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提前迈入“拐点”?
作者 | 柚子
编辑 | 宋家婷
2015年开始发力的工业移动机器人(AGV/AMR)市场,从去年起变得越来越“卷”。
一些厂商为抢占市场,不惜铺上大量的人力、物力免费提供价值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产品、服务,只为赢得进入某家工厂进行测试的机会。
这背后的原因是,以前总在单点开花、小范围测试的机器人,开始大规模放量——2019年,此类机器人的订单大多是个位数,客户以尝鲜为主;2020年,客户订单开始出现两位数,实现小范围试用;到了今年,三位数的订单已是常态。
工业界正逐渐将该类机器人推广到更多场景和厂房,以应对来势更猛的“用工荒”和更为迫切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不仅老牌的工业机器人厂商加大对移动机器人的投入力度,新兴的创业公司也逐渐尝到甜头。
敏锐的资本最先观察到这波新的工业AGV/AMR爆发苗头。
包括软银中国、字节跳动等公司相继布局。蓝驰创投董事总经理曹巍曾走访很多移动机器人公司,在去年他发现一些移动机器人已能达到工业级的高稳定性要求,拿下订单只是时间问题。看准这一前景,蓝驰创投去年提前布局,先后投资了优艾智合、蓝芯科技、木蚁机器人等公司。
头部投资机构的预判,很快在今年得到进一步证实。
优艾智合创始人张朝辉告诉「甲子光年」,公司今年订单收入比去年同期翻了6倍,“很多老客户都追加订单,从几十台变成上百台”。他预计接下来3~5年仍将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如今他最担心的是交付,公司不得不为此急速扩张,年初的140人到年底要增加到近600人。
这并不夸张。要知道,受疫情影响,优艾智合去年年初融资都还比较困难,可今年就连消费、互联网行业的投资人,都主动找到张朝辉表示想“跟投一把”。整个工业AGV/AMR市场,在今年不管是客户的订单量还是资本的涌入速度,都远超行业预期。
行业提前迈入拐点之年,对很多从业者来说,属于意外之喜,甚至有点不敢相信。一位创业者心里不踏实,特意去请教投资人:今年工业AGV/AMR备受资本追捧,会不会存在泡沫?对方只是轻松回道:“你们就是苦哈哈过惯了,相比于投资互联网类项目,这点钱什么都不是!”
AGV/AMR在工业领域的爆发,就像是寒风萧瑟的大环境中突然燃起的一把火,这把火为什么能愈燃愈烈?又到底还能持续多久?本文走访数家行业内的亲历者,试图管中窥豹、解答这一问题。
1.“机器换人”:提前到来的拐点?
大量的工业AGV/AMR进厂,成为新一代的“流水线员工”,主要还是因为工厂“机器换人”的需求,在疫情催化的“用工荒”中变得更为焦灼和紧迫。
以一家半导体厂商为例,该公司位于劳动力密集的华东地区,却直接横跨半个中国去云南昆明长水招工,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招到长期稳定的工人。这家厂商在长水面试600多人,愿意远赴华东进厂的大约只有100人。这一百来号人工作半个月后,只剩下一半,能工作满一年的更是寥寥无几。
工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留下来?跟工作环境、内容以及收入有很大关系。
半导体工厂里,一般工人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把整个身体裹起来,才能进入防尘车间轮班工作。他们需要懂一点点英文,与各类机台的人机界面、软件系统进行交互,不得出现任何闪失,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才能避免在重复的搬运、上下料等工作中犯错。
这些工作内容复杂而枯燥,十分“反人性”,而且工作收入也很低,工人的平均薪资在各工种中都是垫底。半自动化的流水线留不住成熟的工人,更吸引不了刚毕业的年轻人。
