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撕逼客 对冲研投专栏作者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10月29日,也就是上周五,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专门发布了一篇短报告来介绍当前丙烷形势。我们知道(其实你不一定知道),EIA的《今日能源》(Energy Today)发布的专题短报告,往往都是EIA最近正在关心的重点问题。丙烷,丙烷。。。在能化市场上我们曾经碰到许多非常夸张的行情,气体比液体更容易发生。2013年入冬之前的美国丙烷暴动就是个很好的范例。
2013年底的丙烷暴动
我们所说的LPG,翻译过来是液化石油气,区别于液化天然气(LNG),LPG主要是炼厂在炼油过程中副产的,称之为炼厂气,但也可以从油田副产,也就是油田轻烃;或者气田副产,也就是天然气液(NGL)。
2013年是美国页岩革命的高峰期,页岩油气伴生的轻烃量非常大,形成了新建天然气处理工厂的热潮。我们知道,无论是管道天然气,还是液化天然气,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如果不把伴生的轻烃分离出来,不仅从经济效益上来说不划算,也无法满足安全运输和使用的要求。天然气处理工厂的主要设备,是分离塔和稳定塔,看上去有点像炼厂,但要比炼厂简单得多,因为甲烷和轻烃的沸点有很大差别。甲烷是其中沸点最低的,乙烷和丙烷要高一些,更加容易液化,而丁烷稍微加一点压力就会变成液体。在美国,习惯上把这个市场称之为天然气厂液体(NGPL),所以我们每周都能在天然气周报里面看到NGPL的标签。简单来说,NGPL市场就是甲烷+LPG。
在冬季,稍微允许一点乙烷进入天然气管道,但甲烷和乙烷如果都按热值定价,当天然气价格偏低时,这样做就变得不合适,这称之为乙烷拒绝。反过来,冬季天然气价格过高时,实际会有一部分乙烷掺混进管道,被当作甲烷来燃烧使用。
甲烷在化工方面的用途主要是生产甲醇和尿素,随着一碳化学的发展,甲醇制烯烃(MTO)这样的工艺在逐步成熟。但美国有很多天然气法甲醇产能,却没有什么MTO产能,原因是美国有丰富的乙烷和丙烷,没有必要让甲烷到甲醇绕一圈,在工程上这是不经济的。乙烷和丙烷都可以作为烯烃裂解原料,但美国更流行的不是丙烷脱氢装置(PDH),而是乙烷裂解或者乙烷/丙烷共裂解,这意味着它们除了作为燃料有热值定价,还有作为化工原料的烯烃净回值定价(netback)。丙烷定价受丙烯的影响比较大,而丙烯可以参与烷基化反应,所以和汽油价格又有一定关系。
在乙烯最大化为目标的气体裂解装置中,乙烷和比丙烷更好的裂解原料,所以乙烷和丙烷的价格有互相牵制关系。此外,丙烷可以很方便地用压缩钢瓶运输,所以丙烷要比乙烷市场活跃得多。比如,遍地无肉不欢大胃王的美国人喜欢BBQ,所以很多丙烷罐子是用来烧烤的,可能就扔在自家后院。又比如,美国中产阶级住大house,打理草坪需要割草机,烧的也是丙烷。
这些,中国人还是好理解的,美国人的其他一些丙烷消费,中国人就不太能理解了。美国农民,那些红脖子非常豪横,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美国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很高,春天开耕的时候,联合收割机前面可以安装火焰喷射器,直接烧掉杂草,变成草木灰后还田,这烧的就是丙烷;而到了收获的时候,玉米、大豆、小麦入库前的烘干也要用丙烷,很多农庄都有专用的大型烘干房。这些丙烷是用大号储罐进行运输的,比我们见到的液化石油气钢瓶要大很多。
不用说,农户家里冬天也是用丙烷来取暖的,因为地广人稀铺天然气管道不划算,因为同样的原因美国也没积极性去搞5G村村通。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农业国,如此奢侈的生产方式,其他国家要学还真不好学,讲穿了这些其实也都是碳排放。恰恰就是收获季的烘干需求,瞬间点燃了2013年冬的那波行情。
2013年收获季大平原上雨水正好多了一些,结果产生了额外的丙烷需求。11月1日结束当周,中西部的丙烷库存下降了200万桶,是自1993年以来同期下降幅度最大的。美国中西部最主要的丙烷作价点是堪萨斯州的康威(Conway),而美湾地区最主要的丙烷作价点是贝尔维尤山(Mont Belvieu),我们一般称之为MB。美湾是全世界最大的炼厂区,在页岩革命前,美湾LPG市场对炼厂气的依赖程度很高,而页岩革命后,由于靠近页岩油气主产区,美湾LPG开始相对过剩,从而对MB价格形成了压制。
如果这个时候出点问题,比如2011/12年的暖冬,或者乙烯裂解装置的意外产能利用率损失,就很容易导致MB价格暴跌。但这也刺激了美国出口LPG的意愿,出口的FOB价格一般是参考MB的。在2013年底的特殊市场环境下,Conway很快升水了MB3美分/加仑,相当于1.26美元/桶。在2011-2012年看到了WTI-Brent价差撕裂后,市场再次看到了Conway-MB价格的撕裂。
管道物流瓶颈和价差彻底撕裂
但这还远不是结束,中西部地区因意外消费增长而掏掉的库存,因为物流问题难以回补上来,结果导致行情持续发展。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存在复杂的能源互供关系,而加拿大的油砂油发展,与美国的页岩革命相互交织,在那些年严重扰乱了油气互供关系。
