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丨千家碳公司放眼万亿市场,金融机构也积极推出产品

快报
2021
09/23
10:31
亚设网
分享

“最近被投资机构轰炸了,有要投资的,有要收购的。”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朱伟卿今年以来相当忙,忙着与合作方共同布局区域碳资产管理市场,忙着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碳金融,还要忙着接待找上门来的投资机构。

9月22日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一年来,数千家碳公司注册成立、金融机构纷纷试点碳金融、投资机构挖掘碳赛道投资标的……一场围绕着碳资产的管理和投资盛宴正火热展开。

在朱伟卿看来,碳资产管理市场空间很大,八大行业全部进场后,约100亿吨碳配额,即便50元每吨的价格,也有5000亿元的规模,再加上换手率,仅现货市场规模可能就达万亿级。“作为一种资产,碳配额需要盘活、需要管理,1万多家控排企业也需要服务,碳资产管理公司的作用是尽可能让控排企业低成本完成履约,甚至带来收益。”朱伟卿表示。

碳资管公司如雨后春笋

朱伟卿是最早一批碳资产管理从业者。2010年前后,CDM(清洁发展机制,《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允许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市场发展火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大量CDM指标到欧洲发达国家,多家机构在中国以每吨碳10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转手以一二十欧元的价格出售给国外企业。

“当时我研究生刚毕业,身边有朋友从事CDM业务,再加上中国正打算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于是2010年11月注册了公司,开始创业。”朱伟卿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次年7月,国家发改委即宣布启动地方碳市场试点,今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可以说,上海宝碳见证了中国碳市场从0到1再到全国碳市场的整个历程。”

成立后的上海宝碳,将业务重心放在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上。“碳汇、光伏等项目的CCER资产签发流程复杂,需要专业机构帮助。”朱伟卿表示,上海宝碳帮助把可再生能源项目、碳汇项目等开发成CCER资产。“目前正与四家合作方共同布局区域碳资产管理市场。”

全国碳市场7月16日正式开市后,越来越多的相关产业链从业者涌入碳资产管理行业。

一位新能源咨询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他正打算在上海注册碳资产管理公司,“碳资产管理行业还处在初期,先进入者可以抢占先机”。

就该人士观察,目前新进入碳资产管理行业者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原来为外企环保业务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业务进入瓶颈期,全国碳市场启动后,转向碳资产管理;另一类是环保企业,比如污水处理等,受疫情影响近两年工程业务不景气,也纷纷转向碳资产管理。

记者在天眼查中以“碳资产”为条件搜索发现,公司名称中明确有“碳资产”字样的企业达2000多家。

此外,多数公司尽管名称中未含有“碳资产”字样,但经营范围包括“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以这一经营范围作为条件,在天眼查中搜索发现,约有6000多家企业,其中超过一半是今年注册成立。

美锦能源(000723,股吧)近日公告,公司与氢山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设立美锦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协助公司内部及其他公司梳理碳排放源,开展碳盘查、碳交易相关管理工作,提供降碳减排方案等;测绘股份近日也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拟设立合资公司江苏天地方圆环境产业有限公司,该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之一即是“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设备生产及销售”。

康桥经济社研究员、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潘聿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碳资产管理公司的出现是因为企业有需求,企业碳盘查、碳申报、碳交易的操作,以及碳政策、碳技术的研究开发,乃至绿色金融的投融资,这些与碳广泛相关的咨询会计经纪类业务,是企业前所未有的新需求。

“有些企业内部成立相关部门,有些企业则将业务外包。”潘聿航表示,碳市场业务只是广义碳资产管理的一个子集,“碳资管的市场空间与上述业务的业务量高度相关,如果以上业务进入常态化,粗略估算下的广义市场规模也能达到千亿级别。”

金融机构积极推出碳金融产品

“在帮助企业开发CCER项目的同时,上海宝碳还直接收购碳指标,并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朱伟卿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目前上海宝碳持有的CCER资产市场份额较高。”

尝到CCER资产升值甜头的上海宝碳,期待全国碳市场能早日允许碳资产管理公司入场交易。“基金募集都已到位,目前正等着全国碳市场允许机构开户交易。”朱伟卿表示。

7月11日,中融信托发行首单碳交易CCER投资信托,上海宝碳担任投资顾问,信托资金将投资于碳排放权交易所上市的CCER,并适时参与碳市场交易;今年2月,中航信托与中国节能协会碳交易产业联盟、上海宝碳联合设立“碳中和”主题绿色信托计划,投资标的覆盖全国范围内可交易的优质碳资产,今年7月已完成部分碳资产数百万级规模的首批建仓。

