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造”推动中国品牌崛起

快报
2021
09/17
08:31
亚设网
分享

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 付克友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正在显现,即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不断升级,而“中国质造”正在推动中国品牌崛起。

这个事实来自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9月16日的开幕式上,共有99个组织和个人脱颖而出,斩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

这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表示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不断升级,以及体现中国质量的优秀企业和彰显工匠精神的优秀个人不断涌流,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本届中国质量奖评选所凸显的五个特点,可资为证。参评范围广泛,数量历届之最,说明质量基础扎实,优中选优;外资企业首次参评并获奖,体现中外质量管理充分交流,互鉴成果;获奖组织中,民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占半壁江山,显示民营经济不断迸发质量创新活力;为中小企业单设评选类别,体现高质量向经济毛细血管渗透;有一批“链主”企业获奖,表明标杆引领,推动了产业链的质量协同提升。

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面,而是中国质量的全面开花、立体呈现。这些斩获中国质量奖的名单中,从京东方到中铁工程,从美的集团到福耀玻璃(600660,股吧),从博世汽车到北京空间飞行器……代表着不断升级的“中国质造”,也代表着正在崛起的中国品牌。

当我们进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进入了品牌经济的时代。在经济水平提升、中产阶层崛起之后,消费者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品牌需求,生产者也必须提供越来越好的品牌供给。

而品牌的最核心资产和最底层逻辑,就是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没有高质量,就没有好品牌。没有中国质量,当然就没有中国品牌。

好的品牌靠什么?靠知名度,靠美誉度,靠忠诚度,归根结底靠质量。如果说品牌是灵魂,则质量是硬核。质量过硬,品牌过硬。质量没保障,品牌就没归依。这是最浅显的道理。

中国制造规模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但曾几何时,中国质量却饱受争议。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水平落后,缺乏自主品牌……没有中国质量,当然就没有中国品牌。所以,几年前还有国人跑到日本抢购马桶盖的事;所以,也有苹果手机在加州设计、中国组装,拿走大部分利润的事。

这也是中国政府为什么提出,要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要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所谓品质,就是质量加品牌。品质革命,根在质量,成于品牌。

第四届中国质量奖获奖名单,可以看着是这场质量提升行动和品质革命所结出的硕果。

这场品质革命,没有终点。因为推动中国质量不断提升,推动中国品牌不断涌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次中国质量大会的主题“质量数字绿色融合”,已经为未来中国的品质革命,指出了方向。

中国品质革命,必须依靠数字经济。很显然,今天是数字经济的时代。数字化,代表创新,代表智能,代表高科技。没有数字化,就没有中国质量的不断升级。数字化,提供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条件,创造更加便捷美好的生活,也为中国企业提供品牌弯道超车的新契机,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爆发,正在重构全球价值链,也正在重构品质革命的逻辑。世界各国都纷纷抢占产业新赛道,中国也将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五大产业列为重点产业,推动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

中国品质革命,必须依靠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一条主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也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按照这个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当然,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不仅要做“减法”,治理污染,也做“加法”和“乘法”,形成新的消费升级动能、经济增长动能和创新发展动能。这也为产业和企业的质量提升、品牌崛起提供了新机遇、新舞台。

最后,中国品质革命,必须依靠融合之道。所谓融合,包括内外的融合,即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的融合,也包括内部的融合,即中国经济结构的融合。

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就要对标全球先进标准,当然就需要内外融合。因为国际市场是检验品质革命的“试金石”。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还要奋力追赶,不能故步自封,需要继续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更高水平上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同时,也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好发展。

中国经济内部的融合,可能更加重要,比如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线上经济和线下经济融合,以及区域经济之间融合等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关键。数字化浪潮带动新业态蓬勃发展,但如何让数字经济推动实体产业转型升级,“融”出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全新发展模式,值得拭目以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