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晚间,苹果iPhone 13系列智能手机开始在苹果官网和各大电商平台开启预售。预售开始后不久,各平台均遭遇“秒没”状况,苹果官网也出现页面卡顿等状况。晚上21时许,话题“苹果官网崩了”登上微博实时热搜榜第一位。
iPhone 13粉色款爆红天猫3分钟售罄!苹果连夜补货
9月17日20点,iPhone 13系列正式开启预购。之前在天猫平台预订中最受欢迎的粉色款果然走俏,不到3分钟就被疯抢一空。据第一财经,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高级总监隋倩表示:“我们预计今年iPhone 13整个系列的全球出货量会超过9000万部。iPhone对于苹果公司的收入预计会占一半以上。”
隋倩表示,苹果在硬件上一直走稳妥路线,一般不会首先尝试新技术,而是会等到新技术更加成熟之后才会在iPhone上采用。“明年的iPhone 14系列可能会看到更多硬件方面的改变。”她表示,“等到2023年,苹果非常有可能会推出第一款折叠屏iPhone,总体来讲苹果是在遵从自己的节奏进行创新。”
来自券商韦德布什(Wedbush)的分析甚至预测,全球有多达2.5亿iPhone用户准备在这一轮的超级周期对手机进行升级,该周期始于去年iPhone 12的发布。
“苹果仍处于十年以来最强劲的产品周期之中。”韦德布什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他预计全球有2.5亿iPhone用户拥有3年以上的老机型。“这是大量准备升级的潜在客户。”艾夫斯表示。
分析师还表示,受益于华为在全球高端市场机型的缺失,苹果也将吸引一些潜在的拥有换机需求的安卓高端用户。
根据科技研究机构Canalys今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苹果在中国市场继续蓬勃发展,今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的销量仅次于Oppo、Vivo和小米。
今年7月,苹果CEO库克在财报发布会上表示,受益于iPhone 12的强劲销售,在截至6月26日的财季中,苹果大中华区的收入创下了148亿美元的新高,较上年同期增长近60%。
天风证券认为,受益于美国相关禁令,以及新设计与规格升级,iPhone 13的2021年出货量仍能保持同比成长10%以上(对比iPhone 12的2020年出货量)。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目前面临的挑战是零部件缺料。天风郭明錤指出,旧款机型因缺料在今年三季度已下修约5%–10%,iPhone 13则因缺料在今年第四季度出货量可能有潜在下修风险。不过,此下修幅度对iPhone 13出货量影响有限。
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分析称,超预期主要在于销售策略是加量不加价(在前述创新基础上,最低阶升级到128G容量,而定价与12系列64G起的序列一致),且现在预定一周之后即能上市,并考虑今年二三季度安卓市场高端机升级动能不佳、部分客户望转移到苹果因素,今年苹果13系列有望如11系列虽然创新平淡但销量望超预期,判断年内备货量有望接近9000万,超越过去同期备货量。
招商证券称,市场对创新和销量预期不高,反而可能带来销量超预期可能性,并且缺货涨价的压制因素有望从Q4后开始缓解。对于苹果供应链来说,Q4有望成为一个拐点时刻,且普遍估值已在低位,建议把握在品类、份额有提升空间的优质公司以及潜在进入者。首推全面承接苹果手机、手表和耳机等组装且上游零部件深度垂直整合的龙头立讯精密(002475,股吧),看好在大客户泛声学产品及配套零部件持续改善、且在VRAR游戏机赛道深耕的歌尔股份(002241,股吧),逐步导入苹果镜头体系且在VRAR 和车载镜头深度布局的舜宇光学,承接iPad组装及零部件一体化和Watch零部件份额提升并在电子雾化产品有弹性的比亚迪(002594,股吧)电子,纵深布局软硬板赛道且参与miniled新品的鹏鼎控股(002938,股吧)和FPC赛道份额提升、管理改善的东山精密(002384,股吧),以及大族激光(002008,股吧)、欣旺达(300207,股吧)、长盈精密(300115,股吧)等;并关注未来有潜力导入苹果链的兆威机电和信濠光电等。
9月17日,苹果股价跌1.83%,市值蒸发4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6亿元),总市值2.41万亿美元。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孙志成 杜恒峰 王嘉琦
校对|卢祥勇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