公开调研也显示,全国的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大量的第二产业(工业)从业人员,转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这也是工业界前所未有的“用工荒”、“高离职率”的要因。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榜”中,有42个职业与制造业相关。在新进排行的29个职业中,也有近7成与制造业直接相关。近两年比较热门的电动汽车、半导体等行业,招聘需求显著上升,但尴尬的是,有钱也招不到合适的工人。
加上过去一年多疫情引发的“零接触”需求,为了缓解未来或将长期存在的用工痛点,“工厂主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技术解决方案,尤其是用“机器换人”。过去总是在小范围测试、备受考验的工业移动机器人,这才迎来大规模“进厂”的时机。
张朝辉告诉「甲子光年」,优艾智合在2019年签下的第一家半导体客户,在2020年订购了4台移动机器人,到了今年,订单量直接增长到100台。这将为公司直接带来数千万元的收益。截至今年8月,公司今年收入已过亿元。——这并不容易。要知道,机器人领域90%的公司营收都难过“亿元大关”,“成立5、6年,融资7、8亿,收入1、2千万”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对于张朝辉和他的公司来说,可谓提前尝到了甜头:“想过明年行业会迎来拐点,没想到这个timing提前到了。”
不止是优艾智合,工业AGV/AMR领域的公司在近两年都感到一种远超预期的发展速度。
其中增量比较明显的,是通过传感器和软件算法,实现自主导航的AMR类产品。这些产品开始从单点开花,小范围测试,进入放量阶段,也成为拉动工业移动机器人整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移动机器人(AGV)产业联盟数据显示,工业AMR每年销量呈现2倍增长率,这在工业移动机器人行业内,表现突出。去年国内工业级AMR出货量大概在2800台左右,年增长率约为86%,市场规模约为5.6亿元,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AMR集中在3C电子、半导体、面板、新能源及光伏、电力等等制造领域落地较多,其中3C电子占比最多,约40%。
这还远远不够。
InteractAnalysis预测,对制造业柔性的需求、产品周期缩短和加快、降低成本以及对人身安全的需求增加等因素,预计到2022年,全球移动机器人中对AMR的需求、收入和销量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工业AMR率先被广泛应用在仓储物流、汽配等领域,比如海康机器人、极智嘉、快仓智能等公司就因为乘着电商风口,最先尝到甜头,其竞争也早已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如今随着工厂“机器换人”的进程加速,AMR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尤其是在精密电子、电厂能源等领域,正在爆发出大规模的需求,与之对应的工业AGV/AMR市场也开始飞速增长。
不管是传统的AGV厂商,如新松机器人、昆船智能装备、CSG华晓,还是上述仓储机器人厂商,以及专业的AMR厂商,迦智科技、优艾智合、斯坦德、国自机器人、未来机器人、仙工智能等,都在极力加大对AGV/AMR产品的投入,推动移动机器人进入工业深水区。
各类移动机器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图片来源:《2020年中国仓储自动化研究报告:新打法与新趋势 | 甲子智库》)
2. “资本加码”:盯住“95%”的市场空白率!
为工业AGV/AMR起量添柴的还有资本市场的真金白银。
近两年来,资本对工业AGV/AMR厂商格外看好,尤其是更灵活、应用范围更广泛的AMR。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移动机器人领域共有17起融资事件,其中12起都属于工业AMR,占比高达70%。
根据「甲子光年」了解,很多头部基金公司都从去年开始布局。比如字节跳动从去年3月份至今,投资了5家机器人公司,包括云鲸智能、盈合机器人、迦智科技、炬星和未来机器人,其中3家都与工业AMR相关;软银中国在去年和今年分别投资了一家服务机器人公司和工业AMR公司;蓝驰创投也陆续在工业领域投了优艾智合、木蚁机器人、蓝芯科技等公司,是这些公司的早期领投方。
