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11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1.5%,较9月涨幅扩大0.8个百分点,结束持续四个月的下行走势。PPI则同比上涨13.5%,涨幅较9月扩大2.8个百分点。
来看数据要点:
1、CPI、PPI同比涨幅均略高于市场预期。市场平均预期值为CPI同比上涨1.4%,PPI同比上涨12.3%。
2、CPI、PPI环比、同比增速均在上行。
3、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仍是带动CPI和PPI上行主要动因。
4、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8个行业价格上涨贡献总涨幅占比超过八成,且涨幅均进一步扩大。
5、鲜菜涨价贡献CPI环比总涨幅近五成。
6、核心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基本保持稳定。
7、PPI-CPI“剪刀差”仍在扩大,达到12个百分点。
CPI、PPI双双略超市场预期上行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受特殊天气、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涨等因素综合影响,CPI有所上涨。环比看,C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看,CPI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PPI方面,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涨幅也有所扩大。环比看,PPI涨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同比看,PPI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至13.5%。此前市场的平均预期值为CPI同比上涨1.4%,PPI同比上涨12.3%。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无论是CPI还是PPI,涨幅主要都是受新涨价影响。据测算,在10月份 1.5%的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影响约为1.3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而13.5%的P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影响约为11.7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加2.8个百分点。鲜菜涨价贡献CPI环比总涨幅近五成董丽娟表示,食品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主要是鲜菜价格上涨较多。受降雨天气、夏秋换茬、局部地区疫情散发及生产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鲜菜价格上涨16.6%,影响CPI上涨约0.34个百分点,占总涨幅近五成。
而在CPI同比1.5%的涨幅中,鲜菜价格上涨影响CPI上涨约0.33个百分点。
11月9日,全国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视频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大中城市要充分认识元旦、春节和冬奥会期间“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蔬菜种植面积,保障生产供给,拓展销售渠道,畅通运输通道,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强化市场监测,完善调控政策,确保市场供应数量充足、品类丰富、价格基本稳定。
同比看,食品价格总体对CPI变动仍是拖累作用,影响CPI下降约0.45个百分点。而非食品价格则影响CPI上涨约1.97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2.2%和35.7%。
8个行业贡献PPI同比总涨幅超过八成
环比看,PPI涨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快于整体水平,涨幅扩大1.8个百分点。同比看,PPI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涨幅扩大3.7个百分点。
董丽娟表示,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上行,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煤炭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多。
据介绍,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个,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03.7%,涨幅扩大28.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涨幅在12.0%—59.7%之间,扩大3.2—16.1个百分点。上述8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11.38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八成。
PPI-CPI“剪刀差”仍在扩大
虽然本月CPI、PPI同比涨幅双双上行,但PPI-CPI“剪刀差”仍然创了新高。
市场分析认为,疫情叠加政策影响下,供给端约束仍是PPI高企的主要推动力,而需求端目前来看,尚未出现大的刺激。此外,近期猪肉、蔬菜价格上涨也是多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近几日价格也有所回落。所以整体来看,PPI通胀向CPI传导具有一定的动力,但幅度期待或不宜过高。
在PPI-CPI“剪刀差”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随着上游原材料成本压力逐渐向下游传导,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提价公告引发关注,食品相关板块也迎来一定反弹。
对此,机构认为,对于食品相关板块而言,经过前期的调整,估值得到了一定的消化,在一些高景气板块估值高企的背景下,估值性价比有所提升。短期一些公司发布提价公告,对板块情绪有一定提振作用,也使得市场对于相关企业的盈利预期有所改善。而后续的关键则在于短期成本压力传导所带来的涨价最终能不能落实到公司的利润上,四季度的业绩验证成为关键。此外,对于不同公司来说提价方式也不一样,其中品牌力强的公司往往采取直接提价的方式,而对于品牌力较弱或者行业处于下行周期的公司,则会通过换包装、规格等方式推出单价更高的新品,逐步替代老品,从而实现变相提价,最终带来的利润效应也会有差异。
编辑:万健祎
yeshuy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李显杰 )