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支付与金融科技的日益紧密融合,欧美相关部门的反垄断监管力度随之加强。
近日,美国司法部正着手对国际卡组织Visa与大型金融科技机构的合作关系展开调查,其中包括Visa向Square、Stripe和PayPal等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合作激励措施,是否换取这些金融科技公司与Visa开展排他性合作,通过Visa渠道开展支付结算交易。
“在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调查人员看来,此举导致了不公平市场竞争状况。”一位美国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向记者指出。
此前,司法部发起反垄断调查,导致Visa收购金融科技平台Plaid“夭折”。
一位熟悉美国支付领域监管的律师向记者直言,目前美国监管部门特别关注支付清算机构与金融科技平台之间的各类业务合作,是否存在业务垄断迹象——其中包括支付清算机构基于市场优势与行业地位,将大量业务流量导入存在合作关系的金融科技平台,进而创造更高的业务合作效应。但此举导致其他金融科技平台处于人为制造的市场竞争劣势。
“一旦美国监管部门发现存在类似的业务垄断迹象,不但要求支付清算机构必须终止与金融科技机构的业务合作,还会给予巨额罚单惩戒。”他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B)局长罗希特·乔普拉(Rohit Chopra)也要求亚马逊、苹果和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提交如何收集使用消费者支付数据的相关信息,以此判断其中是否存在阻碍市场竞争的行为,比如大型科技公司通过算法模型与市场优势,给中小金融科技机构暗中设置引流获客障碍,不让后者对前者发起业务挑战,此举也导致众多消费者无法获得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的金融科技服务。
记者多方了解到,当前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支付业务正面临空前严格的监管压力。8月底,苹果公司决定修改App Store协议条款,允许开发者将苹果生态系统之外的其他付款方式告知用户,此举有望打破苹果等互联网巨头通过垄断支付渠道向APP开发者收取高额抽成的做法,助力市场规范良性竞争发展。
此前,苹果通过强制要求APP开发者必须使用苹果自有支付渠道并收取约30%的APP收入提成,一直被全球APP开发者诟病,引发欧美多国开启反垄断调查。
一位美国大型金融科技平台亚太区首席代表向记者透露,随着欧美监管趋严,如今金融科技平台与欧美大型支付机构开展业务合作也显得小心翼翼,生怕相关业务合作被扣上“业务垄断”紧箍咒,影响自身各项业务发展。
反垄断调查迫使Visa放弃收购Plaid
今年初,Visa决定放弃收购美国大型金融科技平台Plaid。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美国监管部门对支付清算机构与金融科技平台强强联手形成业务垄断问题所发出的最强警告声音。
2020年初,Visa决定斥资53亿美元收购Plaid。
资料显示,Plaid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主要业务是向金融机构提供API接口,协助广大零售消费者将自己银行账户“直连”其他金融服务,包括Robinhood等互联网券商的证券投资,以及Venmo的多方支付体系,从而大幅提升金融服务操作效率与体验。
上述美国金融科技平台负责人表示,Plaid的业务模式,其实解决了美国金融服务的一大痛点。以往,美国众多银行所开发的API不允许其他程序的“访问”,导致美国个人投资者若在银行体系外获取理财、证券投资、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就必须将银行账户资金先转入提供这些金融服务的机构,令整个金融服务操作显得特别繁琐且效率低下。Plaid的面世,令美国个人投资者无需先“转移”资金,就能直接享受这些银行体系外的金融服务。目前,美国逾1/4拥有银行账户的个人投资者已成为Plaid的用户,且这个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在Visa决定斥资53亿美元收购PIaid后,金融市场普遍认为Visa做了一笔好买卖。”他回忆说。若Plaid引导庞大用户在开展各类金融理财投资时,都通过Visa渠道进行资金转移支付,无疑将持续提升Visa业务量与市场份额;与此同时,Visa的庞大用户群体也能给 Plaid带来可观的导流获客效应,助力后者业务以更快速度成长。
然而,这笔看似双赢的收购交易,却遭遇来自美国司法部的强大阻力。
