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三千亿,南沙底气何来?

快报
2021
10/25
08:33
亚设网
分享

编者按

近年来,各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引下,勇于担当作为、大胆探索创新、努力破解实践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重要经验,值得很好总结和宣传推广。广州南沙区从一片滩涂,到承担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三区一中心”的重要发展使命,这片803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生动样本之一。

广州南沙区立足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十四五”发展思路、新兴与未来产业发展路径、国际化人才特区打造、高水平开放与科技创新“顶天立地”体系等方面,创造性地采取了很多首创做法和经验,值得研究借鉴。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广东海丝研究院,深入调研南沙近年来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方面的创新实践。

2014年,踌躇满志的谢嘉生与团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广东医谷”项目落地在广州南沙区。彼时,南沙获批国家第六个国家级新区还不到2年,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可谓一张白纸。

“当时下这个决定非常冒险,毕竟当时南沙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几乎是零基础,产业政策与配套都十分欠缺,为了给双方信心,我们当时还专门邀请了很多专家来论证这个事。”直到今天回忆起当时的决定,谢嘉生依然感慨。开园两年,广东医谷的入孵率就实现了近100%,并成功获评生物医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同谢嘉生面临的问题一样,2019年,当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初次到访南沙时,这里并非他唯一的选择。为了选择一个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他带领团队辗转于浙江、湖南、江苏与陕西多地考察。

“广州南沙一没有专业人才储备,二没有航空航天工业基础,将产业化基地落在这里的风险较大。双方为此沟通了长达1年时间。”所幸,中科宇航最终选择了南沙。2020年,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迎来签约动工仪式。

巧合的是,谢嘉生与杨毅强所代表的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产业,在当时均属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而南沙在此方面的产业基础几乎为零。

如今,生物医药产业已经蝶变为南沙未来全力打造的新兴支柱产业,集聚了辑因医疗、兆科、卫视博、健齿生物等一批明星企业,而航空航天产业也被视为南沙未来着力打造的新兴优势产业,中科宇航、吉利航天相继落地,中国航天第三极呼之欲出。

一切看似巧合,背后却颇有深意。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南沙凭借一路跨越式发展、折叠式进阶,仅用了短短数年就从无到有创造了历史,堪称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样本。

南沙踏准了转型发展的节点

在下决心是否落地广州南沙前,广东医谷的执行总裁谢嘉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最早接触南沙区是在2012年,彼时南沙区刚刚获批国家级新区。作为经济开发区的南沙,最早将招商的重点定位在吸引一些上规模的制造类产业、大型项目身上。

“因为只有这类项目的效益见效才快,我们第一次与南沙接洽时,很大一部分人对生物医药产业的理解还只是概念,教育普及过程花费了双方很长时间。”谢嘉生坦言,生物医药研发与转化周期长、投入风险高,因此地方政府在引进项目时确实承担了很大压力。

2014年,广东医谷确定落地广州南沙。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谢嘉生团队当初选择的明智。“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产业,需要非常包容与开放的环境,南沙作为自贸区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两者非常搭配。”

尤其是南沙对创新的包容程度,谢嘉生感受颇深。他2017年底引进的基因编辑初创企业辑因医疗,是一家针对遗传病和癌症开发创新疗法的前沿技术公司。“当时这家公司并不能带来任何经济效益,在基因编辑出现风波时,南沙依然坚定地支持整个项目的运转。”谢嘉生说。

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成为基因编辑领域的头部企业,2020年底,其针对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的批准,成为国内首个获准开展临床试验的基因编辑疗法产品和造血干细胞产品。

在南沙区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谢晓晖看来,任何一个新兴产业都需要建设培育期,非但不能马上见到效益,甚至还要承担押注失败的风险。“但作为回报,新兴产业一旦成功,其贡献也是巨大的。”

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当南沙2017年选择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时,同行者寥寥。“前几年投入虽然未见收益,但持续几年后再回看时,却已见‘森林’。2017年之后,云从科技、小马智行、科大讯飞(002230,股吧)等人工智能明星企业已在南沙形成集聚之势。”谢晓晖说。

集聚效应为南沙带来了知名度,帮助南沙在吸引海归人才方面迅速建立起优势,为南沙引来了300余名工程师。同时,人工智能明星企业的估值在短短几年内攀升至数十亿美元。

随着生态建立起来,南沙的人工智能产业开始在汽车、教育、医疗等多领域开花结果,南沙在智能汽车、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产业脱颖而出,并引进了一批控制芯片、半导体、导航与激光雷达等项目。

