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门出台《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分析称有望利好优质民营医疗

快报
2021
09/01
20:31
亚设网
分享

八部门出台《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分析称有望利好优质民营医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昕宁 8月3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印发《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方案指出,要探索政府指导和公立医疗机构参与相结合的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医疗服务价格,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医保基金可承受、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可持续。

方案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5+4+3”,具体为建立5项机制:目标导向的价格项目管理机制、更可持续的价格管理总量调控机制、规范有序的价格分类形成机制、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严密高效的价格监测考核机制;完善3个支撑: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限配置、完善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规则程序、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能力建设;推进4个配套: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进医疗行业综合监管、完善公立医疗机构政府投入机制、衔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改革目标为通过3至5年的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经验。到2025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对于民众关心的医疗服务价格会否普遍上涨的问题,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同志答记者问时表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不是单纯的定价调价问题,不是用单边涨价来代替改革。

“首先,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建立健全制度和体系:要让价格涨跌要有据可循,让价格走势与医药控费用、降成本的绩效指标关联,让价格变化的节奏受到启动条件和约束条件的控制。其次,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理顺比价关系、发挥杠杆功能:比如儿科、护理等历史价格偏低、医疗供给不足的薄弱学科项目,需要政策激励;复杂手术等难度大、风险高的医疗服务,需要适当体现价格差异;特色优势突出、功能疗效明显的中医医疗服务,需要传承创新和发展;设备折旧占比高的检查治疗项目,需要挤出水分,还利于民。最后,要完善配套措施确保群众负担总体稳定。”上述负责人员表示。

医疗领域范围广泛,分类细致,疾病和治疗方案复杂多样,统一采用一套价格形成机制、规则和方法,难以反映服务本身的特性。《试点方案》将医疗服务区分成两种类型:一是通用型服务,包括医疗机构普遍开展、服务均质化程度高的诊察、护理、床位、部分中医服务等。二是复杂型项目,比如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项目。

国家医保局表示,对于通用性项目要坚持公立医疗机构公益属性,把通用型项目的价格基准管住管好管到位,起到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对于复杂型项目,改革强调政府“定规则、当裁判”,管住调价的“笼子”和“尺子”,引入公立医院参与,在给定的“笼子”“尺子”内形成价格,既发挥公立医院的专业优势,也引导公立医院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

对于医疗服务改革与集采之间的关系,国家医保局指出,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改革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创造了条件,但后者并非为前者“打补丁”。上述负责人员称,“集中带量采购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在具体推进时要‘桥归桥、路归路’。具体来说,集中带量采购针对药品耗材‘带金销售’,目的是净化市场环境、挤干价格水分,减轻人民群众的不合理负担;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针对自身存在的短板,目的在于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更好地发挥杠杆功能。集采降价降费减轻了老百姓(603883,股吧)的负担,为医疗服务价格赢得了改革的窗口,但两项改革各有各的内在逻辑,不是靠降价涨价进行医药费用平移、转换和腾挪,不能成为简单的‘跷跷板’关系。”

9月1日,A股市场申万二级医疗服务行业个股呈分化行情,美迪西(688202.SH)、美年健康(002044,股吧)(002044.SZ)涨超4%,生物试剂研发生产商义翘神州(301047.SZ)收跌4.06%、第三方医学检测龙头金域医学(603882,股吧)(603882.SH)收跌3.59%。

政策发布后,多家投资研究机构对政策进行了分析解读。

中金公司分析师张一弛等在研报中称,“我们认为,该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是在药品及耗材集采降价后,医疗服务价格存在调整空间。由于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通常根据当地公立医院价格进行跟随,针对非公医疗机构的价格,该方案倡导的仍然是市场调节,合理定价;加强对事中、事后的监管。因此我们认为这一价格调整导向有利于能够提供优质、差异化医疗服务的民营医院。”

中泰证券相关研究团队认为试点方案落地符合预期,并和中金团队持类似观点:政策有望利好优质民营医疗机构。中泰证券撰写研报表示,“本次试点方案是国内医改政策的延伸和落地,旨在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民营医疗作为对公立医疗体系的有效补充,未来仍将处于发展的快通道,经历此轮改革之后,具有医技和品牌优势的医疗服务龙头企业有望受益,进一步扩大领先身位。”

嘉实基金医药健康基金经理郝淼于9月1日下午在直播间对该方案进行解读,他表示该政策主要是为诊疗、手术、康复等医疗领域提供腾挪空间。“以前猜想国家通过集采把药品耗材价格降了之后是不是医疗服务价格会普涨,但政策出来以后发现和我们猜想是有出入的。其实它并非那么简单粗暴,国家是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进行统筹规划。尤其对于医疗服务内部它有分化,比如高强度人力项目,对人有高要求的,未来预计会有大的提升空间;而简单的、偏设备支持的、比如检验检查,未来大方向可能往下。总体我们觉得是有升有降,以升为主的方向。”郝淼说。

(李佳佳 HN153)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