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快报
2021
10/22
20:35
亚设网
分享

正在中国·松山湖举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另一个名字是:“HDC.Together”。这清晰地展现出其深深的“生态”烙印。

这里是我们管窥华为HMS生态发展的一个窗口。

仅用三年,三分天下居其一

做生态之难,超乎想象。

纵观业界,微软、三星、黑莓等厂商都曾有过构建移动生态的努力,但都失败了。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做一个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生态。生态壁垒之高,对于挑战者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困难。”

所以,当华为2019年正式提出构建全球移动应用生态时,业界不乏质疑。

但是,华为用数字回应了一切。

2018年,华为应用市场AppGallery、华为音乐等开启全球化,彼时的注册开发者数量只有56万。第二年,HMS Core 4上线,注册开发者数量增长到130万。2020年,在华为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松湖会战举行,全新的HMS Core 5上线,HMS生态的开发者数量达到230万,崛起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并真正站稳了脚跟!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在今天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上,最新的数字令人瞩目: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华为云CEO张平安宣布:全球加入华为生态的注册开发者数量已经超过510万!全球7.3亿终端用户使用华为应用市场AppGallery,今年前三季度的全球应用分发量超过3322亿次,同比增长13%,快应用分发也超过115亿次,同比增长188%!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这是一个里程碑,横向对比iOS、Android移动生态,华为HMS虽然后来,但是却创下了更快的发展速度。仅用三年,华为HMS生态就在全球移动应用生态中三分天下居其一。

评判一个生态,既要看数量,如注册开发者的数量、应用分发的数量,更要看质量。华为HMS生态,从来都不是跟随,而是开放和勇于创新,其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将自己定位为创新的开拓者,并把多年积累的看家本领技术优势悉数开放给开发者,加速共同创新:目前HMS生态已经探索出全类型的应用形态,原生应用、快应用、FA、原子化服务、服务号等多种形态的数字服务,给用户带来更智能、便捷的体验。尤其是快应用,更是有“免安装、体积小”凸显轻量化、跨平台分发的优势。

而且,HMS生态是为智能物联时代而生,其不仅支持手机,更是可以实现在智慧屏、PC、智能手表、Pad、VR眼镜、车机等多终端间智慧分发和流转。据中国智能物联网白皮书,预计2025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近200亿个。HMS生态在“万物智联,亿亿联接”中担纲重任。

更重要的,是华为HMS生态能让开发者赚到钱。据了解,2021年前三季度给开发者带来的分成收益同比增长达到62%!一个表盘主题的开发者单作品分成收入可以达到1300万元。笔者认为,生态,关键在于价值分配问题,判断一个生态是否能成功、是否能持久,就要看生态中的各方是否能真正赚到钱,从这个角度看,华为HMS生态给开发者的分成收益增长就更加具有分量。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华为到底有多开放?

陶新乐,开发的“白描”APP,开始是为自己喜爱读书的女朋友打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用它来将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之后不断打磨,尤其是集成了华为HMS Core的ML Kit(机器学习服务)之后,实现了精准高效的文本识别。目前,其在华为应用市场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500万。

有意思的是,白描APP还“意外”地获得了视障人士的青睐。通过“拍照-识别文字-朗读结果”反馈形式,让视障人群更方便地了解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平面文字。

这是华为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开放、赋能开发者的一个缩影。HMS Core,作为华为软硬件开放能力的合集,是最能体现HMS生态能力的根基,为开发者提供一整套应用开发基础服务,帮助开发者以快速、高效、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建立应用。目前集成HMS Core能力的应用已经超过17.3万个,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为到底有多开放?从HMS Core中开放的能力可见一斑。今年的华为开发者大会发布的HMS Core 6,堪称是史上最强大的华为核心技术能力合集,开放7大领域、69个Kit,API 21738个。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随手举几个例子就能看出华为的“开放”力度。最近,元宇宙炙手可热,但大多停留在概念炒作,打开来看仍然是图像图像、AR/VR等技术。然而在HMS Core 6中,华为已经将自己巨资研发、默默积累的相关能力共享给开发者。例如,在图形图像领域,HMS Core新增或增强了3D建模、AR引擎、图形计算、图形引擎等开放能力,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属于自己的“元宇宙”。拿3D Modeling Kit来说,开发者可以通过普通智能终端的RGB摄像头拍摄物体不同角度的多张图像,就能快速自动化生成物体的3D几何模型和纹理,而AR Engine则率先实现厘米级的虚实融合能力,突破性解决了虚拟光影和真实光影的一致性问题。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又如,在应用服务领域,华为的Petal Maps Platform开放了全新沉浸式车道级引导能力,并向全球22国开放车道级引导体验,更加真实、直观地呈现物理世界的道路信息。土耳其最大的B2B在线零售商Hepsiburada集成了Petal Maps Platform位置能力,通过搜索提示、逆地理编码、地图显示、融合定位等服务,弥补了此前地址搜索不准确、物流信息不完善、位置定位不精准的问题,定位成功率达到98.04%,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购物体验。

