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丽娜
小小玻璃瓶,全球大市场,催生玻璃制品企业纷纷走上市之路。据据中研普华数据,中国是世界上玻璃瓶使用比例最高的国家,占全球玻璃瓶的55%,每年已超过500亿个,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
2019年6月,原计划拟登陆上交所主板的浙江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才府玻璃”)在上会当日主动申请撤回申报材料,首发审核被取消。2021年6月21日,才府玻璃更新了申报稿,拟于深交所主板上市,保荐机构为财通证券。9月16日,才府玻璃的IPO进程更新为首发暂缓表决。
时代商学院研究发现,该公司存在扩产项目未批先投产、产能扩建合理性存疑等问题。
9月26日,时代商学院就上述问题向才府玻璃发函询问,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对方回复。
产能扩建合理性存疑
才府玻璃成立于2009年,主要产品包括玻璃瓶罐和玻璃器皿两大类,其中玻璃瓶罐包括酒水瓶、食品调味品瓶等,玻璃器皿包括蜡烛杯、组培容器等。
在生产能力上,招股书中,才府玻璃称经过多年发展与积累,公司拥有国内领先的玻璃包装容器生产技术,目前,具备年产44万吨玻璃包装容器的生产能力。
本次IPO,才府玻璃拟募资4.9亿元,用于产能扩张,具体为3.8亿元用于年产30万吨玻璃包装容器项目,1.1亿元用于年产6万吨玻璃包装容器项目建设。
而事实是,才府玻璃的产能利用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扩产的合理性存在争议。2018年至2020年,才府玻璃实际产能分别为25万吨、37.50万吨、38.50万吨,对应的实际产量为23.94万吨、35.09万吨、31.52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75%、93.57%、81.88%。
在招股书中,才府玻璃将山东华鹏(603021.SH)视为同行可比公司,2020年,山东华鹏瓶罐的产能利用率位99.22%,器皿的产能利用率为99.89%,总体产能利用率趋于满负荷。才府玻璃2020年的产能利用率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从产能相关的数据,可见才府玻璃的产能在2019年净增加了12.5万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2020年却仅净增了1万吨,产量净增剧减,有产能过剩的风险。
根据推算,上述两项目达产后,才府玻璃将新增36万吨产能,约占现有产能的82%,接近现有实际产能。这意味着,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实际产能将翻一倍。目前才府玻璃的产能利用率未满且连年下降,并不存在花费数亿元资金扩产的需要,其募投合理性亦值得怀疑。
根据2020年财报显示,才府玻璃账面货币资金为0.53亿元,短期借款1.37亿元,且2020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5.85%,其还债压力较大,其募投资金是否会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也值得推敲。
扩产项目未批先产
才府玻璃在浙江德清共有两个生产厂区,一厂区于2012年8月通过审批,但在2011年1月、2012年7月就开始分批投产。二厂区于2017年2月通过审批,二期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申请于2019年4月被相关政府机构受理。但在2016年2月、2018年3月,二厂区也开始分批投产,明显投产早于两厂区建设项目通过审批和验收的日期。才府玻璃或存在“未批先产”的违规操作。
根据才府玻璃报送的《建设年产6万吨高档轻量化玻璃包装容器清洁化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年产16万吨高档轻量化玻璃包装容器项目(二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显示,其在浙江德清共有两个生产厂区。一厂区在2012年1月委托编制了《年产10万吨高档玻璃包装容器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同年8月该项目通过德清县环保局审批。
二厂区在2016年12月委托编制了《年产16万吨高档轻量化玻璃包装容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于2017年2月通过审批,2017年4月通过环保局组织的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期),二期验收申请于2019年4月被受理。
矛盾的是,招股书显示德清一期厂区在2011年1月、2012年7月分批投产,早于该厂区建设项目通过审批的时间。二期厂区在2016年2月、2018年3月分批投产,亦早于该厂区建设项目通过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日期。
另外,据环评文件显示,2017年4月,“年产16万吨高档轻量化玻璃包装容器项目”通过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一期),此时二厂区建成1座120m^2玻璃池窑并形成8万吨产能,2017年12月,另1座120m^2玻璃池窑建成并投入生产。而招股书称,才府二期厂区的5号窑炉系2018年3月投产。
在厂区的管理上,才府玻璃除了涉嫌违规生产以外,还存在管理不力的先例。招股书显示,2012年和2013年厂区发生了两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2人死亡,2016 年9月再次发生安全事故,厂区原料车间上料区处发生物体打击致一名工人死亡。
关于上述安全事故,据《反馈意见》显示,发审委亦曾质问才府玻璃:上述安全生产事故是否构成违反《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重大违法行为?
若以上披露的信息属实,才府玻璃违规生产、管理不力的事实无法抹去。
总结
从才府玻璃生产能力和生产规范性来看,其在产能利用率方面并未达标,却依然计划募资数亿元扩产,合理性存疑。
而此前在生产上或疑似有违规生产的黑历史,也令人对其经营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屡次发生安全事故致人死亡更是企业经营的“致命伤”,才府玻璃以上的劣迹史或成为其IPO绊脚石。
(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