这些头部基金之所以从去年开始加码工业AMR领域,出手拿下头部的优质标的,实际上也是因为看到市场需求和供给之前存在的技术、产品、服务等鸿沟已逐渐消融,由此做出预判——AMR在工业领域开始迈入拐点。
蓝驰创投董事总经理曹巍对「甲子光年」表示,公司从2015年开始密切关注机器人领域的优质标的。去年他在走访制造业工厂时,发现一些AMR产品已能达到工业级的稳定性要求,不管是旧工厂的智能化改造,还是新工厂的前期规划,AGV/AMR都成为必需品。
这和以往有很大不同。
曹巍和团队对工业AMR类公司的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场景探索阶段(2017年以前)、小批量试用阶段(2017年-2019年)、大批量应用阶段(2020年初开始)。“AMR一直以来都在原型阶段和小批量阶段徘徊,很难大规模起量。”曹巍谈到,工业场景对机器人的稳定性、精确度等要求很高,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将对整个工业流程、生产线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个比较极端的案例是,一条半导体产线如果停产一分钟,就会造成2000万欧元的损失。所以像半导体、3C等精密制造厂商,对机器人的要求极高,产品如果达不到工业级稳定性,AMR公司很难能拿下他们的订单。
但是这种现象在过去长达五年的磨合中,开始出现转机——比如优艾智合在半导体领域、新松在汽车合装领域、机科在轮胎及印钞行业,昆船在烟草行业,蓝芯科技在3C领域等,从星星点点的订单,到如今已经形成燎原之势。
借此,资本方看到了AMR在工业场景中的各种可能性。虽然工业AMR市场仍处于早期,但投资人们相信,AMR在工业领域只要占据一个细分市场,就足以生长出几家上市公司。
“工业移动机器人市场的空白率可能有95%,整个市场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客户需求、供应商收入增长都比较快,但竞争还远没有白热化。”曹巍谈到,目前即便是中芯国际这样的大厂,也只会几台几台买来测试,而不会一次性买很多机器人。好处则是,大厂们一旦开始相信这些机器人的价值,就不会再更换供应商,还会将产品推广到全国的厂房中,未来的需求量可能就有上万台。
再比如电力巡检场景中,目前有许多新老玩家入局,包括国网智能、科大智能(300222,股吧)、国自机器人、亿嘉和(603666,股吧)、优艾智合、朗驰欣创、申昊科技、安森智能、国电南瑞(600406,股吧)、大立科技(002214,股吧)等。其中深耕电力巡检机器人市场的亿嘉和在2018年上市,成为该细分领域第一家登陆主板的企业,市值约100亿元。此外,国网智能、国自机器人等也都在冲刺科创板。
毫无疑问,这些已成功的实践给了资本市场极大的信心。“去年集中上市的28家机器人公司,都依赖于过去工业自动化进展的红利,下一波智能制造的红利,也将孕育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市值的公司。”软银亚洲中国区投资人杜朕安认为,虽然现在一些AMR公司的估值比较高,但它每年增速在三倍左右——“其实投资人更愿意为增长买单,最怕的是没有增长。”
3. “啃硬骨头”:把产品做到极致
工业AMR打开细分市场的关键,除了客户要有意愿、有需求,资本能及时出手抱薪添柴,更关键在于移动机器人产品本身的成熟度。
产品成熟度,早已不限于技术本身,而是涉及到客户痛点挖掘、产品体系完善、销售服务体系跟进,甚至关乎供应链管理,只有方方面面都做好,才有可能在客户进行产品测试时,达到工业场景的高标准、高要求。
从优艾智合在半导体行业的实践经验来看,客户一般在测试时考核的维度有四方面——机器人执行任务时的精度、机器人整体运行的稳定性、机器人与各种已有软件的对接,以及多量机器人之间的调度。张朝辉告诉「甲子光年」,为了在这几个方面达到半导体客户的要求,公司至少做了两年的沉淀。
他回忆,在2019年接收到第一家晶圆加工厂的测试邀请时,整个团队很快意识到这件事的难度系数远超想象。优艾智合8位工程师驻扎在客户工厂里,观察客户作业流程近两个月后,才摸清楚真实的操作流程、软硬件设施接口、半导体行业标准。从入场到demo演示,总共用时8个月。
