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将迎来新一波订单。
9月3日午间,中芯国际公告称,于2021年9月2日和中国(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合作框架协议,中芯国际将和临港新片区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将规划建设产能为10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聚焦于提供28纳米及以上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从去年开始,半导体产能一直供不应求,特别是成熟制程。受益于量价齐升,中芯国际第二季销售收入为13.4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3.2%;毛利为4.05亿美元,同比提高62.9%,毛利率为30.1%,较上季度和去年二季度有明显提升。
虽然,全球各大晶圆厂都在陆续扩产,但仍难短时间满足需求。“产能扩建的速度很慢,交货都很慢。”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认为,起码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通过快速扩充产能缓解供不应求的状况不可能实现。
一方面,供应难以快速增加;另一方面,需求仍在上涨。“疫情还在,国际的不确定性也还在,所以大家要建立库存、保证供应,我们觉得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价格继续往上面走,是有可能存在的。”
此次项目计划投资约88.7亿美元 ,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拟为55亿美元,其中中芯国际拟出资占比不低于51%,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的投资主体拟出资占比不超25%。中芯国际称,将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推动第三方投资者完成剩余出资,后续根据第三方投资者出资情况对各自出资额度及股权比例进行调整。
中芯国际的扩产将拉动上游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需求,特别是国产设备和材料厂商。
据第一财经了解,中芯国际此前规划在临港建设先进制程产线,但在美国实体清单影响下,该计划流产。在今年二季度财报会上,赵海军表示,目前14nm和28nm设备供应有延迟。
对于是否会影响后续扩产?赵海军称,目前正和美国政府、供应商及客户密切交流,想办法推动。“我们的确看到28nm、14nm设备的批文准证推进方面有延迟,我们的供应商还在一直努力做这件事,我们也在一直努力沟通,我们觉得还是可以想出办法的。我们也有第二供应商的方案,大家在努力去验证。”
(郑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