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2日电 题:《王静文:9月1日的国常会有哪些最新关切?》
作者 王静文(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研究院宏观分析师)
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部署了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强政策储备,做好跨周期调节。
从近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官方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与财新制造业PMI来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比较大。
8月小企业PMI回升0.4个百分点至48.2%,但仍低于荣枯线;调查样本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财新制造业PMI下降1.1个百分点至49.2%,2020年5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
中小企业面临的压力既来自供给端,也来自需求端。
从供给端看,8月原材料购进价格仍处于高景气区间,只是扩张速度放缓,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出现圆弧顶特征,商务部按周发布的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上周(8月23日至29日)出现环比上升,这些都意味着小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从需求端看,8月官方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下滑1.3个百分点至49.6%,意味着下游的需求有所萎缩。
中小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体,如果其经营状况不佳,会传导至就业端。
8月官方制造业PMI中的从业人员指数持平于49.6%,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PMI从业人员则下降1.2个百分点至47%,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度有所降低。
所以,此次国常会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针对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疫情灾情影响等问题,在用好已出台惠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具体而言,举措之一是加大帮扶政策力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国常会提出,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支小再贷款创设于2014年,属于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与流动性再贷款、金融稳定再贷款和专项政策性再贷款并列,2019年又新增了专项扶贫再贷款),但一直到2019年之前,支小再贷款的规模都不大。
2020年疫情暴发之后,再贷款再贴现成为央行纾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增加额度之外,央行还下调了再贷款利率。仅2020年一年,支小再贷款规模就由2832亿元膨胀至9756亿元,足足扩张了两倍多。
此次国常会宣布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票据贴现和标准化票据融资,人民银行提供再贴现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占款压力。
再贷款再贴现,相当于央行额外向商业银行定向释放基础货币,有利于促进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此外,会议还将推动“完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推动银行更多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建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担保机构为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目的都是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资源可得性。
举措之二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具体包括“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增强发展信心。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严禁乱收费、乱摊派。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行动。鼓励地方有针对性出台帮扶措施,减轻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压力”等,主要从行政管理角度着力。
举措三是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8月16日召开的国常会也要求抓好政策落实,针对经济运行新情况,加强跨周期调节。而此次国常会再次进行了强调。包括“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
笔者认为,政策储备方面,至少有三类应可以预期:一是财政政策前置,如将明年的一部分专项债额度提前到两会前发行;二是延长部分惠企政策的时间,如原定于今年底到期的两项货币政策直达工具继续延期;三是根据形势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低成本资金置换MLF(中期借贷便利),甚至考虑下调政策利率。(中新经纬APP)
(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