当时这家晶圆厂的痛点是,工人在运输价值几十万的晶圆盒时,总会因为在停顿时因为惯性导致部分裂片,造成不小损失,因此需要将运输车的震动值降低到0.1G以下——而行业平均震动值为0.5G。
为了满足这个远超行业标准的要求,优艾智合的半导体行业负责人专家黄建龙与工程师们将机器人底盘进行拆解,从最底层的减震材料上进行改造、重新设计,用2个月时间重新组装了一台震动值低到0.023G的复合移动机器人,“相当于重新为客户造了一辆车”。用这种定制的复合移动机器人来运输晶圆,在之后一个季度内就运输约3000多批次的正式产片,且再也没有出现裂片。
优艾智合的晶圆盒搬运机器人OW8,不仅将运行的震动值大大降低,还将传统的AGV的四仓位升级到八仓位,是目前业内晶圆盒仓位最多的机器人。
“当时我们竞争对手是一家台湾老牌厂商,他们拿欧姆龙的底座来做集成,没办法针对原厂的底座进行改动,所以震动值无法大幅地降低。我们自然赢得第一家半导体客户的百万订单,也拿到进入半导体行业的入场券。”黄建龙谈到。
在他看来,老牌厂商经验丰富,行业地位难以撼动,却囿于多年的业务积累,在产品创新和服务上稍显迟钝。这对于创业公司,就是逆袭的突破点。只要狠下心来“啃硬骨头”,找准行业/场景痛点,追求极致的客户满意度,创业公司也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这种靠高度定制化服务才能获得客户认可的方式,其实是所有想要啃下工业“硬骨头”的厂商不得不经历的阵痛,只有将产品带到真正的生产线上,才能打磨出一款能在该场行业/场景发挥高价值的机器人。
而为了能将产品做到极致,不仅要懂客户、懂行业,甚至还要懂供应商。“优艾智合目前总共有900多家供应商,一些核心的供应商,几乎是陪着优艾智合熬过最艰难的时刻。”张朝辉告诉「甲子光年」。
在打磨产品阶段,市场上的电池供应商质量参差不齐,也不愿意为初期的机器人公司进行定制。优艾智合只好与供应商一家家地谈,自己做电池整体的改造,足足花了一年时间,才打磨出适合自家产品的电池供应体系。
也有一些非技术类产品,比如机器人的车轮。他们发现机器人在无尘车间做测试时,轮子上总是会出现硅油,影响稳定性,双方的工程师们反复研究才发现,原来轮子在脱模时,脱模剂上有硅油,后来商量出解决方案:车轮脱模后,先在车床上跑一圈。
这种与供应商共同成长的做法,不仅让优艾智合获得高质量的零部件,以提升产品的性能,也让供应商们借此打开了机器人市场。
经过大量亲身实践,陪伴供应商、客户共同成长,张朝辉和他的团队不仅积累了很多行业know-how,也对公司要做的事思路更清晰。“工厂的数字化其实就是把物质流变成信息流,然后让信息流影响决策”,张朝辉告诉「甲子光年」,“客户看起来需要的是物流/巡检机器人,实际上他想要的是一套完整的物流/巡检体系,来帮助企业实现稳定连续、高效的生产”。
比如针对半导体前后段的晶圆生产车间、封测车间、PCBA车间、组装车间和自动化仓库,优艾智合不仅仅有机器人硬件产品,还自主研发了软件系统,包括机器人系统、机器人多机调度系统与场内物流管控系统。
移动机器人在半导体封测车间的应用场景,机器人本体结合了机器臂和托盘,应用场景从搬运进入到流水线作业。
最近一年里,张朝辉除了处理公司行政事务,大多投入在软件研发上。他认为软件至少能在两个层面带来优势,一是功能层面,能有效地帮助客户将物质流转化为信息流,进而辅助决策,甚至更有利于机器人扩展自身能力边界,为客户带来更高价值。
二是从成本角度来看,软件也能增强用户粘性,有效地降低机器人的生产、部署、运维成本。以前部署机器人需要铺大量的工程师和运维人员,如今一台机器人部署只需要一位项目经理负责对接,一位工程师进行实施,就能保证机器人正常运转。
张朝辉对「甲子光年」透露,接下来优艾智合将会持续在半导体、电力行业发力,做更多的行业客户,另外也会在下半年推出新一代软件架构产品,进一步将机器人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4. “乾坤未定”:八成客户需要决策大脑
随着移动机器人商业化落地逐步起量,如今在机器人的行业展会中,我们也很难再看到,靠单个机器人产品,就能引来无数人围观的盛况——更多厂商都更倾向于将单点场景、或者一条完整生产线,带到行业展会中,直接用实际行动告诉观众——我们的机器人不再是花哨的概念和“玩具”,而是与生产线融为一体,能在工厂流水线上自主地完成复杂任务,进而节省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得力“工具”。