具体来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也有非常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不仅天然气要出口给美国,伴生的轻烃也要出口给美国,一系列管道都是以此为目的建造的。然而,随着加拿大油砂油产量越来越大,一种主要的物资开始变得不够用,这就是凝析油(condensate)。在亚洲地区,凝析油普遍是石脑油的代用品,作为烯烃和芳烃原料。而在油砂油生产中,凝析油可以充当稀释剂,将既重且黏的油砂油稀释到能够管输的水平。也就是说,加拿大的油砂油产量越大,凝析油的需求也越大。本身不缺裂解原料,对生产PX之类也缺乏兴趣的美国,就动了向加拿大出口凝析油的脑筋。其结果就是对金德摩根的科钦(Cochin)管道反向改造,这条管道本来是向中西部地区出口丙烷的。
正应了那句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3/14冬季是个寒冬。我们对冬季的寒冷程度经常描述地非常含糊,很多媒体人动不动就喜欢用百年极寒来描述。其实,冬天有多冷是完全可以量化的。第一,入冬是否早;第二,出冬是否晚;第三,均温是否低;第四,寒潮是否多和强。这四个评价标准,会比通常使用的取暖天数(HDD)更加立体,也更有利于交易。
2013/14冬季属于寒潮比较频繁的一个冬季,受到寒潮的影响,12月6日结束当周和1月3日结束当周,全美丙烷库存分别下降了150万桶和120万桶。而从10月11日开始到1月下旬,中西部丙烷库存下降了1280万桶,而5年均值仅仅是下降730万桶。1月21日,Conway对MB的升水达到了恐怖的95美分/加仑,已经接近了40美元/桶。由于管道运输跟不上,美国再度激活了卡车长途运输。但和2011年WTI-Brent巨大价差不同,丙烷卡车运输比原油卡车运输更难组织。而且严格说来,2011年本来也不是靠卡车司机把原油基差打下来的,最终还是靠铁路运输和管道反向改造预期。
美国内陆丙烷价格的暴涨,对全球市场也产生了影响。虽然2013年的时候,石脑油的裂解价差已经不像2011年那么疯了,但经过2012年几乎平水原油的低谷期,已经有明显恢复。中国新建独立芳烃装置来生产PX,解决PTA的原料问题,由此产生了对重石脑油的巨大需求。
同时,2013年处于全球经济恢复阶段,美国经济已经走在扩张的轨道上,连饱受质疑的劳动参与率都有触底迹象;欧洲通过“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和“欧洲稳定机制”(ESM),暂时脱离了债务危机状态,原油绝对价格开始重新走高。那个时候,人们甚至产生了这样的怀疑,美国页岩油增产,加上减少海上进口原油,是否足以压制油价。因为当时美国还不能直接出口原油,而且2013年夏天的时候WTI和Brent还平水过,美国国内原油价格明显比国际原油价格强。原油把石脑油顶上去之后,裂解装置总会产生一些丙烷替代石脑油的需求,更不用说中国还在兴建一批80万吨级的PDH装置,丙烷原料基本都依赖进口。
当前形势
显然,美国人对丙烷价格是心有余悸的,所以在这个敏感时候,EIA再次发布丙烷专题短报告,就不得不让人保持高度关注。特别重要的是,2013年的时候,恐怕只有专门做LPG的,才会关心美国Conway、MB价格,而现在我们有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LPG期货。
EIA数据显示,目前的丙烷价格还在不断走高,而且远远跑在5年区间之上,10月份以来就一直超过2.5美元/加仑,这是自2011年以来最高的价格。注意,2011年以来,也就是说现在价格比2013年丙烷暴动前那个月还高。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丙烷的低库存,虽然近期库存有所上升,但依然只是5年区间的底部。天然气库存已经都快追上5年均值了,而丙烷却还远远没有。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从乙烷拒绝角度来理解,乙烷和天然气关系密切,而丙烷和取暖油关系密切。EIA有专门的丙烷-取暖油报告,称之为HOPU。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也就是大平原上的很多州,丙烷取暖需求都超过5%,甚至超过10%,主要是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州。它们主要分布在五大湖以西,靠近美加边境的地方,美国叫做上中西部。必须要学好英文,我担心有些人翻成中东高层。现在的2号取暖油实际已经是标准的超低含硫量柴油(ULSD),和道路使用的USLD是一个标的,只是习惯上还是把NYMEX交易的ULSD称为取暖油。这里多说一句,ULSD又和什么关系密切呢?这就是生物柴油,还有植物油、RINs值,关于这个之前我已经写过报告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对冲研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