本次大会首次采用数字人全程实时手语直播,数字人基于即时听到的语言,通过华为手语服务,可以实时生成连贯、自然的手语。同时,华为宣布将这个能力通过华为手语服务(SignPal Kit)开放出来,赋能开发者。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数据显示,华为近十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高达7200亿元。可以这样说,HMS Core就像是一道桥梁,将开发者和华为这么多年投入巨资研发的核心技术能力连接起来,让技术惠及更多企业、更多人。

一切皆服务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在华为全球旗舰店深圳万象天地举办的AR艺术展吸引了很多观众。“在博物馆需要隔着玻璃看名画,这次在华为全球旗舰店,我走到蒙娜丽莎(002918,股吧)面前把她神秘微笑里的光影细节看了个够!” 一位观众这样说。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这背后,是华为河图所构建的数字孪生世界,这个华为2019年8月推出的底层技术平台,能够将物理世界转换为每平方公里40亿的三维点图,结合AR,可以在任何物理空间中融入相匹配的二维、三维数字信息,实现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目前,已经在商圈、文旅等领域获得应用。

从华为开发者大会2021上传来的好消息:华为将河图的能力构建到云上,以服务的方式开放给合作伙伴和开发者。

张平安表示,数字化时代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都将是云化的,即全数字化、全云化、AI驱动、一切皆服务。华为云开放的核心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经验即服务。以经验即服务为例,开发者在华为生态中将能通过此前发布的云开天aPaaS接入华为的搜索云、网络云、河图云、开放云等服务。

而且,aPaaS不是华为一个“人”在战斗,还汇聚了华为众多的合作伙伴,这让其成为华为生态共创的产物。这意味着你可以轻松地用服务的方式获取别人的经验,不用重复造轮子。

这种服务的无微不至还体现华为HMS全球应用创新大赛、耀星计划、沃土云创技术等上面。例如,华为HMS全球应用创新大赛就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全球应用开发者的创新动力(310328),带来丰富的全场景慧慧创新应用和服务。今年的大赛共有全球超过4000个参赛团队参与,提交的HMS创新应用数千款。2017年发布的耀星计划,在应用开发的全生命周期为开发者提供面向开发创新、营销、用户增长等维度的支持,目前在全球已经向超过1万家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发放相应激励资源。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从能力开放到服务支持,从资金激励到展示平台,华为的一切皆服务,带来的是:处处皆赋能。

后记:从强大到伟大

华为HMS生态的异军突起,也折射出华为的蜕变。

如果说过去三十余年,华为凭借着“持续向一个城墙口冲锋”,成为了一家强大的技术企业;那么,最近几年,华为则是通过彻底的开放,吹响成为伟大生态型企业的号角,从“技术”的强大走向“技术+生态”的伟大。

华为的未来有迹可循:以更加开放的HMS新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华为HMS生态就展现出这种蜕变的路径。正是有了华为在开放上的坚决与坚持,吸引来越来越多优质的开发者,如强壮发达的根系,支撑起华为HMS生态的参天之木、茂盛之林。由此,“技术”与“生态”构成了华为在万物智联时代的增长双螺旋,以技术赋能生态,以生态促进技术,相互作用、生生不息。

这次华为开发者大会的主题是“未来,有迹可循”。是的,华为的未来之道已经有迹可循:以万众互联的“技术+生态”,赢得万物智联的大时代。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闫跃龙。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