换句话说,机器人变得没那么性感,但更加实在了。工业界、资本方对AGV/AMR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从A点到B点的移动和搬运,加上机械臂、各种软件辅助、与生产线打通,这种“复合型移动机器人”的精准度、稳定性、智能调度已上新台阶。
这些“复合型移动机器人”拓宽了应用场景和功能,比如将工厂的物料运输延伸至自动化上下料,实现厂内物质流和数据流的全流通,逐渐从仓储物流等行业大步迈向电力、半导体、3C等精密制造“流水线”。
不过在更复杂的、繁琐的移动场景中,工业AGV/AMR到底能不能顺势而为,成为新一波“用工荒”中大部分工厂的选择,其实还需要市场检验。
目前我们能看到,有两个还需观察的点。其一是在“十四五”规划的政策引导下,很多工厂将自动化、智能化仅仅当作“必须完成的指标”,而缺少整体的、系统性的规划。
张朝辉告诉「甲子光年」,他在接触上百家工厂后发现,几乎只有20%的工厂有自动化或者精益化部门,能做很详细的规划,供应商只需要提供相应的产品参数,他们就能判断适不适合公司业务的发展。剩下八成公司几乎都需要外部供应商来帮助公司梳理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这对双方来说,都将拉大商业周期和增加人力成本,AGV/AMR入厂后实现的效益,也有可能会大打折扣。
其二是AMR产品在工厂开始起量后,仍然将面临一次大考——调度上百台机器人协同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于供应商来说,需要强大的软件支撑。而这一点,仍然是很多新老玩家需要不断补齐的能力。
工厂虽然一旦决定使用一家供应商的AGV/AMR,基本上不会再采购其他产品,因为软件对接、替换成本很高。可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转的事故,那么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移动机器人自身的成本。这对于供应商来说风险也很大,因为失掉一个大客户,就等于失去整个细分行业。
整体来看,AMR在工业领域仍旧可以描述为:“未来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各路玩家都还在跑马圈地,虽然在3C、半导体、新能源、光伏、电力等行业尝到些甜头,但还需放长眼光来看待整个大行业,持续在三方面深耕。
一是机器人移动能力的持续提升。移动机器人的自主移动能力,实际上与我们熟知的自动驾驶类似,仍然处于L3级~L3.5级的水平,很难与普通人在行走时的灵活度媲美。突破自动驾驶能力,是一个集合软硬件的系统工程,不管是从硬件形态、还是软件算法,都需持续演进。
二是从单点智能到全局智能。工业环境中,机器人如果只是闷头苦干,其实跟高速运转的机械臂没有太大区别,关键是要结合工厂的作业流程、生产逻辑,与MES、WMS、WCS等系统打通,这样才能实现全局的智能调度,从提升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良品率,甚至是辅助决策等不同层面发挥价值。
三是未来市场趋势是软件定义硬件。做硬件成功的公司,未来一定也是软件强手。单场景、单流水线的自动化,早已不再是难题,可是对于真正的智能制造系统来说,各行业都还在摸索阶段。因为这是一个随着业务方向、市场环境竞争不断动态变化的体系,而能让这一设想变成现实的,几乎只能靠AI和软件,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些许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对于新一波的工业AGV/AMR来说,市场需求的水温到了,资本的关注度有了,自身的产品服务体系也有所沉淀,接下来就看这些公司能不能持续练好内功,出拳“稳”“准”“快”了。谁将成为这一行业的领头羊,仍有待观察。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甲子光年。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