在谢晓晖看来,无论是生物医药还是人工智能,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中国未来转型升级的重点,而南沙凭借围绕“新”字做文章,前瞻性地预判到了这一趋势,踏准了时代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

3000亿目标背后的“思路之变”

开局见新机。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南沙将“十四五”期间全区经济年均增长目标定在10%左右,提出到2025年全区经济总量达到3000亿元。

“十三五”期间,南沙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GDP实现1846.11亿元。这意味着,南沙GDP要在“十四五”期间接近翻番。

3000亿元GDP目标背后,南沙需要完成发展思路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南沙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广州市南沙区发改局副局长刘兴华认为,“十四五”期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深度联动构成了南沙发展环境的主基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因此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的难度也在加大。

“国际形势复杂性上升、不确定性增加,南沙未来在引进资本、人才和技术等高端要素上面临严峻挑战,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的难度将显著增加。同时,南沙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边际效应递减,改革攻坚的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刘兴华认为,这就要求南沙主动求变,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开创新时代南沙改革开放新局面。

在南沙开发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钱军平看来,南沙实现3000亿元目标是有底气的。“南沙‘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发展就实现近两位数的较快增长,随着支撑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消费潜力、营商环境、人口集聚等条件持续优化,‘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将稳中求进。”

他认为,相比“十三五”,南沙未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承载更多发展功能,凭借此前奠定的发展基础,一定会在“十四五”期间迎来释放期。“例如,明珠湾起步区、南沙科学城、庆盛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万顷沙南部片区、综合保税区等重点片区和平台,‘十四五’期间将会从开发建设逐步进入到产业导入阶段,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谢晓晖表示,围绕3000亿元GDP目标,南沙已经提出了“双轮驱动”策略,即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算了一笔账。“南沙目前汽车产业已破千亿,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再撑起一个千亿产值;同时,南沙通过布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引进了南砂晶圆、芯聚能、联晶智能等一批项目,近年又培育引进了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产业。这几大产业足以保证南沙未来几年都有稳定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南沙以创新引领为核心,确立了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航空航天、新能源、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得来、接得住、发展得好”

9月26日,中科宇航(广州)装备工业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宇航广州子公司”)在南沙区正式开业。该公司主要负责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的具体运作,开展系列化运载火箭的生产制造,快速形成中科宇航运载火箭的量产能力。

杨毅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科空天飞行科技产业化基地预计年产30发火箭,还将为南沙集聚空天飞行器研制、总装总测、宇航动力、卫星研制等高端装备制造资源,牵引测控运维、发射服务、关键部件等上下游企业构建全产业链集群,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助力南沙打造我国商业航天新的增长极。

“大航天时代已经到来,任何一个大国都不会错过这班车,目前全国很多城市也都将其视为重点发展方向,特别是商业航天未来的市场估值非常高。”杨毅强拿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举例,其发射2000颗卫星就已获得了10万名客户,“因此不能用普通的招商思路看新兴产业,应该看重其长尾效应。”

长期研究招商工作的谢晓晖,对此颇为赞同。“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只是一个决策,至于能不能引得来、接得住、发展得好,就要看当地能否形成生态。”谢晓晖直言,单从招商讲,引来项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做好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工作,联合其他部门出台针对性的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

当前,南沙深谋“链长制”招商,希望以推进“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共振发展为抓手,加强产业链头部企业靶向招商,以大项目引进带动产业集聚,推动企业抱团联动,加快形成链群关联、协同共生的产业生态。

拿航天航空产业举例,南沙率先引进了火箭头部企业中科宇航,以及全国首个集卫星研制、运载发射与卫星应用的全航天产业链吉利航天总部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通过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如规划商业航天航空产业园、筹备专项基金、提供人才政策等,力争实现从有到优;最后,还将依托航天航空产业园和专项资金等产业配套资源,集聚一批商业航天航空上下游产业项目,谋划布局一个集运载发射、卫星研制和航天应用于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集群,实现从优到精。

当前南沙面临“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重大历史机遇,正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要素资源集聚加速期。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南沙下一步的动作关系重大。

正如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卢一先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的那样,南沙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紧密对接服务支持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和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倾力打造大湾区一流的改革开放平台、一流的创新发展平台、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人居环境,将南沙加快建成全球创新发展示范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策划:广东海丝研究院院长古国真

统筹:广东海丝研究院副院长游南海

(作者:李振 )

(张泓杨 )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亚设网的观点和立场。

2.jpg

关于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