。

2017年,国内首批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上线。谁也不曾想到,以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医院,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线上诊疗的快捷性、高效率,使得患者迅速接受了这种全新的就诊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看病就医的习惯。为了更好的服务和管理患者,很多医生主动拥抱互联网医疗,积极提供线上服务,有效避免了患者在传统医院内的交叉感染,疏解了患者的就诊需求,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就以成本。

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京东健康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过去12个月的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了1.09亿,同比增加超过1880万。

而互联网医疗,也在出现新的变化。比如经过了在线轻问诊和以解决常见病、慢性病为主的互联网医院两个阶段后,如何为更多人提供“触手可及”的普惠医疗服务、如何帮助更多人开展专业、科学的健康管理,正在成为更多医疗服务企业们前行和探索的重要方向。

医者仁心,谁是互联网时代的医疗破局者?

在徐思颖看来,互联网医疗正在实现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打通。

诊前,针对用户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和疾病的预防,帮助患者制定生活方式和饮食的方案,来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或对小病、轻症进行科学合理的提前干预;诊中,针对用户已经出现的疾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专业诊疗方案和医疗资源的连接,甚至可以进行多学科远程会诊;诊后,帮助患者做好康复和慢病管理工作,防止出现疾病并发症,或对慢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而在医疗范围之外的需求,比如预约某一位知名专家,或者一些新药、新技术的临床研究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更便捷、更高效地实现。

京东健康认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核心是医生,如何关注并满足此类人群的诉求、同时规范医生线上的诊疗行为,进而实现线上执业医生的价值最大化和整体幸福感提升,是行业发展应该优先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而京东健康恰恰正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对于名医专家,京东健康将携手他们打造线上IP,促进学术思想传播、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名医在业界的影响力;对于中青年医生,京东健康通过接诊补助、品牌建设、患者管理、医生培训等权益,为中青年医生打开广阔发展空间;对于未入驻/新入驻医生,京东健康将进行新人指导、法律法规培训、提供精准医患匹配等,促进其快速成长及规范执业。

从行业来看,互联网医疗的前景十分明晰。京东健康将继续坚持“以医药及健康产品供应链为核心、医疗服务为抓手、数字驱动的用户全生命周期全场景的健康管理平台”的战略定位,持续扩大与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的合作,通过不断开放自身的供应链和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在政策指导下,与消费者、产业、合作伙伴及社会、环境共发展,用更优质的普惠医疗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中新经纬APP)

( HN666)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