聚焦“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丨千家碳公司放眼万亿市场,金融机构也积极推出产品

(点击可查看大图)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长安信托和华宝信托等信托机构也发行了类似的碳资产投资信托,主要投资碳排放配额及CCER资产,初期参与地方碳市场,后期会适时参与全国碳市场。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该类基金既可帮助企业开发管理碳资产,实现碳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可为合格投资者参与碳交易提供投融资产品,让投资者获得碳交易带来的收益。

“上海宝碳陆续参与发行了7只碳金融产品,其中4只已顺利退出,目前在管的还有3只,上海宝碳的角色是基金的GP(有限合伙人)或投顾。”朱伟卿向记者表示。

朱伟卿认为,随着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全国碳市场的流动性将大幅提升,碳价也将提高,“碳价是围绕着节能减排成本走的,根据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的研究报告,中国节能减排的平均成本大约是258元/吨,目前全国碳市场价格不到50元/吨,未来肯定有较大的空间。”

记者注意到,除上述碳资产投资信托外,中海信托和英大信托还推出了服务型信托,委托人将其持有的CCER资产作为信托基础资产交由信托公司代为管理与交易。

在信托公司发行碳信托相关产品的同时,银行则纷纷开展全国碳配额的贷款业务。9月初,江苏银行宿迁分行向江苏新动力(310328)(沭阳)热电有限公司发放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该企业是全国首批纳入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企业之一,共持有碳配额40.73万吨。江苏银行参照全国碳市场交易价格,为该企业办理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500万元,利率为4.36%,比该行一般抵质押贷款低64个基点。

9月9日,汇丰中国也宣布,已为一家能源类国有企业办理一笔碳排放权关联贷款。汇丰中国工商金融总监马健表示,“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碳排放权被赋予了市场价值,具备了流动性和金融属性。此次贷款有助于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优化融资结构。”

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等多家银行也均落地全国碳排放权贷款,企业将拥有的碳配额作为抵押资产向银行贷款,从而盘活企业碳资产。此外,易方达基金也已与上海环境(601200,股吧)能源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明确未来将围绕“碳中和”“责任投资”等领域开发系列主题基金产品。

“最近陆陆续续还有多家金融机构找来,希望共同在碳金融方面进行探索。”朱伟卿说。

投资机构挖掘碳赛道投资标的

“目前正在看碳产业链方面的股权投资机会。”中缔资本合伙人刘瑶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4年前开始关注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全国碳市场启动、CCER项目备案即将放开,碳产业链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在寻找一圈后,刘瑶发现,碳产业链行业仍属于早期阶段,可投项目不多。

今年5月,碳排放管理软件和咨询解决方案提供商碳阻迹获得5000万元A轮融资,由高瓴和经纬共同投资。这被认为是今年碳产业链公司获得的第一笔股权投资。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谈及入股碳阻迹时表示,碳阻迹运用科技创新提供碳中和解决方案,核心特点是依靠技术帮助企业去管理和减少碳排放,形成了中国也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成为科学指导各行业做碳排放计算的一个基础设施。

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碳相关产业链。红杉中国日前与远景科技集团共同成立“远景红杉碳中和基金”;北清环能近日公告也透露,拟以自有资金1亿元人民币,与博正资本、西藏禹泽、中国水业共同出资设立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

“碳产业链股权投资看好三大领域,一类是碳监测等数字化领域,系统可用来监测、预测和管理碳资产;一类是碳相关方面的数据,未来数据会非常值钱;一类是碳资产管理公司,围绕着碳交易相关的资管业务,比如碳配额的管理、碳期货、碳基金等。”刘瑶向记者表示。

为深入了解碳资产管理相关产业链,刘瑶特意考取了碳交易员证书,“未来个人也可以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碳资产管理这一市场的潜力和市场空间都很大”。

“我们希望联合各方共同做大碳资产管理这一市场。”朱伟卿向记者表示,“赋能分为资金赋能和业务赋能,上海宝碳如果引进财务投资者,我们倾向于顶级投资机构;如果引进战略投资者,我们倾向于具有业务协同性质的企业。”

刘瑶向记者透露,正打算投资入股一家主营碳排放与碳资产管理平台方面的碳产业链公司。

“对股权投资市场而言,碳中和的确是很好的赛道,持续看好这一赛道。”汉理资本董事长钱学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过,他同时强调,这一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小,比如碳审计确实市场有需求,但门槛普遍不高,服务类公司从商业模式而言并不是风投机构所喜欢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股权投资人也向记者表示,在看了多家碳赛道公司后还没入手,“为数不多的碳产业链公司,业务还存在不小的瓶颈”。

编辑:叶舒筠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