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集团CTO王海峰在颁奖现场。百度供图
“小度小度,去北海公园怎么走?”
“小度小度,大熊猫的英语怎么说?”
在大街小巷里,在日常起居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对着手机和其他智能硬件“自言自语”。而这些智能设备里,就像住着一个善解人意的朋友一样,能从庞杂的讯息中精准地知道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并且给予你正确的反馈。
这背后,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的快速进步。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百度的“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语义理解关键技术及应用”就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正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关键突破。
从这个复杂的名字上,不难看出,这是一项颇为复杂的技术。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带来的影响,那就是让机器像人一样理解复杂场景。这样不仅仅能够直接服务于每一个用户,也将给各行各业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植根于百度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积累,突破了跨模态语义理解技术瓶颈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是授予在各个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中国公民和组织的奖励,是我国最高级别的科技奖项。此前获奖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铁路”等成果举世瞩目、彪炳史册。
而本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语义理解关键技术及应用”,可以说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厚积薄发的产物。该技术第一完成人、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表示,百度技术此次获奖,得益于百度十余年在人工智能技术,尤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对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刻理解。
从该技术的相关描述中,我们可以一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力方向和成果:“通过构建大规模知识图谱,关联跨模态信息,通过知识增强的自然语言语义表示方法,解决不同模态语义空间的融合表示难题,突破跨模态语义理解瓶颈,从而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通过语言、听觉、视觉等获得对真实世界的统一认知,实现对复杂场景的理解。”
简而言之,就是百度通过这项技术,可以让服务人们的机器人,拥有更加丰富的知识,拥有对语言、声音、画面更加综合的感受,对周遭的环境和场景的理解,也得以更上一层楼。
而这项技术背后的自主创新价值,也不容小觑。王海峰表示:“我们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布局和发展中,始终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趋势。本技术发明由百度自主研发,突破跨模态语义理解技术瓶颈,对我国加强科技竞争力、加快产业智能化变革、保障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赋能制造能源等多个行业,加速我国经济社会智能化升级
“知识增强的跨模态语义理解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不像它看起来那样,似乎只是要理解你的语义、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心精准的服务。事实上,该技术还通过飞桨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百度智能云等输出给制造、能源、电力、金融、医疗、媒体等各行各业,服务国家公共信用、应急管理、司法等领域,加速我国经济社会智能化升级。
提到百度智能云,没有人能够忽视百度通过“云智一体”来推动整个社会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的野心和实力。以医疗领域为例,百度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循证AI医疗,能够覆盖从患者的疾病筛查、院内诊疗到院外管理的全服务流程。眼底影像分析在眼底筛查的应用,帮助患者及早发现致盲风险;基层辅助诊疗系统已经出现在全国15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让优质诊疗更可及。
事实上,作为一家领先的AI公司,从成立的第一天起,百度搜索引擎就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息息相关。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实践,百度已形成了从基础的算力和数据技术、深度学习算法及框架,到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感知、认知技术,以及飞桨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等全面的布局,具备云智一体的独特优势。
此前,百度“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机器翻译核心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就曾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百度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方面的技术储备之深厚,可见一斑。
八项AI技术将会从量变到质变,百度将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
百度的每一项AI技术,无不是瞄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智能。王海峰曾指出,百度深耕十余年的AI技术,基于开源开放的技术和产业生态,积累了行业场景中AI应用的实践经验,沉淀为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平台、工具及方法论,“是以加速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为己任、最懂场景的AI”。
而AI与智能的前景,显然也不仅仅局限于某几个行业,而是会汇成巨变的河流。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多个场合都曾强调,未来十年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八项关键技术,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分别是自动驾驶、数字城市运营、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知识管理、AI芯片和个人智能助手。李彦宏指出:“这八项技术的突破,将会广泛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我深信不疑的,而这八项技术也将是百度坚定投入的方向。”
李彦宏还表示,当下的中国有培育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最好的土壤。他强调,未来5年,百度将为社会培养500万AI人才,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持续做贡献。
文/刘畅
(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