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君晖
9月份,因市场会面临季节性、缴税缴准、6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专项债发行适度加快和财政支出发力等因素的扰动,流动性备受市场关注。专家认为,整体而言,还需要对后续资金面留一份谨慎。在未考虑央行对冲操作的情况下,年内几个月流动性缺口并不小,仍需关注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与财政集中支出存在节奏差对资金面的影响;MLF层面大概率完全对冲,但其他工具的流动性投放力度如何值得关注。
MLF将等额
或小幅缩量续作
9月以来,人民银行持续低量滚动开展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维持2.2%不变。就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而言,除50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外,9月15日还将有6000亿元MLF到期。从近期MLF操作情况来看,央行在7月份、8月份均采取了缩量续作。截至8月份,MLF操作利率已经连续17个月维持在2.95%。
9月份,因市场会面临季节性、缴税缴准、6000亿元MLF到期、专项债发行适度加快和财政支出发力等因素的扰动,流动性备受市场关注。
对于本月MLF的操作量,中国银行(601988,股吧)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9月份MLF大概率进行等额续作,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对流动性需求带来压力:一是9月15日的6000亿元MLF到期将形成“抽水”效应。二是专项债发行提速会产生流动性需求,也可能对流动性总量带来一定扰动。但从专项债已披露发行计划看,9月份净融资量并不大,预计对流动性总量影响有限。整体看,9月份市场流动性压力不大,预计央行将继续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投放流动性,预计MLF大概率将进行等额续作,以保持流动性总量平稳。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则认为,9月15日MLF到期6000亿元,24日国库定存到期700亿元,一般存款季节性回升导致缴准压力有所增加,以及政府债券供给有望在中下旬放量,基础货币仍将有一定缺口。不过9月是财政支出大月,在“稳增长”诉求加大的情况下,基建投资需要发挥托底实体经济的作用,财政支出力度有望加大,有助于补充基础货币缺口。另外,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落地也有助于基础货币补充。预计9月份MLF可能小幅缩量续作,规模维持在5000亿元左右,而中标利率依然维持在2.95%不变。
对于后续流动性缺口,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固定收益研究员明明认为,整体而言,还需要对后续资金面留一份谨慎。在未考虑央行对冲操作的情况下,年内几个月流动性缺口并不小,仍需关注政府债券发行提速与财政集中支出存在节奏差对资金面的影响;MLF层面大概率完全对冲,但其他工具的流动性投放力度如何值得关注;四季度商业银行或将主动提高超储率水平进而引发准备金需求,资金面可能受此影响而波动加大。
稳信用将结构性发力
央行通过持续开展逆回购、续作MLF等方式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主要目的是为稳信用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这对下半年维持适当的信用扩张并托底稳增长尤为重要。
8月份信贷及社融数据显示,企业和居民信贷需求双双偏弱。有专家认为,8月金融数据基本触及底部,9月有望企稳,四季度信贷、社融及M2增速都将进入一个小幅回升的过程,9月宽信用效果将有一定程度体现。
明明认为,目前稳信用的难点主要来自需求不足以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部分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稳信用这道大题是有解的,且不止一个。其中一个解便是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政策引导的科技创新、制造业等领域中长期贷款增长仍然是稳信用的主攻方向之一。
张旭分析,企业的贷款需求受到贷款利率的影响,货币当局量价结合降成本的政策已经出台了不少,此时银行是否愿意降低贷款利率以匹配更多的融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支持实体经济的态度。他认为,遵从宏观调控的银行都是会助力中小企业持续恢复、促进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整体上看,货币和信用扩张增速放缓,同时有效融资需求转弱,需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加大力度提振内需,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加大结构性政策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用好已经出台的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支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董云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