去年11月,美国司法部就Visa收购Plaid事宜发起反垄断调查,理由是Visa作为在线借记服务的“垄断者”,每年向消费者和商家收取数十亿美元的在线支付费用,Plaid则正在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在线借记支付方式,若这项收购最终成功,将进一步强化Visa在互联网借记服务领域的垄断地位,增加其他支付领域创新者的进入壁垒,也令广大消费者无法获取在线借记服务的更低价格与更好服务。
面对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Visa在今年初决定取消对Plaid的收购。
“这起收购协议因反垄断调查被取消,令今年以来大型支付清算机构与金融科技平台的业务合作受到极大冲击。”上述熟悉美国金融科技监管的律师告诉记者。越来越多金融科技平台担心与支付清算机构的业务合作,很可能遭遇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因此纷纷婉拒支付清算机构的业务合作邀请。比如在Visa撤回收购协议后,Plaid迅速启动了4.25亿美元股权融资,转而自主开发新型银行连接支付网络等支付领域基建设施,促进业务快速发展。
此外,不少美国金融科技平台也婉拒了大型支付清算机构的收购邀请,因为他们担心美国证监会(SEC)也会对收购事宜开展反垄断审查,导致自身业务发展受到巨大的监管压力。
令上述律所惊讶的是,美国相关部门一面以反垄断调查为由强硬阻止Visa收购Plaid,一面却允许万事达(Mastercard Inc.)收购Finicity,后者业务模式与Plaid相当类似。
美国司法部对此表示,万事达在互联网借记市场的份额远远小于Visa,因此这笔收购不大会造成所谓的业务垄断效应。
“这也令美国金融科技平台在收到大型支付清算机构收购或业务合作邀约时,有了新的判断标准。”他指出。前者会落实一项尽职调查工作——若业务合作与收购投资不涉及支付清算机构的强项,相关操作所遭遇的反垄断监管压力或许会小很多。
美国科技巨头自有支付渠道的“至暗时刻”
相比大型支付清算机构收购金融科技平台遭遇日益严格的反垄断调查压力,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旗下支付渠道日子也不好过。
8月底,苹果决定修改App Store协议条款,将允许开发者将苹果生态系统之外的其他付款方式告知用户。
这背后,是苹果公司此前通过垄断支付渠道,向APP开发者收取高额抽成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强烈反对。
去年,荷兰消费者与市场管理局(ACM)指出,部分智能手机厂商只允许自己开发的支付APP连接到NFC功能,无形间牺牲了市场创新,限制了广大消费者和商家的选择自由。
今年5月,英国一家律所代表约2000万英国苹果手机用户,向苹果公司发起诉讼,直指后者对非IOS开发商收取最高30%的高额收入抽成,涉嫌妨碍潜在的市场竞争。
8月底,韩国国会修订《电气通信事业法》,禁止苹果和谷歌等主要应用商店平台强迫软件开发商使用其支付系统并收取最高30%的佣金。
“面对越来越多国家纷纷采取反制措施,苹果公司只能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以此换取自身在这些国家的业务拓展空间。”前述美国金融科技平台亚太区首席代表指出。近日,另一家美国科技巨头——谷歌旗下支付渠道Google Play也计划允许Android程序开发人员通过第三方系统进行支付,但Google Play仍会向开发者收取佣金,利润抽成则降至约4%。
记者了解到,尽管苹果公司、Google等科技巨头选择开放第三方支付渠道,但他们仍可通过算法模型与变相补贴,吸引APP开发者与广大消费者偏向使用自身的支付渠道,最大限度降低反垄断政策所带来的业务冲击。
“相比通过降低费用等模式限制消费者与商家使用其他支付渠道,算法模型与变相补贴显得更加隐蔽,这也将成为未来欧美国家监管部门强化大型科技公司自有支付渠道反垄断调查的一大重点。”前述熟悉美国金融科技监管的律师指出,目前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B)要求苹果、亚马逊、PayPal等科技巨头披露自有支付网络的运营方式,以及提交他们如何收集使用消费者支付数据的相关信息,一个目的就是跟踪调查这些科技巨头是否通过算法模型或其他变相补贴做法,继续对市场竞争对手采取人为遏制措施以巩固自身的业务垄断地位。
“尤其是科技巨头若继续利用自身搭建的场景闭环与算法模型,为自身支付系统搭台引流赚取巨额收益(并阻碍其他市场竞争者以公平方式获客),势必将遭遇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不排除相关部门可能强制要求科技巨头拆分剥离支付渠道业务等。”他分析说。目前,针对科技巨头垄断支付渠道的监管博弈正在持续升级——今年以来美国科技巨头正在想尽办法游说政府阻止相关业务拆分做法,但谁能在这场斗争笑到最后,仍是未知数。
(作者:陈植 编辑:曾芳)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