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下旬,美国商务部以应对全球芯片危机为名,强势要求包括台积电、三星在内的20多家芯片相关企业提供商业机密数据,最后期限是11月8日。
如今期限将至,继多家企业先后表示妥协配合之后,最近,韩国三星也传来服软信号。
美商务部向多家芯片相关企业“勒索”机密数据
随着11月8日大限临近,三星终于撑不住了。据韩国媒体报道,11月3日,韩国企业三星表示会准时提交商业数据给美国审核。事实上,做此决定之前,三星已左右为难了一个多月。是什么原因让美国不惜违反公平竞争的商业规则也要进行“数据勒索”?近期美国汽车制造业大幅减产,经济复苏陷入低迷。这些现象和美国近期“数据勒索”的行为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九月底,美国通用汽车有六家工厂停产,福特也宣布部分车型限产,很多工人面临失业。持续已久的全球芯片短缺已经迫使美国诸多车企及其他制造业削减产能。
今年8月,美国经销商的新车销量不到100万辆,较2019年8月的358万辆减少72%。汽车业的低迷令美国经济复苏雪上加霜。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仅有2%,为11个月来最弱增幅。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曾表示,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半导体生产中,美国制造的这一比例为零。此番言论并非过于悲观。近年来全球芯片制造工艺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今年三星已经率先完成了全球首颗3纳米芯片试产,台积电则霸气官宣已突破2纳米芯片技术,并计划2024年量产。而美国的企业还在研究10纳米、7纳米制造工艺的芯片。
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表示,仅仅从芯片制造角度来说,美国的企业与台积电和三星应该有十年左右的差距。
数据显示,在代工市场上,目前,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台积电的市场份额占54%,而三星的市场份额也高达18%。与此同时,美国本土制造的芯片数量所占份额却不断减少。
“芯片荒”背景之下,众多相关企业都在向台积电追加汽车芯片订单。这种状况使得原本就向亚洲倾斜的芯片制造业显得更加失衡。
美国重新审视本土芯片产业链
持续的“缺芯潮”让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本土芯片产业链。而修复供应链,重夺芯片霸主地位,是美国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美国总统拜登:芯片,就像我手里拿着的这个。这些芯片、晶圆,我们的电池、宽带,这是一切的基础。
尽管芯片无比重要,但美国政府也发现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供应链问题,6月8日,拜登政府宣布成立新的供应链中断工作组,应对供应链挑战。
近年来,美国政府在全球半导体领域频频伸手。从禁止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向华为提供芯片,到现在向全球20多家芯片相关企业索要商业机密数据。此次美国向企业索要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有:过去三年企业的订单出货情况、库存情况、客户信息、制程节点等。罗列项目事无巨细,问题清单多达26条。
太和智库研究员张超表示,有这些数据,相当于知道了对方的底牌。对于非美国本土企业来说,今后在任何商业谈判中,都是一种“裸奔”的状态。而让这些企业最为担心的还在于,美国政府有可能会将获得的资料交给美国企业,尤其是英特尔等公司。
芯片之争背后,资本的力量更是难以忽视。根据台积电2020年财报,前十大股东中,外资股东高达八个,侨外投资占75.8%。股东排名第一的是花旗托管台积电存托凭证专户,持股比率为20.52%。
三星一直是韩国人最值得骄傲的一个企业,其中三星电子约有44%的股份是由美国投资机构所持有,特别是华尔街花旗、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近年来,美国还通过高额补贴政策,不断拉拢三星和台积电到美国设厂生产芯片。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张建平:美国迫切希望通过半导体行业在美国的回流和恢复,以及把它做大,来体现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控制权。
来 源丨央视财经
本期编辑 刘巷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